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频 《出版史料》2010,(2):23-25
2004年冬,范军兄为编撰《中国出版文化史研究书录》,曾利用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培训的机会在中国编辑研究资料中心看书。中国编辑研究资料中心自1999年成立以来曾接待不少专家学者访书查书,但以范军教授历时最长,成果最著。撰著《中国出版文化史研究书录》,本应举机构或群体之力,  相似文献   

2.
新闻播报     
《出版参考》2014,(7):37
正历时22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出齐本刊讯(记者刘宇阳)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原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与中央档案馆联合编辑、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15卷本、600余万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以下简称《史料》)已于2013年12月全部出齐。此项工作始于1992年,是在王仿子同志首先建议,经原新闻出版署批准后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实施的一项大型史料编纂工作。此项工作得到了新闻出版署历任领  相似文献   

3.
凡丁 《出版科学》2004,(5):74-74
周宝荣著《宋代出版史研究》2003年8月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刊行。此为断代出版文化研究中,继缪咏禾《明代出版史稿》、叶再  相似文献   

4.
范军 《出版参考》2021,(11):33-35
出版通史的编纂与刊行,当以史料的整理和个案研究为基础.近现代出版史领域,大学出版史研究至今是薄弱环节.加强出版机构史尤其是我国大学出版社社史的编写,当引起学界和业界重视.近期刊行的《哈佛出版史》《厦门大学出版社社史(1985-2020)》都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李海燕 《出版科学》2008,16(1):92-94
王建辉从事近代出版史史料爬梳和学理研究始自1996年,至今已逾十年,有论著《文化的商务:王云五专题研究》《老出版人肖像》《出版与近代文明》问世。《文化的商务》评叙了王云五经营下的商务印书馆是在把文化作为一种商务来运作。《老出版人肖像》纪录了在近代出版史上留下踪迹的五十余位老出版人。  相似文献   

6.
我和出版史研究结缘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二十年来坚持不懈,也取得了些许成绩,与人合著有《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中国编辑出版史》等,发表论文近百篇,论文《试论雕版印刷术起源问题》1997年被选入《大学语文》课本,论文集《出版文化史论》2002年1月出版后,被一些高校选作教科书、研究生考试指定参考书。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毛泽东早期著作版本的研究有了新的拓展,但是还没有形成规模,只是偶见专著和文章的出版或发表,其中对研究人员有参考价值的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主编的《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7月出版),袁竞主编  相似文献   

8.
炎萍 《现代出版》2015,(3):73-76
《启蒙与出版:苏格兰作家和18世纪英国、爱尔兰、美国的出版商》一书聚焦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书籍出版历史,对于苏格兰启蒙运动的独特性与在此期间出版人的文化角色进行细微观察,并对由此折射出的出版史与思想史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出版文化史论》(以下简称《史论》)是章宏伟新近结集出版的出版史论文集,分上下两编,上编研究中国古代出版史,下编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出版活动。 本书虽然是单篇论文的结集,却有统一的构思和体例,并不使人感到零散杂乱。例如:上编关于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两宋出版业的四篇考述,都包括社会概况、图书政策、图书形态或形制、编校活动、出版物、图书贸易等方面的内容(隋唐五代和两宋增加“刻书事业”),已涵盖构成出版活动的编辑、复制、发行三要素,颇符合现代比较公认的出版定义。上编还有《论毛晋》、《中国古代编辑发展历程》和《雕版印刷术起源问题》三篇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元、明、清出版业和古代出版技术的发展概况。读者从上编收入的七篇论文中,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出版业的发展全貌,上编也可以说是一部简明扼要的中国古代出版史。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史料》自2001年7月出版以来,在各方面支持和努力下,至2008年3月已出版二十五期,累计刊发七百余篇文章,怀古论今,令人有沧桑之感,真可谓“不见篱下菊,但余墟中烟”(自居易:《访陶公旧宅》)。这些出版史料对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出版界优秀传统很有借鉴作用,但比之浩如烟海的未刊的出版史料,只能算是沧海一粟。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0年,是我国马恩列斯著作翻译出版工作继往开来的大发展时期,是翻译出版工作水平极大提高、达到前所未有规模的新时期。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列宁全集》(第二版)和《斯大林全集》三大全集为代表,以及《资本论》等大批马列经典著作单行本的出版发行,为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满足广大人民学习和研究需要,作出了巨大贡献。50年来马列著作翻译出版的丰硕成果,在我国当代出版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12.
《出版史料》2004,(2):52-52
《惟一一本以“幽默”命名的杂志》(《出版史料》2003年第3期)一文,介绍了上海复旦大学1929年出版的《幽默》杂志。经查阅,伍杰主编的《中文期刊大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可知以“幽默”命名的杂志还有广州出版过的一本。  相似文献   

13.
2009年2月26日,我到新闻出版总署参加《中国出版通史》出版座谈会时,惊悉王益同志已于25日晨病逝,深感悲痛。看到会场上陈列的一大摞每套九卷的《中国出版通史》,我的脑海中清晰地记起王益同志2001年2月19日出席《中国出版通史》第一次编撰工作会议上讲话的情景。他说:“出版史要强调研究,不能是资料的堆砌。  相似文献   

14.
刘杲先生的《出版笔记》中有两篇文章专门论述了编辑史、出版史研究问题,提纲挈领、内容丰富。本文以编辑史为中心,以这两篇文章为依据,从编辑史研究与编辑学科建设的关系,编辑史与出版史的关系,编辑史与多种学科史的关系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四个方面,梳理了刘杲先生有关编辑史、出版史研究的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也谈重视出版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家熔同志的出版史研究文集《商务印书馆史及其他》最近已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老出版家王益同志为这本文集写了序。王老称赞这本文集中“有许多篇是花了极大的功夫、搜集了丰富翔实的资料,才能写出来的力作”,认为其中许多内容是已出商务史料“书中找不到而是对今天...  相似文献   

16.
学术有时是很寂寞的,搞中国出版史尤其寂寞。尽管中国古代出版就其历史悠久与业绩辉煌而言,全世界无与伦比,无疑是对世界文明与进步的伟大贡献,可是始终不能成为学界热点,纷纷令有志者望而却步。光辉灿烂的出版史,好像被国人遗忘了。幸好,甘于寂寞、知难而进者,并非没有。多年前,章宏伟就研究中国出版史。他是十分执著之人,“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不需要掌声,不需要鲜花,提要钩玄,寻幽探微,默默耕耘。现在,他将把多年劳作的成果,结成《出版文化史论》,奉献给读者。有此幸事,我心里高兴。在我国,出版史研究者至…  相似文献   

17.
《出版发行研究》2006,(8):87-87
2006年8月5日至6日,《中国出版通史》第十八次编撰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出版通史》编委会主任、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石峰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中国出版通史》的研究编撰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提出在编撰过程中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质量与进度的关系、历史与现  相似文献   

18.
作者写的是民国出版史,心中装的是当今出版业,故行文中时时可见感慨之语,感悟之论。言外之意,会心人当能体会更多。《民国出版史》的写作基础应该是《中国出版通史》(民国卷)(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版),作者吴永贵曾是《中国出版通史》(民国卷)的主要  相似文献   

19.
刘芳 《中国编辑》2018,(9):93-96
《涵芬楼烬余书录》(稿本)与《校订元明杂剧事往来信札》是近期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的与张元济相关的两种文献。其中,《涵芬楼烬余书录》(稿本)是张元济为"一·二八"事变后幸存的涵芬楼珍本古籍所编撰的版本目录底稿;《校订元明杂剧事往来信札》则收入了张元济等围绕《孤本元明杂剧》与相关人士的往来信札470件,完整地记录了堪称"战时出版奇迹"的《孤本元明杂剧》整理、校订、编印、发行的全过程。本文通过对上述两种文献文本的分析,试图还原以张元济为代表的老一辈编辑家的诸多工作细节,及渗透于其间的理想信念、文化担当与工匠精神,这对当代的编辑而言不啻一笔来自先贤的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20.
王仿子 《出版史料》2003,(3):119-122
2002年的《中国出版年鉴》放大开本,增加篇幅,洋洋洒洒200万言,收录了许多可读的文章。在《文物与史料》栏目下,一篇《中国近代出版机构产权衍进的历史考察》(王一方著,以下简称《考察》),考察到生活书店,引起我的注意。《考察》全文约5000字,说到生活书店约500字,就在这500字中,作者把一个我认为是不存在的史实强加给了生活书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