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左传·庄公十年》“登轼而望之”一语如何解释,近年来聚讼纷纭。《古代散文选》上册注:“轼,车前的横木。人立在轼后,可以把手靠在轼上。轼较高,登轼可以望远。”①这条注释可以说代表了传统的看法,即认为“轼”是名词,在句中作动词“登”的宾语。但前几年有人著文反驳,说“轼”仅是“手握的一根木棍,不可以站脚”,这“轼”是名词用如动词,是“凭轼”的意思,而原句的标点错了,应改为“登,轼而望之”才对。②新近出  相似文献   

2.
“[轼]作动词用,扶住车前的横木。”这是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制 H 版语文课本中的一个注解。“轼”作动词,是文言文中词性变化的需要,然而把《曹刿论战”中的“轼”也作动词,就欠妥当,特提出来探讨。“登轼而望之”,是承接“下视其辙”后的连续性动作,用现代话说就是登上车前扶手的横木,瞭望败敌溃逃情状,按“上教  相似文献   

3.
“登轼而望之”新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刿论战》(《左传·庄公十年》)一文中有“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几句.今人对其中“登轼而望之”解释不同,一种认为此句中的“轼”是名词,作“登”的宾语,“登轼”是登上车前横木的意思.另一种认为“轼”是动词,“登轼”是连动关系,即“登上车,扶着车前横木”的意思.郭锡良先生等主编的《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第一版)在“登”后专门加了标点.哪一种更符合情理呢?我认为“登轼”解作动宾关系,译为“登上车前横木”更准确.首先,从古战车的规格看,“轼”是能够登的.《中华大字典》解释“轼”为;“古代车厢前面供立乘者凭扶的横术,有三面,其形如半框,也作式.”清人戴震在《考工记图》中说:“式中较皆车栏上之木,周于舆外,非横在舆中.较有两在两旁,式中有三面.”《周礼·考工记》上说:“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舆人为车、轮崇、车广、衡长叁如一,谓之叁称.叁分车广去一以为遂.叁分其遂,一在前,二在后,以揉其式.”其下郑注:“兵车之式,深尺四寸三分寸之二.”据此可知古代兵车的式,车厢前面的长六尺六寸,两旁的各长一尺四寸多.(均为古代木工尺)车轼的高,《周礼  相似文献   

4.
一九七八年下半年起在全国各地试用的部编初中语文第五册课本中有《曹刿论战》篇。由于对其中的“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句理解不同,标点就各异,在运用电化教育时所画的有关场景自然也不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准确性。怎样正确标点“登轼”句?我们认为,既应正确理解古代“轼”的含义,又应细玩“登轼”句上下文的文义,还应根据《左传》作者在使用动词“下”、“登”时的行文习惯。前两点,《中国语文》一九七九年第一期陈富槐、彭延铭同志已有所论述。本文打算着重分析《左传》  相似文献   

5.
本文围绕“登轼”即“凭轼”这一新解之辨正,首先着重考明往昔对古轼制的误解以及古轼真形,论定古轼之可登与易登;接着说明“凭轼”即“伏轼”,与文中叙写远眺的“登轼而望”相互矛盾;之后,否定了“曹刿是坐乘于车”与“手扶轼木观望”之说,从而辨明了“登轼”即是“登履轼上”的意思。最后连带说到上句:“下视”又指“下车观看”;下句“轼”词动用特指“伏轼致敬”,“登轼”无此用意,不能点开释之。  相似文献   

6.
轼是否可登,“登轼而望之”如何断句,学界对此争论已久。随着考古的发现和古战车实物的出土,作者经多方考证,且从物理力学的角度计算,确定“轼”不能承受常人体重。因此,作者认为“轼”不可登,“登轼而望之”只能断句为“登,轼而望之”。  相似文献   

7.
清朝乾隆皇帝到江南巡视,遇见一农夫肩扛锄头,故意逗趣地问身边大臣张玉书:“这是个什么人?”张玉书回答:“是个农夫。”“农夫的‘夫’字是怎么写的?”张顺口道:“就是二横一撇一捺,轿夫  相似文献   

8.
教师教学用书中,对《曹刿论战》中“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一直是这样翻译的:(曹刿)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登上车前的横木瞭望齐军。  相似文献   

9.
《山西师院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一期载苏耘同志的文章《曹刿是否下车》,认为《左传·庄公十年》“下视其辙”一句,表明曹刿没有下车。理由有二:一,战场形势紧张,不便下车。二,前一个动词“下”表示的是后一个动词“视”的情态,而不是连动式。我认为曹刿肯定得下车。“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是曹刿当时的动作。如果曹刿只是在车上往下看辙印,“登轼”就必然是曹刿登上战车的车前横木了。而这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10.
“林老师,(娃娃的)脚断了”、“林老师,(图书)不见了”……乍一听宋,太悬了!怎么幼儿园的教师老出事? 其实不然,这是在幼儿园里常会听到的不完整的话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形可能已经习以为常,不以为然了。但我认为,这是纠正幼儿语病,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机会。所以,每当我听到类似的话时,我常会夸张  相似文献   

11.
把技能看成创造,这是许多中国教师认为创造性可以教的原因之一。创造性能不能教?这个问题乍一听起来,总觉得有点别扭。其实,这个问题的原始提法是“美国的老师是怎样教孩子的创造性的?”也就是说,问题是“怎么教”?而不是“能不能教”? 要回答“怎么教创造性”,必须先回答“能不能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现代学者或根据戴震的意见,将车箱左右两旁之栏称作“椅”,“椅”上面的横木或横把手称作“较”;或依照贾公彦的疏解,认为车旁栏杆短柱是“椅”,椅柱上再加高的一节短柱为“较”。梳理诸说、质疑问难的结果是:前一种意见不尽符合先秦车舆实际,后一种解说比较合理;先秦“椅”是椅柱以及连接椅柱与轼柱之横栏的总称,“较上更设曲铜钩”为“重较”,《说文》所释之“较”之金较。  相似文献   

13.
以下是2005年高考辽宁卷中的一道文字题(第24题)。阅读下面一则寓言,用一个精练而深刻的语句总结其寓意。(不超过10个字) 螃蟹妈妈对儿子说:“我的孩子,你别再横爬了,直爬多好看啊!”小螃蟹回答说:“好妈妈,一点儿不假。如果你教我直爬,我一定能学着做。”螃蟹妈妈用了各种方法尝试直爬都不行,于是她才明白起初那样要求孩子有多愚蠢。考题提供的答案是:身教胜于言教。乍读觉得答案跟寓言不相关连,细想也觉得两不相干。“身教胜于言教”是怎么“总结”寓言的?——调侃一点说是“百思不得其解”,客观一点说,实在是“义不对言”,真不能把“寓意”跟“寓言”对接起来。什么是“身教胜于言教”?上网查一下, 发现网上有如下形象性的解说:  相似文献   

14.
吕蒙、毛远明《释“悬米”》认为隋唐以来的墓志中多次出现的“悬米”应为“悬水”(即瀑布)之误。笔者认为,“悬米”并非“悬水”之误,因为在风水理论中,“悬水”是很不吉利的。阴宅风水理论认为,“源”在风水中是非常重要的。“悬米”多次与“源”共现,这就表明“悬米”是某些河流的“源”。“悬米”从字面上解就是“悬垂之米”,结合其是某些河流的“源”这个前提,再结合大河的“源”一般在高山、雪山这个地理常识,就可以推出“悬米”是比喻“雪”,进一步引申为“雪山”。  相似文献   

15.
乾隆皇帝下江南,看见一个农夫,就故意问身边的大臣:“这是什么人?”大臣答道:“是个农夫。”乾隆又问:“农夫的‘夫’字怎么写?”“农夫的‘夫’字是两横一撇一捺。”大臣说完又补充说:“轿夫的‘夫’字,孔夫子的‘夫’字,夫妻的‘夫’字,匹夫的‘夫’字都是这么写的。”  相似文献   

16.
郭锡良先生主持编写的《古代汉语》所选《左传》庄公十年长勺之战“登轼而望之”作“登,轼而望之”这样读似不无可商之处。此处,“登轼”实不能拆开读,“轼”不但可以登,而且必须登。据《周礼·考工记·舆人》载,“轼”是镶在车厢前部墙板上的木条,(参见戴震《考工记图》)一般供人凭扶,作战则成为登高望远的凭借。(见江永《周礼疑义举要》)《吕氏春秋》中即有“登轼”的例子:“吴王欲杀王子庆忌而莫之能杀,吴王患之。要离曰:‘臣  相似文献   

17.
说“目”是个象形字大家可能觉得不怎么像,但是它确实是个象形字。《说文解字》的解释是:“人眼也,象形,重,童子也。”这是解释小篆的,“重”指重复的两横,“童子”即“瞳子”,现在说眼球。不论甲骨文还是金文,“目”都是横写的,作平视状,上下眼睑裹着眼球,你能说不像眼睛吗?  相似文献   

18.
《曹刿论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断句目前有三种情形:一是在“辙”下用逗号隔开:“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春秋左传注》、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散文选》都是这样标点的。二是在“下”和“辙”下点断:“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见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三是郭锡良等编写的《古代汉语》,在“下”、“辙”、“登”下点断:“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三种不同的标点,反映了对这句话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是将“下视”理解为偏正关系。  相似文献   

19.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再看看“史”字吧。“史”字在《新华字典》中就解释为“历史”。大家知道吗?在纸张的发明之前,所有的历史都是靠人们口耳相传的。这“史”字不正像一个人张着大…  相似文献   

20.
说“悬度”     
刘屹  尚飞 《家教指南》2023,(5):125-135
汉晋南北朝时期的西域南道,需越过葱岭或喀喇昆仑山,前往犍陀罗和更远的地区。这条道路多有艰险难越之处,中国史书素有“悬度”之称,并有求法僧身临其境的生动描述。本文认为“悬度”只是一个形容道路艰险的汉语修辞性词汇,并不是对某处天险屏障的译名或特指命名。两汉和晋南北朝时期的“悬度”所在的交通路线不同。承认“悬度”天险真实存在的同时,也要看到仍有其他无需经由“悬度”的道路,可供国使、僧侣与商人各取所需,甚至也不妨碍大规模部族迁徙的实现。“悬度”并不是交通的障碍,而是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