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阿Q、孔乙己、祥林嫂这些小人物的人生悲剧既源自社会,是社会剥夺了他们做为普通人生存的尊严;又源自他们自身,性格的缺陷让他们欲追求尊严而不得,反而自取其辱;更源自他们生活周围的人群,国民劣根性中的人性冷漠与凉薄让他们在生活中得不到尊重和温暖,最终走向悲剧。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明天》、《祝福》、《离婚》中的三个女性形象的解读,阐述了鲁迅对封建宗法制度的整性批判。  相似文献   

3.
悲剧,是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的,“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诗学》)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小说的悲剧并不是古希腊的命运悲剧,  相似文献   

4.
描写知识分子的性格和命运是鲁迅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分析鲁迅笔下三类知识分子的形象和悲剧命运为基础,揭露封建社会的残酷本质和对广大知识分子的迫害。封建制度的本质就是扼杀一切美好的人和事物,鲁迅先生正是通过这样的呐喊,号召知识分子要勇敢地与当时的黑暗社会作顽强的斗争。  相似文献   

5.
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悲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分析鲁迅小说中三代知识分子的悲剧形象,即封建社会末期旧知识分子泯灭本我的悲剧形象;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分子分裂自我的悲剧形象;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理想的幻灭。以此洞见悲剧形象的根源所在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鲁迅小说中塑造了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其中有些是封建教育的牺牲品,有些是对黑暗社会进行过抗争,但最终又被黑暗所吞噬的人物。作者借他们的性格缺点和悲剧命运深刻批判了产生这些性格的黑暗社会。与他笔下的落后的农民形象一样,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希冀借这些形象来唤醒一些人,给自己一些鼓舞。他没有塑造出更多知识分子中的勇士形象,但他所达到的思想深度、高度,在现当代文学中还是罕有其匹的。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鲁迅的小说是中国现代学史上一座巍峨的丰碑,那么小说中那些具有显明特征的知识分子便是这座丰碑上最鲜亮的碑,他通过这些带有痼疾的典型人物,概括了那个代当中知识分子的特征,自身弱点及不幸曹遇,使这些形象具有了启迪,警戒后人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屠格涅夫和鲁迅是两位自觉"以小说参与历史发展"的小说家。屠格涅夫以知识分子题材的创作勾勒了19世纪40至60年代俄罗斯的"社会编年史",鲁迅则以几类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深刻地反思了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和民族命运。在艺术手法上,他们也存在着异同。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在《关于妇女解放》中指出:"解放了社会,也就解放了自己"。妇女真正彻底的解放必须是在整个社会变革之后,必须把妇女解放同社会革命融为一体,必须把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回溯鲁迅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命运,分析其人物悲惨命运形成的本质因素和社会环境,能够更为清晰地理清女性在社会发展中的命运把控力与驱动力,为当代社会提供参考与借鉴。为此,以鲁迅先生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四部作品《明天》《祝福》《伤逝》《离婚》为原本,分析女性人物悲惨命运的始末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知识分子,以四铭、高尔础等为代表;一是受封建教育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以孔乙己、陈士成为代表;一是具有新潮思想的知识分子,以方玄绰、吕纬甫、子君等为代表.  相似文献   

11.
从"五四"运动的肇发期起到它的落潮期,鲁迅对处于新旧更替历史大潮中的知识分子的命运极其关注,在他的许多小说作品中,鲁迅积极而深刻地探索、分析了20世纪初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就鲁迅小说中所叙写的觉醒知识分子的精神状况、生活情形和人生选择进行阐述,并认为这同时也是鲁迅刻画20世纪初中国觉醒知识分子形象的重要创作支点.  相似文献   

12.
五四先驱者鲁迅先生从“立国”先“立人”的思想启蒙出发 ,在《呐喊》、《彷徨》时期 ,通过狂人、魏连殳、涓生、子君等现代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描写 ,展示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表现了启蒙者的孤寂和隔膜、被启蒙者的愚昧和麻木。并以冷静的自审和自剖 ,从文化启蒙到政治革命的转折过程中探索了现代知识分子由此引发的矛盾、痛苦、迷惘和追求的心路历程 ,反映了我们民族在新旧交替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  相似文献   

13.
刘斌  韩琨 《现代语文》2009,(7):87-89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其小说中最基本的创作倾向和表现手法是现实主义。他继承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其最大的特色是他的悲剧艺术性。他的现实主义的悲剧小说创作具有启蒙性、批判性和革命性等特点。鲁迅的现实主义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之发轫,创现代小说之特色,集现代小说之大成,对“五四”文学及其后的文学发展有着巨大的领潮作用及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爱红 《考试周刊》2010,(46):32-33
鲁迅小说独有的特点、丰富的内涵,使得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如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一篇难度较大的文章化繁为简地传输给学生,使他们既能接受语言的能力训练,又能从中感到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这需要我们进行多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鲁迅小说中的故乡意象来简单地探讨鲁迅的故乡情结。鲁迅对故乡没有什么好感,但是又割舍不下的故乡情,最终产生了生存的不定感和孤独感。本文就以此来分析鲁迅的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的故乡情结。  相似文献   

16.
通过剖析鲁迅小说中启蒙知识分子(包括作者自己)形象,揭示了"五四"前后初具启蒙意识的知识者从反抗、挣扎到沉沦以致死亡的悲惨命运;同时结合鲁迅精神发展所经历的悖论情境,力图把握附着在主人公身上的作者的心路历程;挖掘出鲁迅反抗绝望终至虚妄的痛苦的深层原因;分析该类小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教学中对作品,特别是鲁迅小说的解读现在还存在误区,即过分强调政治思想意义导致了文本意义解读结果的一元论,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相应地,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另一种弊端是无限衍义。文章对这两种弊病作了分析,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8.
鲁迅收入《呐喊》、《彳旁徨》的25篇小说中几乎三分之二的小说都着墨不同地勾勒、描写了看客的形象。鲁迅以其敏锐的眼光窥探到了我们民族的病根,捕捉到了国民的恶习,揭示了深刻的悲剧意蕴。分析鲁迅笔下的看客,对于处于当代社会中的人们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徐剑舫 《学语文》2003,(5):30-30
悲剧被称为“文艺的最高峰”,在文学史和美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 ,都编选了大量的社会性悲剧作品 ,重视这些悲剧性作品的审美教学 ,不仅是美育的要求 ,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理解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题将很有帮助。鲁迅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关于悲剧的定义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里指出了悲剧的两个基本特征 :一是悲剧所反映的内容是“人生有价值的东西” ,二是这些“有价值的东西”遭到了毁灭。基于这一认识 ,我们觉得 ,悲剧性作品的审美教学应该以悲剧的基本特征为依据 ,抓住三个环节进行 …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物都是走向悲剧。其人物的悲剧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物生存的困境,膨胀的欲望和变态的心理,摇摆不定的双重性格及性格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