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说的是一个学生--姑且叫她王小丫吧--王小丫不是拉小提琴的那块料,她的父母亲也不支持,但她还是练,且是苦练.后来,在树林(这类练琴者一般是到树林)里,王小丫遇到一个老妇人,她说她也不懂音乐,但她感觉王小丫拉得很好……总之,在她的暗示下,这个王小丫终于成功了,拉了一手好琴.后来,看到王小丫同学把自己的理想实现了,那个老妇人也就亮明了身份,她是音乐学院的教师,一开始看王小丫也不是拉小提琴的料,但,不忍心伤害她,就鼓励她,没想到,她却成功了……看完这个高考作文题的素材,我笑了,且是大笑,如果不是一个突然而来的电话,我会把自己给笑傻了.  相似文献   

2.
潘杰 《文化交流》2009,(9):58-62
她是一位舞蹈艺术家,又是赫赫有名的中华文化传播者。现居住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州长给她颁发奖状,居民纷纷把子女邀去请她传授中国舞蹈。今年73岁的沈蓓成了一颗暮年出奇迹的舞蹈教育明星,照亮了别人,也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3.
杨柳轻扬     
她的美,无声无息最初认识杨柳是因为工作关系,后来熟了,就成了朋友。熟了以后,她问我对她的最初印象是什么,为什么别人都说她有点“冷”?我直言不讳,开始对她的印象就是觉得她有点难以接近,因为她是主持人嘛,很自然的就想到:傲呗。其实后来交往过一段时间后,才发现人们的最初印象确实会多多少少带有一些偏见。其实我觉得她的“冷”和难以接近是因为她的“静”。她不张扬,总是很静。很多人在一起的时候,她更多的是喜欢听别人说话。女孩但凡长得漂亮点儿,又是主持人,总会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们有点望而生畏,但是又渴望和她们相识,于是会在心  相似文献   

4.
盖丽丽做事从不优柔寡断,也很少瞻前顾后。一旦认定的事,就坚决向前走。因此她的演艺道路很有些不同凡响。十几年前,当她还是北京舞蹈学院的学生时,因为看了一些外国影片,被派克、英格丽·葆曼、高仓健等人的出色表演打动,认定在镜头前的表演是她“最佳心灵方位”,便毅然地把理想从舞台转到了银幕。 1984年,盖丽丽放弃了已经学了6年的舞蹈,成为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两年内,她接演了几部片子,但是转行的欣喜很快就被缺乏系统的表演理论所带来的新的困扰取代。她意识到,在社会上混10  相似文献   

5.
虽然她的父母都是贵族,并有着显赫的地位,但因为她从小身材矮小、相貌丑陋,不仅同龄的男孩子不愿和她玩耍,就连女孩子也常常向她吐舌头。她惟一的一位朋友怕她承受不住打击曾劝她休学,从此不要出门,反正家里要啥有啥,有花不完的钱,但她却对朋友的劝告报之一笑。学校有什么活动不仅积极踊跃地参加,同学有什么聚会即便是不邀请,她也会主动前去庆贺。虽然在体检上不达标,但因为那次募捐演讲她第一个勇敢地走上台前,学校破例把去国外著名大学深造的机会留给了她。  相似文献   

6.
生在安徽,我至今没有到过徽州,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徽州对于我就像未来对于我一样,充满了许多不可或知的地方,很能引起我的梦,我的遐想。但是,没有去过徽州并不妨碍我了解徽州,尽管这种了解都是理性的,而且近乎梦中的。不过,我与徽州的这一距离,让我更能理智而不带任何偏见地去读她,看她,美她,丑她,或者带着有些批判的眼光来要求她。手头上又来了一本关于徽州的书。现在很精致的那种格式。确实很美。由外而内,由内而外,视觉上很是愉悦。在我的意念中,徽州,你怎么打扮她都不过分,怎么妆点她都不过分。然而平淡,也许只有平淡才更能凸显其端庄、妩媚和俏丽。过于讲究扮靓似乎只能让徽州沾上世俗的尘味。所以,这部名叫《文化徽州》的书脱俗得很,不用哗众取宠的装帧,全是又字与摄影的揉和,平实,厚重,而又不失大气。整版整版的图片丰盈了文字之外的意象。就像一边品茶时,一边听着轻音乐一样,那味儿似乎跟着旋律在动,随着音符在飞。  相似文献   

7.
一日,几个同学聊起“自由”的问 题,个个唉叹自己在家里受到了约束,干这不行,干那不行,一点自由也没有。忽然,有一位同学说:“最没有自由的人是陈小妹,她父母不给她看电视,听音乐,放学规定时间到家,星期天不给她出来,连散步也不行。”“对呦”,另一同学接着说:“跟她一起聊天都紧张死了,她总是没过一会儿就问‘几点了,几点了?’而后就说‘我该走了,要不爸妈会讲我的。’她转向我:  相似文献   

8.
杨猛 《文化交流》2004,(4):53-55
有的青年演员拍了不少戏,观众仍然印象模糊;有的只拍了一两部影视片,便显得光彩灼灼,令人难忘。孙俪属于后者,电视连续集《玉观音》《一双绣花鞋》《一米阳光》之后,她便像钻石一般散发出迷人的光晕。与《玉观音》的机缘孙俪有一张古典美女的脸蛋,两条修长的美腿,人们一看便知她是个跳舞的料。她5岁开始学舞蹈,11岁代表上海东方小伙伴艺术团出访英国、美国、日本等国,15岁考进上海警备区文工团。在退伍前夕她参加全国群星奖舞蹈大赛获金奖,并荣获二等功。不过跳舞与表演隔行如隔山,因此当孙俪与正在选演员的海润影视公司碰面时,心里也没有往…  相似文献   

9.
13岁的女儿如今已亭亭玉立,由于经常在办公室混的缘故,她比同龄人要老道,她 在网上号称“天才小马”江北狂人,而小学生时则在网上冒充日本人和大学生,竟然把人骗过,为此她非常得意,说自己是天才确实是天才。 如今她在班里的诨名是“大头”。是同桌把她写出名的。她对这个诨名非常开心,说智慧的大脑袋就是不一样。 说起来女儿的路也是有点坎坷的。女儿出生不久我就上了班,把她一把撂给奶奶,半岁后断奶,更是一撂就撂一周。当时工作虽然忙,我是读研究生时怀上女儿的,大肚子时做毕业答辩。7月份去新单位报到,领导说  相似文献   

10.
一 简宛出生于40年代,60年代大学毕业,从小生长在台湾一个中国传统文化气氛极浓的家庭里,打下了很深的中国文化的根基;姊妹七人中她是长女,又以中国文化示教于弟妹们;在大学里她学的是中国史地,这是一门中国传统文化因素最浓的学科。这一切使她自幼年到大学毕业,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汁液里浸泡成长。中国文化既是她成长的营养,也是她人生的基石,更是她事业上追寻和探索的目标。她在人生和事业的途程中,处处显示出的强烈的爱民族爱祖国和对中华文化表现出的自豪感,都足以抗拒任何外国文化毒菌的诱惑和浸湿,她身上具有很强的中华文化精神免疫力。因而,虽然她长期生活和活动在美国的花花世界中,但对她来说不是西化,而是化西,或者是中西文化的精华在她身上融合的问题。深知她的齐邦缓教授在给她的散文集《欧游心影》作的序中,就一眼洞察玄机。她写道:“在报上看到简宛的欧洲游记时,我就又清晰地看到她举着她热爱的中国文化尺,在丈量异域的成就。这种处处都转念深思的态度我已经认识了二十年。”作家无时无刻不在观察体验生活,也无时无刻不在评价和判别生活。因而我们在了解和研究一个作家时,看到她怎样去评判生活,比看到她反映了哪些生活,或许更为深刻、更为重要。我们在简宛的作品中,无时无刻不感受到,  相似文献   

11.
最苦恼的中国人是贪官太太她不敢大把花钱,怕露富;怕领导找老公谈话,特别是纪检、检察院的人;如果老公有几天突然不回家,她就会发疯。她的梦想是,带着钱去一个谁也不知道的地方,一切从零开始。最傻冒的中国人是球迷中国的球迷傻得让你觉得再可怜他们,自己也会变成一个傻子。钱也出了,泪也流了,时间也花了,二十多年来,中国足球却一点进步也没有。最有钱的中国人是孩子说起来没人相信,中国人中最有钱的是孩子。在他们父辈眼  相似文献   

12.
巾帼女杰     
宗原 《生态文化》2012,(6):24-27
认识王仙菊许多年了,却不知她曾有一个很了不起的姑姑。有一次听村里的一个老人说起,便去问王仙菊,王仙菊咧着没了牙的嘴非常自豪地乐了。我问她为何一直没对我说起她的姑姑。她说年轻时老是把姑姑挂在嘴上的,说的多了,别人都不爱听了,慢慢地就不说,时间久了,也就不再提起姑姑了。  相似文献   

13.
走进加拿大     
加拿大,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国家,但她却是一个高度明、发达、富裕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风光秀丽的国家,她,多次被评为世界上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国家。她获此殊荣,确实受之无愧,名符其实。  相似文献   

14.
《文化博览》2005,(7):49
世间的人多种多样,但十种有意思的内地人是最具"中国特色"的: 最苦恼的中国人是贪官太太.她不敢大把花钱,怕露富;怕领导找老公谈话,特别是纪检、检察院的人;如果老公有几天突然不回家,她就会发疯.她的梦想是,带着钱去一个谁也不知道的地方,一切从零开始.  相似文献   

15.
李会谱 《职业圈》2008,(10):74-75
我是一个精神心理医生,曾接诊一个病人,说一个月来每天上班时胸口就像堵了东西一样难受,快坚持不下去了,而—下班就什么不舒服都没有了,去心血管内科做各种检查都未见异常。她的不适似乎与工作有很大关系,进一步询问发现她刚受雇于某美容机构三个月,特别厌倦这份工作。之前不久我接诊过来自同机构的另一个美容师,也曾抱怨与工作有关的一些问题,所以我对这个美容机构感到好奇,便以顾客的身份进行了亲身体验。  相似文献   

16.
秋婶     
我和秋生是发小,小时候常到他家玩。他五岁那年,爹上山砍柴被蛇咬了一口,没走到家门就死了,她娘也成了寡妇。我们那地方的习俗,寡妇都随儿称呼,平辈叫她秋生娘,晚辈就叫秋生婶,我们嫌拗口,干脆叫她秋婶。寡妇一般都穿黑褂子,俗称黑寡妇,但秋婶不同,她偏喜欢穿花衣服。她不光出门穿,居家也穿,头发总是弄得油光水滑的。在我眼里,她是全村最俊俏的女人。她心眼也好。常炒豆子、花生给我吃,还给我缝补挂破的衣裳。我家兄弟姐妹多,我娘顾不过来,有时我甚至觉得,秋婶比我娘还亲。后来我  相似文献   

17.
一位网友在我的博客留言说:"半小时前我很希望能管理一下自己的总经理,她给人的感觉实在是太盛气凌人了,对我们副经理也是那样,别人讲话还没讲完她就走了,给人的感觉是不尊重别人.是做经理都有这种气质呢?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呢?望解答.谢谢!"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沟里,有一位睿智的老太太。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向她问问题,而她总是有问必答。小孩子中有个调皮的捣蛋鬼。有一天,他抓到了一只小鸟。他双手捧着那只小鸟,然后招来一群朋友,对他们说:"我们去耍弄一下那个老太太,好不好?我先问她我手里有什么,当然她会说有只鸟,然后我就问她这只鸟是活的还是死的。她要是说死的,那我就松开手让鸟飞走;她要是说活的,我就猛地一捏,给她看一只死鸟。这样,她怎样答也答不对。"  相似文献   

19.
亚妮 《文化交流》2004,(5):11-13
池渌,温州少年艺术学校校长,她的名字在温州老少皆知。她培养的学生很多成为耀眼的明星,佼佼者如黄豆豆、张志、毛戈平等等。 这位女校长用30年的时间 ,向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校、上海舞蹈学校、总政歌舞团、各省级艺术团体等输送了230多名拔尖的艺术人才,被誉为一  相似文献   

20.
去年年底,我听说了一个102岁高龄老人的遭遇,最近我又听说了一个99岁的老人的生活。比较两位老人的命运,我不由得感慨万千。关于102岁高龄老人的遭遇,是她的大孙子讲给我听的。她是个农民,一直到70多岁也下地干活,90多岁了,她还一直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直到最近一两年她才大部分时间躺在床上。作为一个农民,她当然没有退休金,晚年就完全要靠儿子赡养。据她的大孙子说,她先是靠大儿子生活,日子还过得去。后来,她到小儿子家生活,日子就艰难了。特别是最后一两年,她竟然一日三餐都吃不全,更说不上什么有营养的。有时大孙子送一点好吃的去,但没有时间喂她,让他的叔叔喂.可后来一了解,他的小叔叔竟没有喂老人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