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一九三一年,由于王明篡夺了党中央的领导权,推行“左”倾机会主义路线,使一九三四年秋的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党和红军受到了极为严重的损失,以致兵日少而地日蹙,被迫转移,进行长征。在长征开始时,“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继续使红军受到重大损失。面临敌人重兵,王明一伙更是一筹莫展,只是命令部队硬攻硬打。这样,虽然突破了敌人四道封锁线,却使部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人员折损过半。广大指战员眼看第五次反“围剿”以来,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与第四次反“围剿”以前的情况对比之下,逐渐觉悟  相似文献   

2.
从一九三四年十月到一九三六年十月的整整两年中,中国工农红军举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途中,党中央于一九三五年一月在贵州遵义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政治局会议. 这次会议对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进行了总结,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改组了中央书记处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会议集中全力对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进行了批判和纠正,重新肯定了毛泽东同  相似文献   

3.
王稼祥对遵义会议的历史性贡献戴小江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遵义召开,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在党中央长达四年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对危局的...  相似文献   

4.
一九三○年十二月至一九三一年九月,红一方面军在毛主席亲自领导下,实行人民战争的指导路线,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三次反革命“围剿”。“等到战胜敌人的第三次‘围剿’,于是全部红军作战的原则就形成了”。“江西中央区联合起来有过二十一个县城”,“最多的时候有过二百五十万人口”。根据地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但在这重要时刻,中央红军和根据地却遭到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极大危害。一九三一年一月,王明篡夺了党中央的领导权,接着以太上皇的姿态,到处推行他的错误路线。一九三二年八月,他们在苏区中央局会议上,夺了毛主席对中央苏区党和红军的领导  相似文献   

5.
红军四渡赤水,是在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恢复了毛泽东同志对红军的指挥以后,在长征途中进行的第一次成功的战役。它不但改变了“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所造成的红军长期被动挨打的局面,使红军变被动为主动,同时,也是毛泽东同志的战略思想和军事指挥艺术一次出色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红军在长征路上的斗争是非常激烈、惊险和复杂的,既要同蒋介石几十万军队以及无数自然险阻进行斗争;又在同党内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和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作斗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克服了“左”和右的错误,冲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战胜了种种困难,终于完成了红军战略大转移的任务。长征以我们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而告结束,长征的胜利,是毛泽东正确路线的胜利,因而,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也得以确立和巩固。  相似文献   

7.
五十年前召开的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挽救了处在极端危急情况下的党和红军,胜利地完成了长征,大大加快了我国民主革命胜利发展的进程。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九三五年一月,在决定中国革命命运的遵义会议上,刘少奇同志坚定地支持了毛泽东同志所代表的正确路线。”刘少奇同志在这次会议上,为纠正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占统治地位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场反对邓、毛、谢、古的所谓“反党派别”①的斗争。王明路线对邓小平、毛泽覃、谢维俊、古柏四位同志“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实际上是把矛头指向毛泽东同志。这是毛泽东同志的革命路线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一场严重斗争。回顾这场斗争,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王明“左”倾错误路线造成的严重危害和国民党军队的残酷“围剿”,使各个根据地日益缩小,红军损失惨重,不得不放弃原有的根据地,被迫实行长征。其中从鄂豫皖根据地走出的红二十五军在众多的红军长征队伍中,不仅是最先到达陕北,胜利完成长征的部队,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的长征,而且还因其与众不同的历史特点,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一、“长征精神”的内涵和历史作用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工农红军被迫离开中央苏区,北上抗日,开始闻名于世的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地位。会后在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打破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战胜了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阴谋,爬雪山、过草地,克服了人间少有的艰难险阻,于1936年10月到达陕北,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一件永载我国革命史册的伟大历史事件,一个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了伟大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1.
第1 2期1、中央红军是1934年10月开始长征的。4、挥戈西向的红军强渡了乌江。6、渡过了江,红军占领了遵义城。7、红军在这里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新的领导。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60年前,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的危害,致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和红军被迫退出江西中央苏区,开始进行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悠关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战略方针问题上,党中央出现了尖锐分歧和激烈斗争。革命危急关头,毛泽东同志以无产阶级战略家的气魄和胆识,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毅然担当起领导党和红军的重任,经过慎密思考、比较和选择,先后放弃了在湘西、川黔滇和川西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决定采取北上抗日,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3.
《我们胜利了》选自于魏国禄《随周副主席长征》一书,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魏国禄同志是江西省兴国县人,于一九三○年参加革命,从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六年春一直担任周总理的警卫员,跟随周总理经过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遭到  相似文献   

14.
今年10月22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于1934年10月10日被迫从瑞金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除陕北红军外,其他革命根据地的红军也先后退出原来的根据地进行长征。红军长征历时两年,转战14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共进行了近600次战斗,战胜了国民党几十万重兵的围追堵截。同时,红军将士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了险山恶水,表现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共产主义情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宝贵条件。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刊出红军长征中的几个片断,以飨读者。——编者  相似文献   

15.
1933年初,由于当时红军领导人在军事指导方针上的错误,“左”倾政策推行,临时党中央解除了毛泽东对红军的领导权,由来自德国的李德掌握了红军的指挥权。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军队,对中央苏区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围剿”。在王明路线指导下,博古、李德命令红军全线出击,结果受挫。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艰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相似文献   

16.
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毛主席亲手创建了第一支工农红军和第一个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由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排斥了毛主席对党和军队的领导,否定了毛主席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致使革命遭到严重危害,根据地越来越小,红军被迫于一九三四年十月开始长征。  相似文献   

17.
祖国的道路, 宽阔象江,日夜潮声如鼓,革命的征途, 欢腾象河,四季春光普度。千条路啊万条路, 来自井冈山:红缨、翠竹, 通向夭安门:华灯、玉柱。革命的路啊, 穿过多少风雷雨雾? 跨过多少雄关险渡?怎能忘,四十年前, 党和红军最危急的关头, 两条路线决胜负!看,白发前辈, 珍藏着当年作战记录, 红军后代 捧着它用心细读。眼前浮现: 风斜雨冷,乱云飞渡。毛主席,从容不迫, 遵义城中一一 挽狂澜,展宏图, 纠正了王明“左”倾路线, 驱散机会主义妖雾, 长征路上— 讲闭结,指前途, 战胜了张国煮右倾路线, 粉碎分裂主义阴谋。万里红色路线,指引红军钢铁洪…  相似文献   

18.
<正>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王明路线能够长期统治全党,原因极为复杂,探讨上次“左”倾路线为什么能够长时期统治全党,是党史研究中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19.
遵义会议结束了历史上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危害最大的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统治,于生死存亡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遵义会议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它与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影响及贯彻起码有以下三方面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0.
大多历史教科书在讲到遵义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时,都这样写道:由于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造成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严重失败和长征初期的迭次失利,且使自己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从而使广大干部和指战员对当时主要领导人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日益不满,因此强烈要求纠正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