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蜀蓉棋艺出版社组稿的《象棋现代布局丛书》(六)列手炮类之一,“中炮对三步虎转列炮”一书已脱稿,是特级大师王嘉良和辽宁省棋谱作家杨典共同编著。该书共分四章列60局式,每章后附有其它参考局例,以资佐证,详细阐述这种布局的各类最新阵法和变化。下面选其中部分内容,使象棋爱好者们先睹为快。  相似文献   

2.
以后补列炮开局始于何时?因缺乏对局素材,无从查考。在《广州棋坛六十年史》第一集中,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粤东三凤”钟珍(亦称“棋仙”,陈松顺之师)智取李贵的一局棋,或许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后补列炮对局。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若要追溯后补列炮的起源,得先从古典列炮局谈起。近代时期的象坛,斗炮战十分盛行,列手地与顺手炮并称为两大流行布局。当时谢侠逊、史天扬、周德裕第一批前辈棋手以《桔》《梅》两谱中所记载的列炮局的棋路为基础,边实战边探索,对古谱变化进行了大胆革新,从深度与广度两个层面开拓出了很多新领域,使列炮局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4.
两届全国象棋冠军、最年青的特级大师李来群的新著《象棋全盘战术指微》现已问世。该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作者李来群从近几年国内外重大比赛中,精选出五十局加以评注,按照飞相局、士角炮、仙人指路、起马局、上士局和中炮等六类进行排列,意在探索全盘战术,剖析微妙之处。该书具有三个  相似文献   

5.
著名棋手王贵福编著的《顺炮新编》,即将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的介绍了六十年代以来、我国棋坛广为采用的有关“顺手炮直车对横车”的新式布局,计分8类73局,基本上概括了此类布局各种战略战术的运用和分析,並指出了得失关键,书末还附有12例实战对局。这里摘介几局,供读者先睹为快。  相似文献   

6.
1.炮二平五 炮2平5列手炮是冷门布局,双方阵型往往构成对称,易形成搏杀的局面。因列炮局棋路偏于凶险,而先走方又较为有利.故此类布局在全国大赛上已经出现不多。张晓平大师对后手列炮局很有研究.这已是他在今年联赛上第三次采用了。  相似文献   

7.
孙志伟、刘海亭著《中炮巡河炮对屏风马》一书已经脱稿。该书共分四章、十二节,系统地、全面地介绍了“中炮巡河炮对屏风马”这一布局阵势。阐述了各种攻防战术手段在布局中的得失,变化详尽,着法新颖,结论精辟。是一本技术性强、质量较高的布局专著。下面介绍其中几局,使象棋爱好者们先睹为快。  相似文献   

8.
今年的象棋个人赛,男子组共进行了221局拚搏。宏观的按布局分类:“中炮对屏风马”58局,占26.2%;“飞相局”36局,占16.3%;“顺手炮”26局,占11%;“士角炮”15局,占7.2%;“起马局”11局,占4.9%;“仙人指路”6局,占2.7%;其它如过宫  相似文献   

9.
1.(炮)25 (马)23 2.(马)23 (炮)86 3.(兵)71 (马)874.(车)12 (卒)71 5.(车)26 (车)92 6.(炮)82 ……… 以上布局前5个回合,与特级大师胡荣华著《反宫马专集》第十一章“当头炮进七路兵过河车对反宫马”第四局高车保马型的着法完全相同(见该书109页),与《象棋研究》1983年第五、六期“中炮对反宫马”第一、二、三局“过河车对边车保马(甲)(乙)  相似文献   

10.
鲁圣斗炮风     
杨州窦国柱(先负)青岛邵次明(1937年5月弈于上海)列手炮 1937年5月中旬,年近花甲的青岛邵次明老先生,应上海市青年会宋福华与“棋王”谢侠逊之邀,第一次南下。这位衣不入时、貌不惊人的山东“棋圣”,初时并未得到观众的重视,可是在上海的多次表演赛中,当时称雄华东的几位名手,如“双枪将”扬州窦国柱、福建莆田“炮王”连学正、上海冠军“慢金刚”鲍子波等都盖不住他的锋芒,使观众相顾失色! 本局是邵老与“扬州三剑客”之一窦国柱交战的实录,由此可以一窥邵老精于“斗炮局”的硬派作风。 1、炮二平五 炮2平5 …  相似文献   

11.
中炮,历来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攻杀手段。开局起手摆设中炮,直接威胁对方中路,后手除还以顺炮、列炮外,大凡都跳马护中卒,以保大门安全。中炮被视为开局之“正宗”,故全国大赛及规模较大的杯赛,开局均以中炮居多。中、残局时,若能继续发挥  相似文献   

12.
第二届亚洲杯赛之前,中国队于练兵期间,曾经弈出许多新的布局攻守变例。后手方(黑方)应付先手方(红方)的“当头炮”时,采用“反宫马”的增多,这是近年来布局发展的一种新倾向。从此次练兵中表明,炮方已经找到了一些有效的进攻手段,甚至连最擅长反宫马局的上海棋手也感到不利。9局炮马争雄的结果,炮方5  相似文献   

13.
这是第三届“温岭长屿硐天杯”全国象棋国手赛A组第五轮比赛的对局。1.马八进七卒3进l红方开局第一着进正马,称为“起马局”,是一种斗功力的开局,能攻(保留中炮位置,可以后补中炮),善守(可以补好仕相,稳固后防);黑方进卒制马,是对付“起马局”最常见的应法。  相似文献   

14.
避难而行     
如图局面,原载明代古谱《适情雅趣》卷五第23局(总399局)这是马炮联攻的一个典型局例。原谱局名“避难而行”,图下附注“右炮先将,左炮上一步胜”,着法:炮2 6。从形势着,红方双炮双马一兵对黑方马双炮三卒士象全,双方对攻,  相似文献   

15.
对局评注     
火车头 郭长顺(先和)河北 李来群 (1989年2月26日弈于北京) 中炮对后补列炮 1989年“少林口乐”杯象棋棋圣赛于2日26日至3月3日在北京举行。首轮火车头体协郭长顺执先对河北李来群,双方以“中炮对后补列炮”揭开战幕。  相似文献   

16.
由“三将夺关”到“竹外横枝” 象棋交锋,双车兑尽之后,炮马兵是变化最深奥精彩的理想的战术联合体,为了探寻其战术运用之规律,笔者曾有拙著《炮马兵战法精华》一书。 炮马兵联攻的战术 在实战中是很有实用价 值的,1999年全国个人赛 冠军吕钦就是用炮马双 卒精妙战胜持双炮双兵 的孙勇征而确保夺冠 的。古代棋艺家早就注意 到实战中的此类残局势 而加工整理成有实用价 值的残排局。最早当数出 版于公元1570年明代的 《适情雅趣》中所载的“三 将夺关”局(图1)。这是则 “宽紧排局”,着法不是连 续照将的,有要杀的着 法,…  相似文献   

17.
由“及第思乡”到“苏武还朝” 在借炮用马的精妙 古局中,“跃马还乡”局给 棋迷们留下的印象是十 分深刻的。由于“跃马还 乡”局原载于很普及的 《百局象棋谱》,所以该局 几乎人人皆知,但该局却 是源于明代《适情雅趣》 中的“及第思乡”局。(图 1) 如图1,红方在千钧 一发的紧急情况下,通过 弃车,借炮用马,千里奔 袭回救,解放出红车,精 巧成杀: l、车七进八 将4退1 2、炮九平六 将4平5 3、车七平五!士4退54、兵四平五将5平4 5、马七退六炮2平4.6、马六退八炮4平2 7、马1退六炮 2平4 8、马六进五!…  相似文献   

18.
避难而行     
原载《适情雅趣》第400局这是最早期的演示炮马兵联用战术的残局。原谱未列出着法,只一招———炮二进六,另在棋势图下端注明曰:“右炮先将,左炮上一步胜。”实际上,照原谱所提示的这样的走法是不能取胜的,试如炮二进六,象5退7,炮六进一之后,黑可走炮5平3守住“卧槽”  相似文献   

19.
名局回顾     
1.炮二平五 炮8平5 此局是首届“北方杯”象棋国手赛中一局精彩对局,浙江象棋大师陈孝坤在这次赛中过关斩将取得了第一名。在这次比赛中陈大师发挥出色,只负此一局。素有东北虎之称的特级大师王嘉良以其善长的顺炮战胜了对手,体现出“东北虎”敢于搏杀的棋艺风格。  相似文献   

20.
《棋艺(象棋版)》2009,(7):19-21
1.炮二平五 炮8平5 2.车一进一 ………… 这是“振达韩信杯”象棋国际名人赛第4轮的一盘对局。红方是被赵国荣评价为大陆以外最有实力的“台湾棋王”吴贵临,黑方则是誉满菲岛的年轻新秀庄宏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