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中国自秦以后,历代统治者多尊奉秦法,实行秦制,以封建专制统治国家。在西欧日耳曼人最初奠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并由他们完成和完善了西欧的封建政治制度以及封建社会发展的节奏和规模。因而,研究中西早期封建政治的不同,对于我们进一步回答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形成封建专制政治,在西欧历史上形成封建契约政治①这一问题,或许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是中国封建社会构成的基础,它也是认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发展变化的主要线索。研究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封建生产关系在每一个历史阶段中的作用和影响,认识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发展和衰落的规律;以及诸如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分期问题,中国历史上阶级斗争与农民起义问题,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势力消长问题等等,都可以从此得到启发和解释。对于这个问题,各家论述很多,本人所知有限,以下仅就唐代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问题略谈一些粗浅见解。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之后,古老的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侵略,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又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渗透和发展以及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极大地摇撼着封建政权岌岌可危的腐朽统治。在文化战线上,“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和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表现为“学校与科举之争,新学与旧学的斗争,西学与中学之争。”①中国的近代教育事业就是在这种情形下产生的。云南的近代教育事业也是在这种情形下产生的。它经历了一个萌发、兴起和发展的过  相似文献   

4.
中西封建城市产生的原因及其形成过程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封建城市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引起的。而中国封建城市的产生却是统治阶级政治和军事的需要。就其内部的基本风貌来说也是千差万别的。西方封建城市内部的居民主要是以从事商品活动的工商业者为主 ,因此 ,商品经济在城市中居于主导地位。但是 ,中国封建城市内部的居民主要是官僚、地主及其他消费人口 ,工商业者是绝对的少数。所以 ,在中国封建城市里 ,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商品经济在其中处于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上,中国封建制社会中的政治制度,不仅在东方,而且在全世界都是发展得最为完备和典型的,特别是作为封建政治形态重要组成部分的监察制度,其完备和严密程度,更是世界上其他封建国家无法比拟的,对当时和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总结中国古代历史上监察制度的丰富经验,可做到鉴古明今,古为今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封建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节封建国家机器的制衡器。它对于封建政治有着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它具有制衡、治官、监督、检察、弹刻、惩戒和教育之效能。这里试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模式的历史走向和…  相似文献   

6.
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近代化教育指导思想的确立,无疑是在中国的辛亥革命之后,中国教育近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件是1911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的辛亥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统治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建立了属于民主政治范畴的共和国,这就使一切依附于封建政体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失去了主体。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改革和近代化奠定了思想基础,而实业的发展和民初经济的复兴又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了客观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历代封建王朝的监察制度,都发挥了重要的封建国家机器的政治职能,其监察机制几乎渗透到整个封建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生活之中。因此,史家认为,中国封建社会能相对稳定两千多年的政治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封建社会拥有一套完备的监察制度。相对欧洲封建社会而言,这是中国封建政治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封建社会中的中西方城市在各个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中古西方城市多为经济中心,并且在政治、经济、司法等诸方面拥有自治权,而古代中国城市始终为封建政治中心,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这种鲜明的特点,对各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归其原因与封建“王制”有很大关系。从中西封建城市兴起后的分途、城市结构及其独立性等方面都可看出封建王制对中西封建城市差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外戚政治在中国封建专制政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国封建历史的影响久远而巨大。本文在抛开具体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前提下,探究了这种特殊政治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影响,以剖析封建专制主义残酷性和腐朽性的侧面.全文从“用人上的腐朽性”、“生活上的腐化性”、“政治上的残暴性”、“手法上的阴谋性”四方面论述了外戚专权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0.
无政府主义是现代化异化的产物,中国无政府主义者对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封建伦理道德和宗法制度进行了猛烈地批判,客观上起到思想启蒙和初步动员群众的作用,促进了人的现代化。但其整体性社会否定观和终极性社会改造方式,脱离了历史发展的实际,对经济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秦汉时期巴郡的政治和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期,巴地区的政治和经济有了较大的变化和发展。政治上,巴地由一个奴隶制王国转变为封建国家统治下的郡级行政区,接受秦汉中央政府直接管理,促进了巴族社会进步,提高了巴人社会地位。经济上,实行封建赋税制度,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愈来愈成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中心和人口的聚集地。城市发展的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中国城市萌芽于父系氏族公社的龙山文化时期,是世界最早的城市发源地之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发展处在世界前列,如6世纪时建康(南京)、洛阳已是百万人的城市,比西方最早的百万余人口城市伦敦早了千余年。而且,中国城市与西方城市那种经济上剥削农村、政治上受农村封建领主统治有很大区别,其政治和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问题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研究这一问题要全面把握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评价近代中国的重大事件应以是否有利于现代化进程为标准.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受挫教训:阻碍近代中国现代化的最主要力量是封建顽固势力.资产阶级党派政治上不成熟.民族工商业发展不足,现代化运动缺乏坚实的政治、经济基础.避免采取极端态度对待民族遗产.  相似文献   

14.
秦统一对于促进中华民族的形成和维护当时的社会稳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随着秦统一建立起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某种程度上,确立了以后两千余年封建政治的价值准则和统治模式,始终桎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发,这是秦一统格局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中西封建社会中,中国无论是在经济、政治方面,还是在科技、文化方面,都处在世界前列。然而。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曙光却最早出现在欧洲。究其原因,这是由于当时欧洲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技因素决定的。政治上在西方,中世纪一直没有建立起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直到17世纪,除西班牙、葡萄牙已经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外,法、俄等欧洲大陆的主要封建国家封建割据势力仍然很强大。皇权至上的观念并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很大程度上讲,  相似文献   

16.
【单元导读】隋唐时期,统治者革新政治,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封建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边疆少数民族与中央政权关系更加密切;对外交往活跃开放,盛况空前,文化辉煌灿烂,光照四邻。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中华文明进入空前繁荣的时代。1.政治清明,制度革新(1)隋唐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封建大一统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相对安定,出现  相似文献   

17.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历史演进的一条主线。它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而在这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的背后,是各国或各地区的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地理和历史的不同的情况。在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因素对于经济发展及社会演进的作用,可以说政治腐败是导致经济崩溃,王朝更替的决定性因素,国家的制度和政策是历史上经济发达局面出现的主宰力量,封建专制政治是中国没有产生出近代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历史阶段特长,几乎达三千多年之久,占全部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由于这样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使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特别是一整套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理论和伦理道德观念发展得更为严密而有系统,因而对阻碍中国社会前进发展的速度和对人们思想所起的钳制束缚的作用也比任何其他国家民族更为深重。本文试从中国封建专制政治的一个侧面,论述官僚和胥吏政治的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封建政治发展过程中,血缘和宗法的影响极为重大。宗法性势力对地方政治的影响姑且不说,仅就中央而言,封建君主往往凭依血缘关系,采取种种手段,使皇室成员参与政权统治,以之作为拱卫皇权的可靠力量。由此而产生的亲王政治成为中国封建体制下(尤其是封建社会上半期)集权政治的一个重要表现。一、齐初宗王政治的背景南朝时期,世族与皇权共治的门阀政治逐渐为皇权政治所取代,大族凭陵皇室已成为历史。然而,世族仍在社会政治。经济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并对皇权政治予以重大影响。刘宋末期,以军功起家的萧道成为纂夺皇位,…  相似文献   

20.
一、渤海国时期东北亚政治的总格局渤海国时期,以唐朝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基本上是一种农业文化,在当时,它是世界上先进的文化,以唐帝国为核心的东方文化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影响着东方国家、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唐代,中国的封建经济、政治、文化是世界东方的中心,在东北亚,不仅在唐帝国版图内的渤海国等少数民族地区学习中原经济、政治、文化,“与华夏同风”,与唐“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而且东北亚的新罗、日本,亦以唐代经济、政治、文化为学习榜样,与唐频繁地进行经济、政治、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