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眼和远视虽然都采用凸透镜矫正各自的屈光状态,但从两者的发生机理来看不是一回事。 远视可发现于任何年龄。婴儿出生后眼睛多为高度远视状态,其正常的视觉功能是在出生后才逐渐发育成熟的。出生一个月的新生儿仅有光感视力;5个月才能看清近物轮廓;一周岁左右方能看清一般物休。眼球随年令发育增大,前后径也随之延长,视力不断提高,9周岁则发育到正常大小,20岁左右完全定型,其中有一部分人的眼睛并不发育成正视眼而停留为远视状态。来自外界的平行光线不能在远视眼视网膜上聚成焦点,而聚焦于视网膜的后方。较大度数的远视即使应用了眼睛的全部调  相似文献   

2.
光线的强弱对儿童视觉发育影响极大。一般情况下,双眼视觉发育的关键期是在出生后几个月至六岁左右。在这一时期孩子的视觉发育适应于偏弱的光线,如果孩子在这一时期长期受到强光刺激.就会造成视神经系统的损害,直接影响日  相似文献   

3.
视觉器官(眼睛)主要的部分是眼球。眼球由眼球壁及折光装置(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构成。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到达视网膜上,形成物象,物象刺激视网膜上感光细胞使之兴奋,沿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中枢就产生了看见物象的视觉。幼儿眼的特点1.眼球前后径较短,往往远视。经测定95%的新生儿是远视。但随年龄的增长,儿童远视逐渐减少。2.晶状体较大并富于弹性,具有较强的调节能  相似文献   

4.
夜盲,亦称“雀盲”,表现为暗视觉不完全,暗适应能力减弱,但白昼视觉几乎正常。什么原因呢?这要从视网膜的构成谈起。 视网膜在受到光刺激后转变为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入到脑,形成视觉。视网膜能感受光刺激的细胞包括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只感受弱光,在夜间或黑暗处起作用,不感受强光和颜色。视杆细胞的感光物质称为“视紫红质”,眼睛感受微弱光线即依靠这种物质的感光作用;合成视紫红质的必需物质是维生素A,当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引起视紫红质代谢障碍,导致视杆细胞功能不全,对弱光的敏感度降低,以致引起夜盲症。…  相似文献   

5.
初生婴儿视力很差。在外界环境,特别是光线的刺激作用下,到2岁时孩子的视力发育到0.5左右,3~5岁时发育到1.0。这个阶段的视力发育如何,对孩子一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切妨碍孩子视力发育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视觉器官是人体感觉光波刺激的器官,由眼球及其附属器官组成。眼球是视觉器官的主要部分,由眼球壁及其内容物组成。眼球壁从外向内分为外膜、中膜和内膜三层。外膜又称纤维膜,前部约1/6为角膜。后部5/6为巩膜。中膜又称血管膜,可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内膜又称视网膜,分两部分,紧贴于脉络膜内面的部分称视网膜视部:贴于虹膜和睫状体内面的部分,称为视网膜盲部;眼球的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无血管,具折光作用,能使物体进人眼球的光线,在视网膜上成像。当眼球的某部分不正常就会引起相应的疾病。下面就几种常见的眼病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有人曾作过这样的实验:把刚生下来的猴子的眼睛缝上,过一段拆除缝线后,发现小猴的视力与其它相等猴子相比弱得多;也有人报告:因病把婴儿的眼睛罩上两个星期后,孩子的视力也会明显低于其他婴儿。很明显,造成以上猴子和婴儿视力下降的原因是消除和减少了外界对眼的刺激。这种因缺乏外界光线和物体形象的刺激而受激影响的视力,就是弱视。弱视是儿童发育过程中常见的眼病,发病率约为2%—4%,在我国儿童中,估计有1000万患有弱视,为数可谓多矣。其实,防治弱视并不难,只要方法得当,也相当乐观。孩子刚生下来,虽然眼球构造正常,但功能很差,必须通过反…  相似文献   

8.
张曦 《家庭教育》2007,(5X):38-39
在人体器官传递的所有信息中,近90%的外界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视觉器官眼睛传递的信息占85%以上,可见。视力正常是宝宝智力正常发育的基础。你知道吗?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有不同的眼保健重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当超超四个月时,视线已能达到2~5米,视觉器官日趋成熟。超超的爸爸坚信这样的观点:尽管婴儿还看不懂、听不懂,都要把他看成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耐心地对他说,逗他看,让他多渠道地接受信息刺激,这是有利于婴儿智力发展的。一次,我们抱着超超来到2米见方的鸟笼前,超超高兴得手舞足蹈。我们慢慢地往后退,1米,2米,直到离鸟笼4米多了,超超仍没觉察到任何变化,说明他的视力已经达到4~5米! 训练婴儿注视2~5米处的物体,能促进视觉器官的发育,开拓视野。在训练过程  相似文献   

10.
3个月的贝贝长得越来越可爱了。在他清醒的时候,会一边津津有味地啃着胖胖的小手,一边用大而亮的眼睛注视着妈妈,格格地笑出声来,小脸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妈妈很激动:啊!我的小宝宝会看妈妈了。视觉是人类认识外界事物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婴儿的视觉器官在胎儿时期已经基本发育成熟,出生3天的新生儿就可以将视线集中在某个物体上。出生一个月时就能看清距离眼睛20厘米的物体;2个月时能根据物体的距离来调节视力;3个月时,视线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不过婴儿的视觉系统仍然处于成熟的过程中,视觉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婴儿的颜…  相似文献   

11.
<正> 人的正常眼有精确、完善的色觉功能,可区分波长在380~760nm可见光谱中的150余种不同的颜色,主要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色。色觉使我们拥有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1.颜色视觉1.1 视觉的产生。视觉的外周器官是眼,光波的感受器是眼球壁内层的视网膜。外界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进入眼内,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实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引起超极化型的电位变化,经过视网膜内复杂的细胞网络传递和初级信息处理,最后诱发节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沿视神经传入视觉中枢——枕叶距状裂上、下缘皮质,形成视觉。因此,视觉是由眼、视神经和视觉中枢的共同活动完成的。据估计,在人脑获得的全部信息中,90%以上来自视觉。  相似文献   

12.
宝贝的眼睛     
当婴儿还在母亲的怀里时,身体上最先发展出来的器官,既不是手,也不是脚,而是脑与眼睛。 眼睛虽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是如此早,但是婴儿在出生后直到孩童期间,眼睛的生理发育仍然不断地持续在进行,通常宝宝的视力一直要到6岁才能达到正常的标准,12岁左右才会完全稳定,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3.
咨询台     
133.幼儿能否戴墨镜? 幼儿视觉发育需要明亮的光线,而常戴有色眼镜会妨碍光线对视网膜的刺激,  相似文献   

14.
走在耀眼的阳光里,你是不是有戴墨镜的习惯呢?要知道,儿童的双眼视觉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育的。如果没有一定的光线刺激,视觉发育  相似文献   

15.
在人体器官传递的所有信息中,近90%的外界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视觉器官——眼睛传递的信息占85%以上,可见,正常的视力是宝宝智力正常发展的基础。你知道吗?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有不同的眼保健重点。  相似文献   

16.
健康频道     
患弱视的孩子很多,在我国3亿多儿童中,大约有1000多万弱视儿童。弱视是指眼球检查正常而单眼或双眼视力不正常,通过戴眼镜视力也不能达到0.9以上。弱视的发生大多是由于视觉功能的正常发育受到阻碍而形成的。患弱视的孩子不仅双眼或单眼视力低下,而且常常没有完善的双眼视觉功能,没有精细的立体视觉,还常引起斜视。弱视危害大于近视,近视孩子在戴矫正眼镜后视力可达到正常,而弱视  相似文献   

17.
婴儿时期是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年龄越小,神经系统的发育越快,其可塑性越大。 那么,开发婴儿智力,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 1.提供适宜的环境刺激 应给婴儿提供适宜于智力发展的丰富多彩的环境刺激。0~1岁以视听为主,可于婴儿视觉范围内布置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纸片、布条及图画、玩具,供他们看;可于婴  相似文献   

18.
颜色与色盲     
视觉是人体所有感觉中最重要的。外部信息约70%是由视觉系统接收、处理和感知的。人眼对于环境中光线和色彩的分辨最重要的在于视网膜中感光细胞层。感光细胞又分为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两种(图1)。视杆细胞细而长,视锥细胞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研究对婴儿的视觉注意进行了大量研究,得到很多有价值的发现。这些发现围绕婴儿注意功能的4个方面,即警觉、空间定向、对物体特征的注意和内源性注意,描述了婴儿视觉注意的发展过程.婴儿出生时,身上已分化出各种注意功能的初级形式,但是,每种注意功能都有不同的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从出生到2个月,婴儿的警觉状态发生并发展;从2或3个月6个月左右,婴儿的空间定向和物体注意功能有很大的变化;从5或6个月以后,婴儿的内源性注意功能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20.
嗅觉交流。婴儿的嗅觉相当敏感,刚出生几天的婴儿,便能闻出气味的好坏。如把浸有母乳的布片靠近正哭的婴儿鼻端,婴儿会停止啼哭,并做出寻乳的反应。婴儿由母亲陪睡,可使婴儿处于安静状态,有利于大脑的发育,对于婴儿的身心发育和智力开发都有好处。听觉交流。婴儿出生一周后,即能分辨出人的声音。细心的母亲会发现,在对婴儿说话时,他会“手舞足蹈”,表现出惬意的样子。如母亲经常对婴儿进行语言交流,可使大脑正处于快速发育中的婴儿早说话。缺乏语言交流的婴儿不仅发音迟缓,而且表情不丰富。视觉交流。婴儿出生1个月左右,其视网膜已经形成,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