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学们在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后 ,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 :只要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就用根与系数的关系 .有时会出现计算量很大的情况 .若能巧妙运用方程的根 ,则可化繁为简 .例 1 已知α、β是关于x的方程 :x2 +(m + 2 )x +m + 7=0的两个实根 ,且α2 + β2 =5 ,p、q是关于y的方程y2 + (n -1)y +m =0的两个实根 .求(m +np +p2 ) (m +nq +q2 )的值 .(1999年北京市八一中学中考模拟题 )解法一  (略解 )由α2 + β2 =5 ,易得m =-5 .∴  (m +np +p2 ) (m +nq +q2 )=(-5 +np +p2 …  相似文献   

2.
某些不等式 ,我们通过观察其结构特点 ,可发现与三角形有着某种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特别是当题中含有“a2 b2 =c2 ”这一信息时 ,则可构造直角三角形 ,利用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关系 ,使不等式获得自然、直观、简捷的证明 .下面举例加以说明 .1 直接由题设“a2 b2 =c2 ”构造直角三角形 .例 1 设m ,n ,p为正实数 ,且m2 n2 =p2 ,求证 :pm n ≥ 22 .     图 1证明 注意到m ,n ,p为正实数 ,且m2 n2 =p2 ,故可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 .如图 1,构造Rt△ABC ,使AC =m ,BC =n ,AB =p ,则m np =cos…  相似文献   

3.
题目 设m、n、p为正数 ,且p >m ,p >n .求证 :m2 +n2 +(p-m) 2 +n2 +(p-n) 2 +m2 +(p-m) 2 +(p -n) 2≥ 2 2p.初见此题 ,感到十分困惑 ,不知从何入手去解 .用代数法来解这道题 ,会非常繁杂 .但仔细观察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 ,那就是不等式左面几个代数式的形式都如勾股定理变化后的形式 ,即c=a2 +b2 ,你想到了什么 ?对 !就是用几何方法去解决它 .图 1  证明 作边长为p的正方形ABCD ,如图 1 ,在AB边上截取AE =n ,在AD边上截取AG =m ,则BF =p -n ,GD=p -m .再分别过G、E作AB、AD的平行…  相似文献   

4.
擂台题 (5 4 ) :证明或否定若a、b、c为△ABC的三边长 ,实数λ≥ 2 ,则(b+c-a) λbλ+cλ +(c+a -b) λcλ+aλ +(a +b -c) λaλ+bλ ≥ 32①引理 若m、n∈R+ ,实数 p≥ 1 ,则(m +n2 ) p≤ mp+np2 ②证明  (1 )当 p =1时 ,②式等号成立 ,(2 )当 p >1时 ,令 f(x) =xp(x >0 ) ,这时 ,f′(x) =pxp- 1,f″(x) =p(p -1 )xp - 2 >0 ,所以 f(x)是 (0 ,+∞ )上的凹函数。因为m、n∈R+ ,由琴生不等式知f(m +n2 )≤ f(m) +f(n)2 ,即有 (m +n2 ) p≤ mp+np2 ,当且仅当m =n…  相似文献   

5.
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尤其是培养思维品质,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数学问题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以下笔者就如何通过例题讲评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谈几点个人的体会。一、勇于探索,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是思维过程具有独创性,其结果不再是原有的形象,而是奇特、新颖的复合形象,创造性思维是获取和发现新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品质。例 已知:正数a、b、c、m、n、p满足条件a m=b n=c p=k  …  相似文献   

6.
题目 :已知 an 为等差数列 ,Sn =m ,Sm =n ,其中m≠n ,且m ,n∈N ,求Sm+n.解法 1 由题意知Sn =na1 + n(n -1 )2 d=m ,①Sm =ma1 + m(m-1 )2 d =n .②由①、②解得a1 =m2 +n2 +mn-(m +n)mn ,d =-2 (m +n)mn .又因为Sm +n =(m +n)a1 +(m+n) (m +n-1 )2 d ,③把a1 ,d的值代入③式可解得Sm+n =-(m +n) .注 这种解法的特点是根据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利用了方程思想 ,思路严谨 ,但其计算量较大 ,运算过程极易出错 .解法 2 由题意知 :na1 + n(n-1 )2 d =m ,④ma1 +…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发展智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解题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及时归纳,既能梳理所学的知识,掌握解题的方法和规律,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解题后,举一反三举一反三,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解题能力,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1已知a,b,c,d都是正数,且a2+b2=1,c2+d2=1,求证:ac+bd≤1.思路1这个题目可以从已知条件出发,借助基本不等式直接得到结论.把两个已知等式相加得,a2+b2+c2+d2=2,…  相似文献   

8.
在高等数学中 ,我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类求积分题 :如∫x2 e2xdx ,∫x3cos5xdx等 ,这类积分的一般解法是采用分部积分法 ,而且要反复多次使用分部积分公式 ,特别是当被积函数的前一个因子的次数越高时 ,使用的分部积分步骤越多 ,运算越麻烦。下面将给出几个超越函数求积分的公式 ,对于解决这类积分非常实用。公式 1.若 p(x)为n次多项式函数 ,则有 :∫p(x)eaxdx =eax p(x)a - p′(x)a2 +… +( - 1) np(n) (x)an +1+C  (a≠ 0 )证明 :∵ p (x)为n次多项式 ,∴ pn +1(x) =0 ,∴ ddx eax p(…  相似文献   

9.
关于直线 (平面 )划分平面 (空间 )区域个数问题 ,在各类高中数学书刊和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 ,往往解法难度较大且答案容易出错。本文给出两个定理和两个推论 ,使这两类问题一并得到圆满地解决。定理 1 已知平面内有n条直线 ,这n条直线有m个交点 ( p条直线共点 ,取交点个数为p -1 ) ,则这n条直线将此平面划分出区域的个数为f(n ,m) =1 n m。证明  ( 1 )n =1时 ,m =0 ,f(n ,m) =2 ,1 1 0=2 ,定理 1成立。( 2 )假设n =k时 ,f(k ,m) =1 k m。则n =k 1时 ,增加了第k 1条直线lk 1,设增加了m1个交点A1,A2…  相似文献   

10.
已知数列an =pxn qyn,其中 p、q、x、y∈R ,n∈N ,则有an 2 =(x y)an 1-xyan.  证明 ∵an =pxn qyn,∴ (x y)an 1-xyan=(x y) (pxn 1 qyn 1) -xy(pxn qyn)=pxn 2 qxyn 1 pxn 1y  qyn 2 - pxn 1y - qxyn 1=pxn 2 qyn 2 =an 2 ,即  an 2 =(x y)an 1-xyan该数列递推式结构简洁 ,但在求解国内外的一些数学竞赛题时却有着非凡的功能 .例 1(1989年江苏省初中数学竞赛题 )若m2 =m 1,n2 =n 1,且m ≠n ,则m5 …  相似文献   

11.
公式sin2 α cos2 α =1反映了同一个锐角α的正弦和余弦之间的关系 .应用这一关系 ,许多较复杂的问题可获得简捷的解答 .例 1 sin53°cos37° cos53°sin37° =.( 1 998年山西省中考题 )解 ∵  53° 37°=90° ,∴ cos37°=sin53° ,sin37°=cos53°.∴ 原式 =sin2 53° cos2 53°=1 .例 2 已知sinα cosα=m ,sinα·cosα =n ,则m、n的关系是 (   ) .(A)m =n    (B)m =2n 1(C)m2 =2n 1 (D)m2 =1 -2n( 1 999年天津市中考题 )解 将sinα cosα =m…  相似文献   

12.
构造方程解决问题 ,是初中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本文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通过形似联想构造方程 ,从而迅速地解决问题。1 已知条件或结论形似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ax2 bx c =0 (a≠ 0 ) ,如果问题的已知条件或结论 (或适当变形后 )与这种形式相似 ,可考虑构造方程。例 1 已知 3m2 -2m -5 =0 ,5n2 2n -3 =0 ,其中m、n为实数 ,则 |m -1n|=。 (第十五届江苏省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分析与略解 本题已知条件是两个一元二次方程。直接解方程较繁。如果将 5n2 2n -3 =0变形为 :3·1n2 -2…  相似文献   

13.
一、数论部分1.设k和n是正整数 ,且n >2 .证明 :方程xn -yn=2 k无正整数解 .(第 5 3届罗马尼亚数学奥林匹克决赛 )证明 :反证法 .设n0 >2是满足xn0 -yn0 =2 m(m >0 )中最小的一个 .若n0 是偶数 ,设n0 =2l,l∈N ,则x2l-y2l =(xl-yl) (xl+yl) ,于是xl-yl 是 2的整数次幂 ,与n0 的最小性矛盾 .若n0 是奇数 ,定义集合A ={p|xn0 -yn0 =2 p,p、x、y均为正整数 } .设p0 是A中最小的一个元素 ,则xn0 -yn0 =2 p0 ,所以x、y的奇偶性相同 .又因为(x -y) (xn0 -1+xn0 -2 y +… +xyn…  相似文献   

14.
在解答物理题时 ,如果能用物理思想简化解题过程 ,就能把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大大地提高解题速度 ,起到事半功倍作用。下面介绍一道有趣的物理竞赛题的四种解法。题目 :一只老鼠从老鼠洞沿直线爬出 ,已知爬出速度V的大小与距老鼠洞中心的距离S成反比 ,当老鼠到达老鼠洞中心距离S1=1m的A点时 ,速度大小为V1=0 2m/S ,问当老鼠到达距老鼠洞中心S2=2m的B点时 ,( 1 )速度的大小V2 =?( 2 )老鼠从A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t=?解 :( 1 )因为V∝1S所以V1·S1=V2 ·S2即V2 =S1S2·V1=12 × 0 2m/s=0 1m/s1 等分法求解…  相似文献   

15.
巧解数列题     
一、巧变公式  等差 (比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其首项a1有关 ,但实际问题中未必给出a1,或者根本不需要考虑a1,若还用通项公式求解会造成运算繁琐 ,故将等差 (比 )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变通为 :an=am+(n -m)d(an =amqn-m) ,其中n ,m∈N .例 1 等比数列 an 中 ,a2 =- 3,a5= 36 ,求a8.解 ∵ a5=a2 q3 ,∴ q3 =a5a2 =- 12 ,∴ a8=a5q3 =- 4 32 .例 2 在等差数列an 中 ,am +n =p ,am-n =q,求am 和an.解 ∵ am+n =am-n+[(m+n)  - (m -n) ]d ,即=q+n(p- q)2n=p+q2 .∴…  相似文献   

16.
n边形的内角和为 :(n - 2 )·1 80°,根据这个公式 ,我们可以由边数n求出内角和 ,也可以由内角和求出边数 .然而近年来 ,有一种拓展性试题 ,例如 :已知一同学在计算多边形内角和时 ,多算了一个角 ,结果为m°,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对于这类问题 ,师生们算法多样 ,而且繁杂 ,现就此问题 ,给出一个简便解法 .设多边形多算的一个角为α,则有 (n - 2 ) ·1 80°=m° -α.所以n - 2 =m°1 80°- α1 80°.因为 0° <α<1 80°,m°1 80°- α1 80°是正整数 ,所以 0 <α1 80°<1 .所以 m°1 80°的整数部分为n - 2 ,把 m°1 80°的纯小…  相似文献   

17.
20 0 2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 (冬令营 )第六题 :给定c∈ 12 ,1 .求最小常数M ,使对任意整数n≥2及实数 0 <a1≤a2 ≤…≤an,只要满足1n∑nk=1kak =c∑nk=1ak,总有 ∑nk=1ak ≤M∑mk=1ak,其中m =[cn]表示不超过cn的最大整数 .把该题的已知等式变形后 ,对等式的左右两边分别运用切比雪夫不等式及等号成立的充要条件 ,能得到问题的一个较简明解法 .解 :所求最小常数M =11 -c.∵m =[cn],且c∈ 12 ,1 ,∴cn -1 <m≤cn <n .∵ 1n∑nk=1kak=c∑nk =1ak,∴ ∑mk=1c-kn ak=∑nk=m + …  相似文献   

18.
转化意识就是对数学问题有目标的从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的潜在的心理反映.它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解题意识.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以培养学生优质的转化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数学修养和素质.现举例说明如下:l 转化条件例1 已知圆的方程为x~2 y~2=1,M(x,y)是圆上任一点,问M在何位置时它的坐标之和或积有最大值,并求出其最大值.分析 若根据已知条件和未知来列式、则需要求下列两个函数的最大值.x y=x(1-x~2)~(1/(1-x~2)),xy=  相似文献   

19.
本文目的是探讨一个自然数如果是奇完全数 ,则其应具有的一些性质 .主要引理在本文中n =p1α1p2 α2 … pkαk,其中 p1,p2 ,… ,pk 为n的不同素因子 .引理 1 若a >b >0 ,m >0 ,则 ab>a mb m .引理 2  p≠ 2 (1 -1p2 ) -1=π28(此处 p经过一切奇素数 ) .证明 :由文 [1 ]知 p(1 -1p2 ) -1=π26 (p经过一切素数 ) ,∴  p≠ 2 (1 -1p2 ) -1=π26 × (1 -12 2 ) =π28.引理 3  (1 )若 (1 1pi-1 )≤ 2 (pi 为n的不同素因子 ) ,则n不是奇完全数 .(2 )若 (1 1pi)≥ 2 (pi 为n的不同素因子 ) …  相似文献   

20.
构造一元二次方程解题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 .根据题设的特点 ,通过联想作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使问题化难为易 ,顺利解决 .由于题设的不同 ,构造方程的方法也不同 .下面举例说明 .1 利用根的定义构造方程当已知两个等式 (或经变形后 )具有如下特点 :m2 +am+b=0 ,n2 +an+b=0且m≠n ,由根的定义 ,m ,n是方程x2 +ax+b=0的两个根 .例 1 已知a ,b是不相等的实数 ,且a2= 6a -3 ,b2 =6b -3 ,求a+ab+b的值 .解 由a2 =6a -3 ,b2 =6b -3得a2-6a + 3 =0 ,b2 -6b + 3 =0 .因为a ,b是不相等的实数 ,所以a ,b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