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冷发田 《成才之路》2011,(13):81-81
在从教当中,时常听到学生对老师的私下点评某某老师"真严格""负责任""学生都服服帖帖"的,同样是这位老师,有的学生却称之为"酷吏";某某老师"真有爱心""总是面带微笑""充满亲和力",也同样是这位老师,有的学生却称之为"菩萨心  相似文献   

2.
有幸拜读了贵刊2007年第2期宫正升老师撰写的《一道陌生题的独特解法》一文。该文对一道数学竞赛题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解法。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个案例:在一节教学生写数字的课上,当教师写完“5”这个数字让学生评价时,学生大声地说:“不好!”教师没有表现出丝毫不快,随即请学生指出哪里不好。学生天真而又直率地提出了各种意见。有的说:“老师将横笔写长了。”有的说:“老师写下面的竖弯时,转弯的地方不圆。”任课老师虚心地接受了学生的意见认真重写了一次。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教师习惯用“成绩排名”作为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重要手段和策略,以期表彰先进,督促后进。从教育心理学来说.成绩排名具有动机性和目标性。它可以让老师了解班级总体情况.根据学生成绩排名掌握学生的优缺点.便于指导和调整以后的教学方式.对成绩落后的学生可以多关心帮助.对于一些成绩突出的学生也可以进行分屡次教学,  相似文献   

5.
叶公好龙的故事,早已妇孺皆知。故事中的那位叶公,对龙是那样的“痴情”。可是.一旦真龙降临,他却被吓跑了。  相似文献   

6.
叶良 《教育艺术》2006,(9):71-72
最近,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调查发现:个别学生对老师实施过激行为,更有甚者对老师大打出手,酿成不该发生的教育悲剧。个别学生之所以对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有过激行为,究其责任主要在学生,但认真分析起来,教师也有教育“操作”不当之处。首先,教师缺乏对问题的预见性。有经验的教师遇到这类学生,看到他咬牙切齿、气喘吁吁的神情,就知道该生情绪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于是要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可以避免事态的发展与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朱道清 《湖北教育》2007,(11):38-38
九月的一天,我听了一节英语课。从来没有学过英语的我,坐在多媒体教室里,听着老师在那里絮絮叨叨地述说,学生在那里回答问题;看老师在电脑上演示课堂教学内容,除了能够看懂一些画片,观察一下学生的反应和情绪外,不知道该干些什么,仿佛成了一个多余的人。  相似文献   

8.
下午,预备铃响后,我和往常一样向班里走去.刚到班门口便听有学生说:"‘老班'(学生对我的爱称)来了!"喧闹的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我在班里巡视了一番,发现青山眼里噙满泪水,脸上青一道紫一道的.  相似文献   

9.
学生王某离开学校十多年了,虽说同在一个县城,却几乎没有见过他.前几天偶然遇到,几句寒喧之后,他便抛过来一句没头没脑的话:"老师,那一次你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我听了这话,简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见我一脸迷茫,就讲述了一段往事.  相似文献   

10.
做一名『和谐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奎英 《教育艺术》2005,(12):26-26
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的,教育对社会具有引导的功能。当人们呼吁建设“和谐社会”的时候,作为教育使命具体承担人的教师应当审视自己:我是一名“和谐教师”吗?我应该怎样担当起与周围的教育环境、教育要素相和谐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有些教师在谈及怎样关爱“问题学生”,怎样呵护“问题学生”,怎样把“问题学生”当作自己的儿女时,“成功”的经验一套一套的。而当“问题学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的作品已经不止一次在教材中出现,我也不止一次执教过.但那节课和学生一起研读叶圣陶先生的《记金华的双龙洞》(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一文,我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13.
教育怎能给孩子一片自由的蓝天,任其快乐、自信地飞翔呢?我相信只要给孩子一丝阳光.他便能给你呈现一片灿烂的天空。本学期开学时,五年级一位语文教师因病请假一个月.我有幸带这个班一个月的语文课。班里有个全校很有名的问题学生,家长不问,孩子不学,样子脏兮兮,连表情也因长期自认为差,而张着嘴一副“不正常”的状态。为什么会成这样呢?真的不可救药了吗?我并不这样认为.一组教育细节记录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和教学中,无论是班主任或任课老师,有时总会碰到极个别行为不规范或上课不认真听讲甚至另行其事的学生,当老师批评他几句后,不仅没有引起重视或反省,反而视老师为眼中钉,实施他“以牙还牙”的报复,课堂上故意睡觉,做其他作业,做出完全不听的样子,以此来故意气老师,达到他刻意“挑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与实施,在科学领域中"把握知识技能教与不教的问题"成了大家最为困惑和争议最多的热点问题.老师们认为,知识技能如果选择"教",是否会违背"科学教育重在培养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育理念?如果选择"不教",孩子能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吗?显然,"教与不教"是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两难问题.通过对<纲要>的进一步学习和实践,我认为,其实科学教育并不否认"教",关键在于哪些知识技能需要教?哪些不需要教?什么时候教?怎么教?现就这些问题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校园里.时不时有人落下一些果皮、纸屑、方便袋,屡禁不止、屡教不改。校长为此伤透了脑筋。一口,校长突发奇想.不再三令五申要学生不乱丢垃圾.只吩咐老师们见到垃圾就捡。不久,校园里就很难再找到垃圾了。是老师捡完了吗?不是!是学生也学着老师——见到垃圾就捡。  相似文献   

17.
苏秀芬 《陕西教育》2005,(8):37-37,33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观念,它是相对于“预设”来说的。教学有预设的一面,也就有生成的一面。这就难免出现一些精彩的“插曲”,实践证明,教师如果能及时利用,开发这一“插曲”,老师和学生积极性将更好地被调动起来,他们必将产生机智与灵感、发挥出创造性,课堂的精彩往往缘自于“插曲”。  相似文献   

18.
事件一: 教学楼走廊两旁刚贴上了一些文明用语,如:请保持安静、轻声慢步靠右行等.这可是老师们牺牲了国庆节的休息时间做出来的.没几天,学校大队部辅导员让我们所有的班主任老师和他一起"参观".  相似文献   

19.
心灯     
无论是当教师,还是当校长,只要一有空,我就会捧读<湖北教育·时政新闻>.与<湖北教育·时政新闻>为伴,我的思想得到了改造,情操得到了陶冶,感情得到了升华,灵魂得到了净化,工作起来更加耳聪目明.<湖北教育·时政新闻>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心路,照亮了我的前程.  相似文献   

20.
张斌 《教育艺术》2006,(8):18-19
高校“两课”教学非常重要,然而存在的问题也非常严重。如何解决“两课”教学问题是当前“两课”教学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最近通过对一些高校的“两课”进行调查,总的感觉是:大多数学生厌学,多数教师厌教,教学对立,“两课”教学处于尴尬的困境。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