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细菌是一类生活在今天的生物,被称为“活化石”细菌,它们不是细菌,因为它们有着与细菌不同的遗传基因。它们是独立的一类生物。我们的生物界被划分为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细胞核)、细菌和古细菌三大类。古细菌之所以被称为古细菌,只是因为它们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并且在形态上跟细菌差不了多少。古细菌的生命沉浮 古细菌出现于38亿年以前的生命诞生之初。那时的地球,大气中充满了有毒气体(比如硫化氢),完全没有氧气(即使有那么一点,也会与其他物质反应而被消耗),大气的化学性质是呈还原性的。在这样奇特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世界上生命力最强的动物有哪些?也许大家会想到"小强"蟑螂。实际上,地球上生活着比蟑螂更为强悍的动物,那就是被称为自然界最伟大幸存者的水熊虫。现在,它除了以强悍的生命力著称以外,科学家发现,它还是偷走其他生物DNA的"大盗贼"。强悍的生命水熊虫是属于缓步动物门的一类小型动物的俗称,因为它们看起来像多腿、可爱又笨拙的小熊。有记录的水熊虫种类大约900种,它们很小,体长一般在1毫米左右。  相似文献   

3.
奇变一:出现生命最早的地球生命出现在38亿年,不过它们与今天的地球生命没有任何遗传关系,它们都是“厌氧古细菌”,后来被地球上越来越多的氧气灭绝了。  相似文献   

4.
每年有400多万升空气进入人体的肺部,为我们的身体提供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氧气。尽管它们看起来透明无菌,但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其实充满了生命。科学家指出,1立方千米的空气携带数百万个细菌、藻类、病毒、真菌、藓、孢子和花粉等微生物成分。这些成分被统称为生物浮尘,在正常情况下它们大部分是无害的,但有些成分却是很多疾病,包括过敏、霉菌病,甚至是严重的细菌和病毒感染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5.
地球是否是生命的惟一摇篮?宇宙中是否还存在着其它生命乃至智慧生物?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以前认为:地球上生命的爆发主要是由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独特位置决定的,而在宇宙苛刻的环境中,不太可能存在生命。但现在,一些特殊的地球生命形式的陆续发现正改变着人们的看法。这些生命几乎都是微生物,它们生活的环境非常恶劣,有的甚至不逊于宇宙环境,而一旦它们离开这些极端环境往往就不能生存,这一类微生物被称为  相似文献   

6.
生物采矿、采油前途光明 近年来,随着生物工程的兴起,微生物采矿、采油和冶金已进入应用阶段。细菌作为一支采矿、采油、冶金的生力军进入这些行业。 细菌采矿是利用细菌代谢中分泌的化学物质,特别是酸类,将矿石中的金属溶解出来,然后提取回收这些金属。这种细菌参与的采矿被称为“细菌浸出”或“微生物浸矿”,亦可称为  相似文献   

7.
淡水和海水中存在的病毒被称为浮游病毒。它们是海洋和湖泊中最丰富的生物类群,是近年来才认识到的具有控制有害藻华(赤潮)、调节水生态系统结构、以纳米尺度驱动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特别是碳循环的一类不可忽视的战略生物资源。本文在综述淡水和海水病毒的多样性、感染类型、基因组分析、分布与丰度及其具有生物泵的生态学功能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对策和重点研究方向,认为建立进行淡水和海水病毒研究的技术平台与系统应成为我国争取该类生物战略资源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莫诺湖被称为美国加州的死海,因为这里湖水的盐碱度高出海水两倍,这对于任何生物而言都是致命的.但一种名叫碱蝇的昆虫却能在这里存活,忍受这种极端恶劣的环境. 碱蝇是苍蝇的一种,繁衍能力极强,即使在高盐碱度的莫诺湖,它们也有特殊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9.
过去矿工下井时常常带上金丝雀,因为这种鸟对毒气反应很快,在矿工中毒之前,金丝雀就能做出反应,所以对于危险情况能预先发出警报。像金丝雀一样,细菌也可以在人类之前觉察到环境中的危险信号。但问题是,观察金丝雀的反应很简单,要了解细菌的“感觉”,谈何容易?难道谁能“逗”细菌,让它们和人类交流,告诉我们它们闻到毒气了,尝到苦味了?有办法!把它们涂洒在一张硅芯片上就行了。美国的微生物学家开发出了一种装置,用芯片收集那些有特殊变化的细菌所发出的信号。不久前,他们已经用这种叫做“生物荧光信息集成电路”的方法来追踪地球上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10.
未来,即使发现了类似地球一样的太阳系外行星,我们恐怕也无缘从近处一睹“芳容”,因为它们实在离地球太遥远了。但难道我们对它们的了解只好就此止步了吗? 得益于观测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未来10年,太阳系外的行星将会应接不暇地涌进我们的视野。它们中多数可能是类似木星的气态巨行星,因为此类行星质量巨大,最容易被观测到,但也会有类似地球的、主要由岩石构成的行星,而且质量可能是地球的好几倍。我们不妨把后一类行星称为“超级地球”,这类行星目前已经发现30多个。它们是宇宙中外星生命家园的理想候选者。  相似文献   

11.
封面故事:病毒在深海沉积物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深海沉积物含有大量以微生物质形式存在的碳,这一生态系统的动态只是到现在才正在被确定。上期Nature上的一篇论文指出,在一个大面积的沉积物真核生物群落中,古细菌相对于细菌来说居支配地位。在本期Nature上,Danovaro等人报告了病毒感染在这一生态系统中的影响。来自232个沉积样品的数据表明,病毒的产量是非常高的。  相似文献   

12.
正夏威夷地处北太平洋中心地带,是世界上距离大陆最远的群岛—离最近的大陆也有4000千米。这里的上百个岛屿镶嵌在蔚蓝色的海洋中,它们被马克·吐温称为大洋中最美的岛屿,是停泊在海洋中最可爱的"岛屿舰队"。火山造就的彩虹之州因为在雨季几乎天天可以见到彩虹,夏威夷也被称为"彩虹之州"。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每当火山喷发时,人们都会赶紧逃避;而在夏  相似文献   

13.
生物的一生好像是一场忙忙碌碌的建设工程,按照基因的图纸,一步一步地向终点迈进。在需要某种产品时.相应的基因就会被调用出来,当生产完毕后,这张图纸又会暂时或永久搁置起来。但是有一些基因,它们在某类生物的一生中都不会用到,而在另一类生物中却会被尽情使用。这样的基因就是假基因,它们好像是基因的影子,从长长的进化历史中被映照出来。  相似文献   

14.
“非典”的危害使人们重新审视人和其它生物的关系,近来舆论对人们乱吃野生动物的恶习予以强烈批评。这里,我们要说除了果子狸这一类野生动物外,还有许多“美味”也是吃不得的,因为它们体内寄生着许多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生物:  相似文献   

15.
我们常说,水是生命之源。在沙漠这个蛮荒之地走江湖,水更是一个比天还大的话题。历数千奇百怪的沙漠生物,它们无不是身怀捕水绝技的高手。否则,它们就很难在沙漠上立足。身体当"吸管"的棘蜥在澳洲内陆的沙漠中,生活着一种带刺的蜥蜴,学名叫棘蜥。因外形极为丑陋可怕,所以被称为是世界上最"丑陋"的蜥蜴。并且,由于其体型非常瘦  相似文献   

16.
正一些细菌竟然可以在没有食物和氧气的情况下,以纯电能维持生存。有一些细菌,经常生活在泥泞的海底或河流两岸的泥巴里,如果你想找到它们,其实方法很简单:准备好电极,然后将电极插入海底或河流的泥巴中,就能将它们从躲藏的地方引诱出来,吸附到电极上。它们是一些特别的细菌,因为别人吃饭,它们吃电!这听起来好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怪能力,它们是怎么做到的?  相似文献   

17.
在深海的底部,生活着许多种类的细菌群落.这些细菌以海底淤泥里含量丰富的硫化氢为食.它们还是一些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需要氧气来消化食物,产生能量.可是在海底,尤其是在海床底下,那里氧气极度稀缺,怎么办呢? 它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上千个细菌通过首尾相连,组成了一根根细丝.细菌本身只有大约5~4微米长,但细丝却长达几厘米.这些细菌的部分细胞膜融合在一起,在细丝表面形成一层鞘.当细菌分裂时,新细菌也被包裹在鞘里面.不过,它们这样到底意欲何为? 原来这样一来细菌们就变成了一根"电缆"!"电缆"从海床淤泥底下伸出,探进含氧较为丰富的海水里;当根部的细菌消化食物时,产生的电子通过"电缆"传递到最末端的细菌;在最后一个细菌体内,电子把溶解在水中的氧分子解离,解离后的氧离子与氢离子反应,最后生成水,而释放的能量则被收集起来.  相似文献   

18.
萨尔瓦多·爱德华·卢里亚(1912~1991年),马克斯·德尔布鲁克(1906~1981年)细菌是无处不在的单细胞生物,它们无所不在。有些细菌对人体无害,有些则是致病菌。它们在  相似文献   

19.
杨冬 《百科知识》2021,(19):32-34
除了自身的细胞外,我们身上还生活着大量细菌,它们构成了肠道正常菌群.目前,科学家认为,构成正常菌群的细菌是在新生儿出生后最初几个月内定居到人体中的,这个过程被称为定植.那么,正常菌群的定植对于人体有什么特殊意义呢?  相似文献   

20.
在基本粒子中,有一种粒子因为它的重要与神秘,而被称为“上帝的粒子”,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苦苦地寻觅它们的踪迹,它们到底在哪里?人们能找到它们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