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幼儿在“感恩”情感方面的情况,笔者曾对自己所教的大、中、小三个年龄班的家长做过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现在的孩子普遍不懂得体谅父母辛苦的占76%;认为现在的孩子不懂事,比如说,爷爷、奶奶或父母生病了,不懂得要主动去表示关心的占68%;受到别人的帮助或关心,却不懂得要主动地向别人表示感激或感谢的占58%。这一结果说明现在的幼儿只懂得受恩而不懂得施恩。究其原因,就家长而言,在对孩子的培养上,不少家长只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忽视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现在的小孩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中的小皇帝,全家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从来没有想过也不想得到孩子的回报,久而久之,很多孩子认为从家长那里得到东西是理所当然的,自然不会想着去关心别人、感激他人;就幼儿教师来说,在幼儿园课程里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内容很少,再加上幼儿教师本身也缺乏这方面的教育意识,因此也就自然而然地较少对幼儿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言教 《下一代》2013,(10):21-21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社会的未来。如今,对孩子的教育工作已经摆到了非常重要的突出地位,不但是家庭和教育部门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但我们却看到,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往往都是注重对“坏”孩子的教育,不断地纠正他们暴露出来的不足、毛病和缺点,而对那些“好”孩子往往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缺乏必要的教育。那么,是否只有对“坏”孩子才需要加强教育,而对“好”孩子就不需要教育了呢?其实,对于那些日常表现比较好的孩子同样需要加强教育。  相似文献   

3.
张月英 《贵州教育》2009,(24):22-22,24
平时和家长们一起聊天时,常听到许多家长说:“哎呀,我的孩子非常自私任性,不懂得关心别人,同情别人,很没有爱心,真是令人担心啊,也不知道该如何教育是好!”  相似文献   

4.
寒昱 《教育艺术》2002,(10):11-11
现在 ,不少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吃苦。有的孩子从呱呱坠地 ,吃喝拉撒睡几乎全被父母、祖父母等人“承包”了 ,致使孩子上学后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理 ;有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 ,有求必应 ,生怕孩子受一点委屈 ;有的家长为了给孩子谋个舒适职业 ,费尽心机 ,倾其所有 ,托人情 ,找门子。怕孩子吃苦的原因大致有三 :一、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 ,有人觉得不需要提倡吃苦精神了 ;二、现在家庭多为独子 ,许多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 ,对孩子溺爱 ;三、不少家长不懂得吃苦精神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的必要性。中国自古就有“自古雄才多磨难 ,从…  相似文献   

5.
在相对富足的加拿大,“小皇帝”却并不多见。加拿大的家长们是如何不让孩子成为“小皇帝”的呢?必要时就坚定地对孩子说“不”。加拿大许多家长明白:面对物质欲望越来越强的幼儿,最明智的对应方法便是:学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不”。当然家长也不能绝对化地对孩子的正当要求置之不理,因为有时候索要也是他们想要和大人沟通的一种手段。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能力。让孩子明白家庭里不只有他一个成员。应该告诉孩子:家里还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兄弟姐妹,他们也都有自己的分享权利,而他只是因为尚且年幼有时需要得到大家的照…  相似文献   

6.
观点跟帖     
《班主任》2022,(1)
王艳霞宋文娟:转变家长观念,加强对孩子消费引导1.家长要学会拒绝孩子的不合理消费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再苦不能苦孩子”观念的根深蒂固,孩子已经成为家庭的“中心”,尤其是在消费方面.家长往往对他们无条件满足,这样会让孩子不懂得节制消费,养成大手大脚的花钱习惯。  相似文献   

7.
现在,不少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吃苦。有的孩子从呱呱坠地,吃喝拉撒睡几乎全被父母、祖父母等人“承包”了,致使孩子上学后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理;有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生怕孩子受一点委屈。怕孩子吃苦的原因大致有三: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有的人觉得不需要提倡吃苦精神了;二、现在家庭多为独子,许多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对孩子溺爱;三、不少家长不懂得吃苦精神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的必要性。中国自古就有“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至理名言。一位哲学家说得更加深刻、更加辩证,“一个一生中没有不幸…  相似文献   

8.
当前,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更为重视,这是幼儿园争取家庭教育配合的有利条件。但由于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很好把握,未能掌握教育规律,从而使得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与幼儿园背道而驰,既影响了幼儿园教育的效果,也使孩子处在一种拉锯式的教育环境中,教育的结果不是促进了孩子的发展,而是贻误了其发展。因此,幼儿园和家庭必须做到教育的同步与一致。一、转变重智轻德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有些家长只注重对孩子进行智力投资,为孩子购买各类高档的“启智玩具”,不重视孩子思想品德的培养,不关心孩子的情感生活。这种“重智轻德”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因自己的权益被家长侵犯,青少年的“控诉”越来越多,要求维权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有的家长侵权了可能还不知道呢!长此下去,既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又影响亲子感情,严重的甚至还会酿成悲剧。其实我们非常理解大人们的良苦用心,知道他们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害怕未成年的孩子结交不良朋友、做傻事或者上当受骗。然而,有的家长由于采取的方法不当,往往事与愿违。为此,我们组织了一场关于青少年维权话题的讨论,目的是想让大人们听听孩子们的心声,听听这些发自内心的维权呼唤。家长侵权行为主要表现——1.家庭暴力:滥用打骂等方式管教…  相似文献   

10.
▲不可一味说“行”过去,家长们认为子女应该一切服从长辈,什么都是父母说了算。现在,一些家长却由“绝对专制”走向了“极端民主”,对孩子或放任自流,或百依百顺。心理学认为:“过分的自由造就没有界限和没有责任心的人。”阿莎·菲利普斯在《说不——为什么对你和你的孩子非常重要》一书中指出:“为了避免专制者形象而只知道说行的父母,只会造成一种脱离现实生活的幻想和危险的形势。”孩子长期处于受宠的特殊地位,要风得  相似文献   

11.
当前,家庭对如何开展游戏并在游戏中对孩子进行教育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对开展家庭游戏的意义及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有的家长认为游戏不过是孩子的兴趣活动,可有可无;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热衷于游戏是贪玩,浪费时间;有的甚至对孩子说:“好孩子是不玩的。”殊不知由于家长长期忽视孩子“要游戏”这一基本要求,会影响孩子运动能力、认识能力、社会性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家庭教育的误区(一)育儿观的偏颇中国的一些家庭育儿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基于这种企盼,多数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孩子成长中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有的家长把自己的希望寄托于孩子的身上,他们对孩子成长的期望近乎变态,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未竟事业的载体,想让孩子出人头地,那就必须好好读书、上大学,一句话,若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为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智育,为使孩子好…  相似文献   

13.
章元春 《广西教育》2012,(33):95-95
“关爱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一部分。现在大多数家庭中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精心呵护着,可谓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许多家庭整天都围绕着孩子,什么事情都迁就孩子,无形之中助长了孩子的任性、霸道、自私。同时,不少家长一味地对孩子“施爱”,却不注意引导孩子去感受别人给予他们的关心与呵护,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不少家庭已步入“小康”,生活变得富裕起来。于是,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孩子便只是享受:吃任选,穿任挑。不少家长在孩子身上舍得花钱,其目的是不让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累。因此,孩子也变成了整天只知道吃好、穿好、玩好的“三好”人才。这让他们逐渐变得讨厌劳动,怕苦怕累起来。面对这一令人忧虑的变化,家长们却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15.
孩子的班主任说我的女儿学习好,性格活泼,独立生活能力强,要求我在家长会上介绍家庭教育的经验。推辞不过,我就向大家介绍了下面几点家教体会。一、让孩子经受点挫折“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大多数父母的认识。如果说让孩子吃点苦,有些家长就不一定理解了,有的家长虽然理解但是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对孩子而言,家庭的温暖是必要的,但不是惟一的,他们还需要挫折教育。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能受到挫折教育,能提高耐挫折能力,他们就能适应社会生活。挫折教育的思想,我早已知道,但是把这种理念转化为对孩子的教育行为还是去年的事。去年…  相似文献   

16.
让孩子懂得回报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他们将一切给予孩子,不图孩子的任何回报。然而,这种单向性的爱缺乏教育性,容易使一些孩子变得目中无人,自私自利,只知独占,不知分享,只知索取,不知回报,不知道关心父母。应当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需要得到精神和物质的...  相似文献   

17.
孔子说:“孝悌者,为人之本也。”孝为“百德之首,百善之先”。卢梭在《爱弥儿》有这样一句令人警示的话:“由于她们使孩子沉浸在温柔、舒适的生活里,所以实际是在给他们准备苦难。”的确,时下我们的孩子失去了太多的锻炼机会,也失去了付出的机会;使他们只知道“得到”,却不知道“奉献”;只会接受长辈们的关怀,却不知道自己去关心长辈;所以我们觉得从小对孩子进行“孝心”培养已经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相似文献   

18.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已成为每个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做好这项工作,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后进生产生的原因:1.家庭原因。后进生的家庭教育存在不同的缺憾: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平时不关心、不过问,一旦考试成绩不佳,就采取粗暴行为,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家庭父母经常吵闹,使孩子得不到安心读书的家庭环境;有的家庭父母离异,孩子得不到健全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产生自卑心理甚至不良习惯;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中学二十年的从教生涯中,接触过各种各样的家长,与他们做过无数次的交谈,此处有几点体会供家长们参考:一、提高修养,学会为人父母通过这些年的学生思想工作,深感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因为他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一个品行不端的父亲不可能教出品德高尚的儿子;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母亲,其孩子的心智也不会健全。有些家长满口污言秽语,怎么要求自己的孩子?难怪孩子“看不起”他们。有些父亲在外鬼混,很少回家,夫妻长期不和,对孩子关心甚少。孩子在这种家庭冷漠的气氛中感到压抑,没有温暖,缺乏…  相似文献   

20.
从教几十年,接触过许多家长,发现家长可以分为:爸爸们为“豪爽组”,妈妈们为“细心组”,爷爷们为“马虎组”,而奶奶们则为“多事组”。 “细心组”的妈妈对孩子观察细致,与老师经常交流孩子的情况,对孩子的成长,尤其是智力的发展特别关心。“豪爽组”的爸爸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快乐,至于孩子摔了、磕了、碰了,吵嘴打架啦,全不在乎,呵呵一笑了事。“马虎组”的爷爷挺逗,什么都不过问,似乎每天不把孙子搞错就行了。“多事组”的奶奶可就麻烦了,她们关注的——唉,鸡毛蒜皮。 说真的,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我爱跟细心的妈妈谈,对孩子的保育问题,我爱跟豪爽的爸爸谈,惟独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