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喻燕姣 《收藏》2001,(1):42-44
汉代玉器以清逸脱俗、自由浪漫、恢弘大度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湖南出土的汉代玉器为数不少,上起王侯,下至一般中小型贵族的墓葬均有出土。从目前发表的考古资料来看,这些出土玉器主要集中在长沙地区,且大多在贵族墓地中,一般平民墓葬很少出土玉器。而且贵族级别越高,玉器随葬也就越多,  相似文献   

2.
王冬华  王蔚华 《收藏》2008,(11):90-93
陕西是春秋战国秦人生活的地区,其遗址、墓葬出土大量精美玉器,现选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刘云辉 《收藏》2008,(8):124-125
红山文化是距令约6500~6000年、主要分布在我国辽宁省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在红山文化晚期出土了大量造型奇特的精美玉器,如玉猪龙、卡鸭形佩、玉鹰佩、玉凤佩、勾云形佩、马蹄形器等,这些玉器在史前玉雕史中占有十分光彩的一页。迄今为止,在陕西境内也发现了3件较为典型的红山文化玉器。  相似文献   

4.
陈建平 《收藏》2009,(3):92-93
1956年9月间,江西上饶市郊茶山寺某茶厂在基建过程中,发现宋墓一座,出土文物有影青瓷、银碗、铜钱、铜杂器、玉器、水晶、墓志等21件。据墓志(图1)可知墓主为赵仲湮。赵仲湮(1064~1130年),字公礼,赵宋宗室,属镇王赵元偓(wo)房,系宋高宗叔祖。出土物最有特点的是玉器(水晶归为玉器类)。  相似文献   

5.
刘云辉 《收藏》2009,(1):97-99
古代的韘(she)相当于近代的扳指,是射箭张弓钩弦的用具。古人用右手拇指拉弦,为了避免手指被勒伤,最早以柔皮裹指,故称为韘。由于柔革放弦,黏着不爽利,遂在拇指上套骨管,或用铜、矛、玉以作韘,并顺应手指的曲度,做成特殊的凹面型。  相似文献   

6.
孙秉君 《收藏》2008,(9):86-90
本栏目此次重点介绍陕西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和河南叶县许国墓出土玉器。这批玉器十分精美,在近年出土品中极为突出。这批玉器的时代或早于墓葬的年代,说明先秦贵族已重视收藏,生前把玩,身后用以随葬,这对我们不无启发。本刊对孙秉君、李元芝二位先生表示感谢,并欢迎这方面的作者继续赐稿。  相似文献   

7.
刘云辉 《收藏》2008,(2):92-95
獬豸冠与最早的獬豸玉佩据文献记载,战国晚期的楚国曾获得了一只能辨别是非曲直的神兽,名曰獬豸(xièzhì)。獬豸头上有独角,能触邪,丁是楚惠文王下令制作一种何獬豸独角形象的冠,常常戴住头上,众官员纷纷仿效。这种冠被称为柱后惠文冠、楚芯、法冠等。秦始皇灭楚后,以其冠赐给近臣御史。  相似文献   

8.
刘云辉 《收藏》2010,(5):80-88
合雕象生玉器,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动物包括人物形象琢为一体的玉雕,产生于史前社会时期。 迄今所见,最典型的是距今5000多年前的安徽含山凌家滩出土的鹰猪合雕玉器。鹰呈展翅飞翔状,两翅端雕成猪头形t鹰腹部钻Ⅲ两个人小不矧的圆圈纹,之间阴刻八角形图案;鹰的垲郜呈扇形。  相似文献   

9.
刘云辉 《收藏》2008,(11):93-94
石家河文化是距今4500~4200年前分布在长江中游两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土著文化,它是屈家岭文化的发展,与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大致同时。石家河文化晚期墓葬和遗址中出土的玉器较多,种类以小型装饰品为主,造型以人物、神面和动物形象为主,有玉人面、玉神面、玉虎头佩、龙形佩、蝉形佩、玉鹿头佩、玉鹰、鹰纹笄(jǐ),柄形器等等。陕西境内也发现了5件石家河文化玉器,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长启  王蔚华 《收藏》2007,(3):90-92
商周时期是中国的一段辉煌历史,文明的历史,陕西是当时的重要地区,发现的玉器很丰富,现选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惠新 《收藏》2010,(9):101-105
山东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人文底蕴的地区,它在整个中国文明发展史中的地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深远影响,长期以来受到考古界的重视。著名历史学家张荫麟先生认为:周代以前,中国历史的主要地盘是在山东、河南、山西,而旁及河北、陕西的一部分(《中国史纲》2005年版)。  相似文献   

12.
杨玉彬 《收藏界》2013,(8):30-36
1991年冬季,安徽天长市东郊三角圩水利工地施工时发现一古墓群,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长文物管理所组织考古队对该墓群进行了清理发掘,共清理战国墓1座、汉代墓葬24座,出土珍贵文物数百件,被评为199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其中仅"桓平"墓就出土玉器90件,现择其精要介绍如下。利物对为仅介  相似文献   

13.
杨峰涛 《收藏界》2014,(11):27-34
应国是两周时期中原地区的一个姬姓诸侯国,有关它的历史,古代文献记载的很少。据史书记载,应国为周武王之子——应叔的封地,也就是古应国的所在地。及至春秋早中期之际,楚国消灭了应国,占据此地直至战国中期。应国墓地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一带,应国墓地是专门埋葬应国贵族的公共墓地。应侯爯墓位于整个墓区的南端,据有关专家考证,应侯爯墓的时代在西周中期,此墓保存较为完整,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应侯爯墓出土随葬器物1277件(颗、枚、片)。  相似文献   

14.
董寓榕 《收藏》2009,(10):174-175
如果把中国玉器史比喻成一段五线谱的话,那么汉代玉器绝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主旋律。两汉玉器上承先秦,下启唐宋,具有鲜明的时代魅力,发挥着文化过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丁哲 《收藏界》2011,(6):41-45
红山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4000~公元前3000年,是中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中最早被认识的一种文化。玉器,在红山文化丰富的遗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红山文化玉器主要源于本地区的兴隆洼文化,在红山文化之后的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有所延续。  相似文献   

16.
王娜 《收藏》2011,(8):20-24
青州为古九州之一,自古为海岱重镇,文化底蕴丰富,是一座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名城。青州市博物馆富藏汉代釉陶器,其大部分出自马家冢子汉墓。该汉墓位于青州东部谭坊镇马家冢子村东150米处,应是东汉中晚期北海国某位重要王室成员之墓。墓中所出“宜子孙”玉璧(图1)为青州镇馆之宝。  相似文献   

17.
李皓 《收藏》2013,(15):66-67
刚卯是汉代流行的佩饰之一,多为高约寸许的长方柱体,中心贯孔。刚卯又名"双印",实为成对佩挂之物,其分别称为刚卯、严卯,系得名于开首铭文:"正月刚卯"疾日严卯"。刚卯、严卯是汉代用以驱除疫鬼的祥瑞佩玉,与司南、翁仲并称为"辟邪三宝"。刚卯除玉制的外,还有其他质料的,如象牙、犀角、铜、桃木等。据《汉书·王莽传》晋灼注,刚卯"长一寸,广五分,四方",新  相似文献   

18.
吴保华 《收藏界》2011,(10):39-40
玉在中国历来做作为吉祥福瑞的象征,尤其是到了清代,大量动物题材被引进玉器雕刻领域,不仪雕刻精细,而且内涵丰富、寓意美好。中国传统瑞兽种类繁多,千姿百态,寓于想象,各具特色,被赋予吉祥的寓意,受到大众百姓的喜爱。清代圆雕动物造型较明代更加真变,不仅形象逼真,而且神态各异,令择选清代白玉雕动物精品加以介绍,以供广大爱好者欣赏。  相似文献   

19.
张强  秦航 《收藏》2014,(8):118-123
陕西堪称中国石刻艺术的长廊,拥有诸多国宝级珍品,比如秦代峄山刻石,西汉霍去病墓石刻,陕北画像石,碑林所藏大夏石马;唐代昭陵六骏、乾陵蹲狮、安国寺密宗造像;宋代北钟山石窟造像等,这些石刻艺术品风格独特、雕刻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占据着十分霭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谭前学  尹夏清 《收藏》2010,(6):144-149
陕西扶风县法门寺素称“关中塔庙始祖”,是我国古代安置释迦牟尼佛骨舍利的著名皇家寺院。释迦牟尼佛灭度后,遗体火化结成舍利。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将佛的舍利分成84000份,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中国有19处,法门寺为第5处。1987年在法门寺塔基唐代地宫中发现了121件金银器。其中唐懿宗供奉60多件,唐僖宗供奉10多件,是首次发现的确属皇帝所有的唐代金银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