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法学通识课教学在新的改革背景下再次引发教育界关注,当下多数地方院校法学通识课课程设置不舍理、课堂教学方法无新意、教学评价机制无实效,借鉴美国和英国高校通识课的较为科学的教学模式,因地制宜,应该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方式、以及课堂效果评价三个角度完善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张晓明 《文教资料》2008,(3):199-200
高校通识课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包括:更新教学观念、跟踪前沿教学理论的能力;调整、更新教学内容的能力;教学研究的能力;课堂教学创新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其他教学相关能力.要发展通识课教师教学能力,需做好组织保障、理论支持、培训机制三个方面的工作.而欲彻底解决通识课教师教学能力欠缺的问题,必须对大学观做出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3.
通过优化通识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各组成部分的比例,提高了大学生对通识课教学的满意程度,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提高新时期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2020年教育部提出了“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教学要求。幸福课线上教学策略的实施结果表明,其在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性、教学目标可测性、教学对象普适性、学习行为心智化、学习行为管理针对性、学习评价过程化等方面拥有线下课堂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对于幸福课等通识课程来讲,线上教学质量可以实现与线下课堂教学的实质等效,甚至超越线下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5.
总结《工程项目管理》通识课十余年的经验,针对课堂教学学生参与度低,专业深度和通识广度难以平衡等问题。践行武汉大学通识课3.0的指导思想,强化了《工程项目管理》通识课的教学体系。引入小组演讲和研讨的方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使学生融贯课程知识,激发学生思考及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小组演讲由学生自主选题和师生点评组成,在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同时,达到课程内容专业深度和通识广度的自然平衡,课后反馈进一步说明了学生对于教学效果、教学体系、授课的内容和风格的肯定。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课是一门通识性很强的基础课。打破单一陈旧的教学结构形式,构建科学合理、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形式,是从事现代汉语知识教学的教师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提高大学通识课的质量关乎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本文以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生物学通识课改革为个案,分析美国通识教育的理念是如何见诸于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的整合以及教学方式与手段的更新,以期对我国高校教学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通识教育课程已经成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应该接受的拓展性教育,《课堂教学设计》作为一门提高师范生职业技能的课程,应该在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受到重视.本文以赤峰学院为例,对开设《课堂教学设计》通识教育课进行了理论论证,并结合该课程的教学实践开展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了课程的实施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识教育是近年来兴起的一股教育热潮。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语境,本文在分析开展文学通识课教学必要性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开展文学通识课教学的重要意义:一是文学通识课教学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二是文学通识课教学有助于推进专业教育。目的是希望能够充分发挥文学通识课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识课是实现通识教育的重要手段。“生活中的电学知识”作为理工科通识课,与文科通识课及专业课相比,其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均有明显的差异。文章结合实践教学,尝试探讨了理工科通识课的教学规律。  相似文献   

11.
正确开展小学国学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个人素养.小学国学校本课程课堂教学依据教学内容可以分为规范类、文学类、通识类三种;依据教学类型可分为诵读课、赏析课、通识课三类.提升小学国学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实效性,应重视在课堂上采取激发兴趣、注意积累、训练能力的策略,仔细设计教学过程.使国学校本课程发挥出最大的功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介绍大连大学2010年的一项教改课题"文理深层交融的通识教育改革:以史学和数学的合作为探索"的设计和实施,重点谈了在课堂教学,主要是新生研讨课、专业课和"文化"类通识教育课中文理交融的尝试,并对目前文理交融教学困境的解决途径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作为一个化学教师,只有正确掌握化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充分了解化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才能对自己讲授的课和对所观摩的课进行科学分析,正确评价,才能发现自己和别人教学中的优缺点和经验教训,从而明确改进教学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通识教育自2000年之后在中国开始兴起,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它已成为我国高校的必开课程。高校公共艺术教学是实施通识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小提琴演奏与鉴赏》这门公选课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将通识教育理念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5.
大学语文是大学通识课之一,受到现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多问题,呈现出保守僵化的特征,为了更好的改变这一现象,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探索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措施,改变大学语文教学设置,提升大学语文教材编写质量,发展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素质教育的目的为指导,思考高校(尤其是三本院校)外国文学通识课的课程建设问题,从提高人文素养与外国文学教学的关系、教学现状的分析入手结合教学实践对于改进通识课教学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前,高校本科通识课教学普遍存在课时紧张、班额大、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为保证通识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成教育任务,应从目标定位、内容选择、方法优化、时空拓展四个方面探索通识课教学问题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通识教育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人文素养提升和人格完善有重要作用。慕课(MOOCs)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它的兴起给通识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生命力。通过分析当前地方本科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的现状,在探讨慕课对通识教育改革产生的积极影响基础上,提出了加大引入慕课资源;转变教师观念;加强慕课学习指导;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四种通识教育改革实施策略,以期发挥通识教育的育人作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急需的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和创新精神足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抓住"互联网+"时代机遇,利用网络通识课程资源解决传统通识选修课程教学所面临的优质资源不足、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是通识选修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路径.高校通过引入网络通识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实践、调研和行动研究,对通识选修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内容、改革效果、提高与改进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为地方高校推进网络通识课...  相似文献   

20.
以通识课程质量评价为目的,探讨基于课程性质的质量评价工具的设计。通过基于学习体验的问卷,对S大学的通识课程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教学质量是影响学生学习收获的直接因素;教学质量与学习收获之间存在学习投入的中介效应;学业任务可以正向调节学习投入,同时影响学习收获。据此提出改进通识课程质量的建议:从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及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提高教学质量;多途径提升学生有效的学习投入;正确处理学习方式转变与学业负担之间的关系,科学设计学业任务,激发学生深度学习;打造通识金课,提高课程的“两性一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