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时代选择,有利于这一进程的时代要素有: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新时期荣辱观伦理道德的净化,以人为本理念的日渐深入,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坚持。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确定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认真贯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由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本质规定所决定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加快经济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之一,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略包括:构建和谐社会是执政的普遍规律;构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共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利益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道德与法治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针。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意义途径。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时代选择,有利于这一过程的时代要素有如下几个方面: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新时期荣辱观的伦理道德纯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日渐深入,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坚持,构建和谐世界的有利因素逐渐增多,同时,还有科学理论和先进文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本文从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入手,在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依据基础上,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和举措。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相互促进、内在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实现社会和谐,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形态上的根本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与体现。我们必须针对我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确立了判断社会主义本质的两大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重温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具有了新的理解.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促进生产力高度发展为主要任务;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价值旨归;以结构合理、运筹得当、井然有序为基本规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实现社会主义本质具有统一性.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本质的精神实质与和谐社会的目标相统一;社会的和谐发展理念对实现社会主义本质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并轨共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基本观点,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总结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和谐问题的认识成果,总结和借鉴了古今中外历史上的有益文明成果。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谐是表征事物发展状态和关系特征的辩证法范畴。和谐不是否认矛盾、拒绝矛盾、消除矛盾。而是要化解矛盾、协调矛盾、解决矛盾。和谐社会是指社会自身诸要素之间的和谐,指与社会存在和发展相关的各种关系之间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前提下的、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所必须的、能使自然、社会、人自身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形成一种相互融洽、彼此适应、相辅相成关系的社会发展状态和关系。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相对的和谐社会,广义上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囊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总体上的社会和谐。现阶段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对小康社会的替代,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现状为基础,并为实现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从中国现阶段的实际来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政务公开有其内在的联系。二者之间的成功互动,利于推动政务公开工作,同时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目标,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又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努力实现社会公正,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以及代际之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已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因此必需进一步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建立起系统规范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教育事业,加强税收调节等措施来实现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礼仪作为待人处事,进行社会交往的手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礼仪与和谐社会的关系,礼仪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及加强礼仪建设应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鲁雷 《商洛学院学报》2007,21(3):114-116
进入21世纪以来,党情、世情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和谐社会理论。和谐社会理论是对社会社会主义问题认识的升华,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重大发展。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完善和发展。因此搞清和谐社会理论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危机是社会生活偏离正常轨道而使社会处于一种紧急状态的社会现象。社会转型时期是社会危机的多发期,具有不可避免性,因此,建立有效和完善的社会危机预警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它有利于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政府的权威,并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生态社会主义就是从绿色运动中分离出来的左翼势力。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生态社会主义认为,将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社会公正和生态和谐的社会。生态社会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理论思想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