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本的语言是精妙的,也是富有逻辑层次的。从内容上看,是有主有次的。在课堂中,教师总是过于关注对文本关键语段的预设处理,而这种“预设处理”可能与学生的“预设处理”达到心理上的重合,以至于师生在有效时间里在某个角落耽搁时间,冷落了所谓的文本“平淡内容”的现象,无疑是阻碍了学生思维的跳跃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蓉 《宁夏教育》2005,(7):76-79
对话教学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它是相对于传统“独白式”的教学而言的,是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新课程中,对话教学已经超出了原初的语言学范围,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表现为多种教学策略。它不仅指师与生之间通过语言进行的平等交流,也包括人与文本、人与自我的对话。本文试就新课程背景下阅读教学的对话理念和有关实施策略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3.
吴敏 《文教资料》2009,(32):124-127
从现象学的角度来看,教师与教育反思的关系始终是一种“遭遇”。在现象学的一无前提的“看”中遭遇到原初的教育体验;在对教育现象的本质直观中遭遇到了尚处于模糊状态中的教育现象的本质:借助教育学文本的写作,在对“语言的言说”的倾听和应合中使处于模糊状态中的教育现象的本质自行显现。与教育反思的这种“遭遇”要求教师保持对经验的持续开放性和对语言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语言形式批评是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主潮,“文本”概念就是在这一思潮中生发出来并成为文学理论的重要范畴之一,也是当前文学研究领域最常用而使用又最为混乱的重要术语之一。鲁东大学汉语言文学院董希文博士《文学文本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以下简称《文本研究》)一书知难而进,对“文本”进行了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深入阐析,其理论勇气委实可嘉。该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文本理论的专著,对于梳理文本观念发展脉络、正确开展文本分析与批评,进而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类始祖神话一直是神话学界关注的热点,其叙事风格、内容与结构因族群而异,甚至同一族群内部也存有差异.神话是人们对超自然的崇拜以及对遥远历史记忆的表述,其真正反映的是人们的原型思维与原初生命认知.文章对彝、汉民族始祖传说的象征意义进行对比分析,以“求”始祖叙事的神话原型思维之“同”,“存”族群性认知源流之“异”,在“求同”与“存异”中彰显人类始祖神话的族群性表述.  相似文献   

6.
空白语言即作品中被省略了的语言。它是作者为讲求炼字炼句和语言的含蓄美而留下的语言空间。一部作品有了空白语言,势必造成许多意义特质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亦即或造成作品的意义特质出现不可捉摸的真空,或造成作品内在逻辑出现意义承续上的断层,或造成作品的意境出现歧义,从而给读者带来阅读上的疑惑与障碍。而这种现象在文学作品中可谓比比皆是。那么,在阅读赏析时,读者应如何破释作品中的“空白语言”呢?一、立足文本,探求“创意”“创意”即作者在作品中对现实生活所作的最初审美表现,是所有读者对文本(作品)进行阅读赏析时所必须…  相似文献   

7.
2023年高考语文依然是稳中求变,但是哪里“变”了,哪里“没变”?文言文考查,在题型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语言运用的考查上更加切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写作命题大胆尝试与试卷上其他文本的联系,这些都是积极的“变化”。在坚持高考语文立德树人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相对稳定“不变”的试卷结构、阅读和写作一份试卷,需要有所“改变”,以使高考语文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更加有利于真正考查出学生的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写作文本的角度探讨意义逻辑是语言和思维关系讨论深入的表现.意义逻辑是将客体的意义同化到特定语言情境中时所产生的逻辑.文章在分析意义逻辑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意义逻辑的计算模型.意义逻辑可以通过套件的显性化和层次化构建计算模型,并通过“句子—判断”“句群—推理”的方法进行计算.意义逻辑及其计算在写作文本分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为语言材料中提取出现场思维状态提供了一种可计算的途径,使得不可观察的思维状态可以用计算的方式进行理解和解释.  相似文献   

9.
如何入味     
阅读,读出意味才好. 如何入味,要靠老师讲.讲,一些语文老师都表示不好意思谈及,因为"讲"很多时候成了"满堂灌"的代名词.殊不知,人人又都在讲.有教师在,就要讲.关键在于讲得适时,讲得精要,讲得精彩,讲出意味.把文本语言变为教师语言,以饱含教师感悟的文本转化语言另辟蹊径地靠近文章之味.这样,以现时的贴近学生的教师示范语言来实现对文本语言的解构,文本语言和教师语言交融后共同进入原初创作之境,在一番摇荡后原初的一汪碧绿会沉淀出固有的彩虹般的梦.  相似文献   

10.
日本当代作家大江健三郎,因其作品“通过诗意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把现实和神话紧密凝缩在一起的想象世界,描绘出现代的芸芸众生相,给人们带来了冲击”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透析大江文学独具魅力的诗化文本语言,解构贯穿其文本语言符号系统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结构”——纵、横轴,以引发本国读者及相关研究者对外国文学创作文本及理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修辞是一门古老的艺术。英语中的修辞(Rhetorics)来源于希腊语,本来是指“精湛的讲演术”或者“说话时使用更多的词”.修辞对于语言文字表达的效果具有特殊的意义,其重要性并不亚于语法和逻辑.语法体现的是语言的结构规则,逻辑涉及的是思维的规律与形式,而修辞的作用则是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修辞在英汉翻译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我们知道,语言翻译的最高境界是“信、达、雅”,使翻译文字达到“雅”的境界,就离不开我们所谈到的修辞.修辞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各类书籍也都给予了详尽的描述.而对英语中外位结构的修辞效果却很少…  相似文献   

12.
在学理论界关于学是人学的命题已多有讨论,但是这一讨论基本没有涉及作为学本体及学媒介的学语言。本认为,学语言的人价值是“学是人学”这一命题中的应有之义。章从剖析“人”和“价值”这两个词语的本来意义入手,具体界定了人价值的涵义,接着论述了逻辑语言在语言发展演变过程中人价值的失落,然后着重 指出在学这个国度里,其词语不仅保存着语言的原初创造力,而且经历着往返不已的灵魂轮回,经历着既是感觉的又是精神的再生;语言在学里复活了它的全部的生命,闪耀着人价值属性的灿烂光芒。  相似文献   

13.
侗族《救月亮》及汉族《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同为日月神话。试图从主人公设置、道具与主题、人物形象流变与语言三个方面,对侗族《救月亮》及汉族《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日月神话进行比较,以探究华夏民族心理特征的异同及其形成之原因。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汉族“日神文化”和侗族“月亮文化”传统,正是其原初生命感觉在古老神话中的折射,并进而影响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导言 “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这是海德格尔的名言。语言中有我们对生命最原初的关怀和对生命最深切的体悟。“一种语言,就是一种生存方式,就是一种精神载体和情感符号”。语言通过文本——不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构造出一个个的生存空间,供我们寻找、创造,超越自我,因此语言是我们精神的支柱。作为情感的符号,语言是关于意义的事物,与主体的情感共生,所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相似文献   

15.
语言建构是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基础,有效的语言学习则是有序的逻辑思维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实行“语言”与“思维”训练一体化,引导学生巧用语言知识点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可以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依托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通过“语言”,体悟文本逻辑艺术之美,进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6.
论语言批评的逻辑起点孙文宪关键词文学批评学,语言批评,逻辑起点,言说结构如果说,文学批评在本质上是对文本的一种理论性的阐释,那么,逻辑起点的确立就是批评活动得以展开必不可少的前提,批评正是凭借着它才构筑了自己读解文本的思路,这是稍有理论思维经验的人都...  相似文献   

17.
拉尔夫·艾立森在其成名作《看不见的人》中通过辩证的创造和发挥,使圣经典故和神话隐喻模式成为小说本身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当前文本进行潜在的对话,给人一种似曾相识而又焕然一新的感觉,获取了超越原文本的更高价值和意义,印证了当前文学评论界颇为流行的“积极互文性”文本理论,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叛逆”,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为凸现小说主题写上了重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神话哲学的视角探讨《庄子》天人关系论与上古神话的渊源关系。认为《庄子》的“万物齐一”、“天人合一”思想承续了神话哲学的万物平等、天人和谐的观念。指出万物平等是《庄子》天人论的逻辑基础,天人和谐是其目的,而实现天人和谐的途径则是随顺自然、自然无为。文章的结论是:庄子的天人关系论在内在本质上与神话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9.
读:细嚼滋味,读透教材 (一)读出原滋味阅读和思考的魅力在于别人的文字与我们的生命发生联系。朱光潜先生曾说过:“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文本通过语言建立了一个“意义和情感场”,不同的人在这个“意义和情感场”里会引发出各自相通或相异的体验。对教师来说,重要的是架构起一座沟通学生生命的原初经验和文本的意义及情感经验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它管的是语言内容对不对的问题;语法研究的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它管的是组词造句通不通的问题;而修辞研究的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它管的是语言材料选择得好不好的问题。普通逻辑与现代汉语中的语法、修辞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语法、修辞都要以逻辑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