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近代军事工业是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兴办起来的。作为近代工业的先声,军事工业建设走了不少弯路,这在近代军事工业布局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体现得特别明显。在其创办时期,受环境的影响和条件的限制,洋务派主张将军事工业设于沿海口岸的“海口理论”,导致第一批大型近代军事工业的布局在战略和经济两方面出现重大失误。随着“海防”危机的出现,从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洋务派放弃了“海口理论”,着手兴办内地兵工厂,以求改善军工布局。中法战争中闽厂的重大损失以及80年代后国内基础工业的发展,促成了军事工业布局的巨大发展,洋务派开始将战略和经济两重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军事工业的布局问题,而甲午战争中沪局的危机更进一步引发了战后清廷对近代军事工业布局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知识确认 1.洋务运动后期,为弥补清朝政府见干政拨款的不足,克服军事工业发展经费困难,洋务派以“求富”为宗旨积极创办近代民用工业。近代民用工业吸收民间资本,官商合办成为一种重要的创办与经营形式,具有较强的市场化运作色彩,不再像洋务派所办近代军事工业那样属于封建衙门式企业,  相似文献   

3.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对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创办民用企业是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洋务派进行“求富”活动的中心内容。因此进一步研究民用企业在洋务运动中的地位及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对于评论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它的历史作用是有意义的。一、民用企业在洋务运动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往关于洋务运动的论著中,多注意军事工业的重要性,而较低地估计民用企业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以为民用企业是围绕着军事工业而建立起来的附属物,所以就得出了洋务运动“是一个反动的、买国的、并以军事为中心的运动”的结论。其实,纵观洋务运动的始终,它不完全是“以军事为中心”,尤其在中期和后期,民用企业的发展远远超过了军事工业,而成了我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部分,相反,军事工业的地位越来越不如民用企业的重要。民用企业是不同于封建主义经济的一种新式的生产方式,在旧中国,这种资本主义的新的生产方式,有着广阔的发展前程。洋务派兴办近代企业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军事工业,一类是民用企业。在一八六一年至一八九五年间,洋务派先后创办了近代工矿交通电讯企业共五十一个,其中民用企业占了三十二个,军事工业仅十九个。民用企业不仅从数量上占了优势,而且在规模和投资方面也都超过了军事工业。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列强侵略不断加深,国内阶级矛盾不断激化的形势下,清朝统治阶级中逐渐形成了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掀起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它是中国从闭关自守走向改革开放的开端,促进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资本主义潮流在中国的体现,是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次尝试,因而具有历史进步性。一、开创了中国早期的工业化,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派凭着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深刻的危机感,在较短时间里,创办了25个军事工业,生产各种军工产品,用于装备中国初步近代化的军队。这些军事工业,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近代企业,是中…  相似文献   

5.
19世纪60—90年代,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从60年代开始,洋务派打着自强的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其中第一家近代军事工厂,是由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简称内军械所。但这座标志性的军工企业的名称,却很令人费解:为什么要在其中加一个内字呢?后来的军事工业,如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等,并没有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6.
讲述的逻辑     
在一次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观摩会上,一位教师现场执教《洋务运动》一课。在讲授洋务运动的内容时,教师先是讲述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然后讲到:  相似文献   

7.
早在十九世纪中叶,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时,就比较重视人才的培养。曾多次派遣留学生赴外国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以使西人擅长之技,中国皆能谙悉。洋务派还在国内设立各种西式学堂,如天津水师学堂、管轮学堂、天津武备堂等。这些学堂将自然科学引入课  相似文献   

8.
关于本课内容,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列举洋务派为‘自强一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关于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二册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有三处,分别出现在“导语”和第一节“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中。“导语”中的表述为:“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企业,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总理衙门的设立,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的标志之一。 2.讲述洋务运动的过程,使学生明确洋务派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产物;认识这个运动的性质及其作用。重点和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的发展阶段。难点:洋务运动的性质、作用。教具: 课文插图和自制《洋务派所办的军事工业、海军、民用工业简表》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腐朽的  相似文献   

11.
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之后,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通过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现代化的生产方法,先后建立起一批以大规模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军事工厂,使中国的军事工业从无到有;以军事工业的开展为契机,李鸿章主持创办了一些军事学校,培养了一批近代军事人才;积极引进西方近代化的枪炮、近代化的军制与训练方法;同时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新形势下,为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不断注入近代化的内容。从而在物质、制度、人力资源等方面为中国军事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大连商品经济的发展虽已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生产方式仍处于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的发展阶段,直到19世纪70年代末,大连尚无大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出现,因而亦无大连工人阶级可言。19世纪80年代初,洋务派大官僚在兴办近代军事工业的同时,购置与建造了一批舰船。特别是大吨位铁甲舰和快船的买进与订购,急需停泊场所与维修能力。1880年6月,  相似文献   

13.
清王朝伴随着鸦片战争而结束了,中国的社会历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当时中国承受着多次的侵略,昭示了中国的军事教育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虽然中国政府当时已经引荐了西方的军事技术,并强化的军事训练,但是,并没有得到重视,一些洋务派官员开始认识到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性,于是,中国军事教育的近代化启动了,陆军大学就是其产物,并取得了宝贵的成果,丰富的军事教育经验具有较高的价值。本论文基于陆军大学的中国军事教育近代化的历史经验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技工学校通用的政治教材第一册(《中国近代史读本》)中的第三章有这样一段话:“洋务派在创办军事工业时感到必须办一些民办工业,以解决资金、材料不足及交通运输落后问题。民办工业主要形式有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商办等形式,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在天津创办的开平矿务局、电报总局,左宗棠在兰州创办的机器织呢局,张之洞创办的江西萍乡煤矿等。这些民办工业,基本上是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 这段话将洋务派兴办的“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现代企业称为“民办”企业。实有令人难于理解之处。  相似文献   

15.
郭爱钦 《文教资料》2009,(13):82-83
自19世纪60年代,为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谋求"富强"的运动——洋务运动,先后创办了一系列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训练新式海陆军,等等.却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6.
洋务运动的历史价值在于文化启蒙及其对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积极影响。当时的历史际遇,包括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太平天国运动和辛酉政变后,以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深厚政治或军事背景的“洋务派”的上台,促使这场以求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率先在军事领域寻求突破,并最终导致了一场改变近代中国命运的军事变革,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晚清以培养新式军事人才为目标的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兴起。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60年代起,李鸿章等凭借手中的有限权力,在太平天国的废墟上,把林则徐、魏源等人开其端绪的学习西方的主张付诸实践,并扩展开来,持续长达数十年之久,形成了“图富强”的洋务运动。虽然它没有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道路,但却给中国带来了一系列新的东西。推动着中国近代化的历程。1.改变了中国军队专恃刀矛舟辑等原始武器的落后状态,在中国军事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首先引起人们注意并提到日程上来的,是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以及与军事相联系的科学技术。因此,洋务派大办造船、制炮等新式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18.
洋务运动时期的开平煤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河北省唐山开栾煤矿之前身开平煤矿,是在近代史上的所谓“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一座大型近代煤矿企业.“洋务运动”中共创办近代煤矿十六家,而以开平为最有成效者.其创办情形,略如下述一、创办之目的开平煤矿等煤矿企业创办之目的,首先当是洋务派本身利益之需要.因为自一八六五年以后,洋务派接连创办了几个大型近代军事工业,如江南、金陵、天津、福洲等机器局,而到一八七二年又创办了  相似文献   

19.
课本第 60页有这样一段表述 :“由于变法形势的发展 ,两江总督张之洞等相继入会。实际上 ,张之洞加入强学会另有原因。维新派的某些主张符合洋务派利益 ,有利于其进一步发展 ,这是张之洞加入强学会的重要原因。甲午战争以后 ,多年的洋务派领袖李鸿章因签订《马关条约》臭名昭著 ,实力和政治影响陡然下降。张之洞则于 1894年代刘坤一为两江总督 ,掌握着相当部分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成为最有实力的地方大吏之一。民用企业特别是工矿交通企业已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 ,要求清政府放松对其控制 ,所以张之洞等早就提出过“变法”口号 ,希…  相似文献   

20.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随着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同时,留学教育开始兴起。被洋务派称为“中国自强根本”的留学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长期以来,许多论者却把它视为“买办教育”,把留学生一律视为外国侵略者的“奴才走卒”,不承认它的进步性。去年新出版的陈景盘同志的《中国近代教育史》,仍持这种观点。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现就中国第一批留学生的派遣,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