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从《红楼梦》后40回作不应漏“程伟元”之名说起,论证后四十回决非原稿及其优劣,得失与价值,并指出曹雪芹因诸多限制,绝写不出后四十回和对后四十回的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惜高鹗续写后四十回未能真实反映曹雪芹原旨中宝钗的身世命运。庆幸的是前八十回中,不管是判词灯谜,亦或是诗词酒令,都具有谶语的暗示意味,成为后文情节发展演变的"草蛇灰线"。试从判词灯谜、诗词酒令等方面寻踪追迹,探求宝钗在原著中的孀闺命运。  相似文献   

3.
在关于后四十回作者争议纷纭的情况下,回顾一下后四十回的来历,可以清楚看出,最早将后四十回公布于世的程甲本问世后,没有一个知情人对此持任何异议,因而程伟元和高鹗的"序"是可靠的。任何对后四十回持否定的"理由"都是出于评论者的臆想,找不到可以作证的文献资料。因而《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只能与前八十回是同一人,也就是全都出于曹雪芹的笔下。  相似文献   

4.
在红学研究中,程刻本后四十回的真伪问题历来是评论的热点,从清代学者潘得舆、裕瑞、愈越、近代学者胡适、愈平伯,现代学者熊立扬、陈炳藻、品启祥等的研究,可以得出倾向性结论:后四十回系他人续作。  相似文献   

5.
腰斩《红楼梦》、贬低否定后四十回的现象正从红学界通过大众媒体向外扩散。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后四十回对《红楼梦》的普及、广泛流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保全了《红楼梦》,这是一个不能低估的功绩。不能把“脂批”作为评论和否定后四十回的根本依据。也不能用前八十回作尺子。衡量后四十回并贬低和否定后四十回。更不能根据不确定的材料。进行“可能”之类的推理而否定后四十回。一些红学研究正将《红楼梦》非文学作品化,红学研究泛娱乐化、文本解读神秘化,使红学失去应有的学术品格。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红楼梦>后40回作者不应漏"程伟元"之名说起,论证后四十回决非原稿及其优劣、得失与价值,并指出曹雪芹因诸多限制,绝写不出后四十回和对后四十回的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以唐宋“悼亡”诗词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唐宋“悼亡”诗词独特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以及“悼亡”现象所赖以产生的化的,心理的基础。透过“悼亡”诗词,可以窥视到唐床人们的婚姻状况,唐宋“悼亡”诗词的创作情况;唐宋“悼亡”诗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情感真挚性和命运悲剧性两个方面。“悼亡”诗词的产生受到传统化和民族心理的影响,制约。  相似文献   

8.
从明义四首《题红诗》所示内容再次证明:曹氏原著《红楼梦》八十回后的内容与程本后四十回内容大异,由此证明程本后四十回非曹氏原著。  相似文献   

9.
曹雪芹的《红楼梦》被誉为我国古典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峰。这部小说的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的。总体看来,后四十回的水平不如前八十回,但其中也有很多精彩的描写,《黛玉焚稿》便是一个经典片段。  相似文献   

10.
针对对《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一些非议,进行了辨别分析。认为后四十回为曹雪芹原著。  相似文献   

11.
针对对《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一些非议,进行了辨别分析,认为后四十回为曹雪芹原著。  相似文献   

12.
面对学术界对《红楼梦》后四十回是否是续作的争议,本文由前八十回十二钗人生判词透露出的悲剧基调与后四十回的团圆结局及书中的多处断裂,来证明续作的存在,并对续作者及其美学观点作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王维,字摩诘,太原人,唐代诗人。据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全唐文》和《旧唐书》等文献记载,其思想以四十岁为限分前后两个时期。早年王维积极用世,是至情至性之人,如《红豆》用诗笔写爱情,又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亲情和友情;四十岁后,则清心寡欲,流连山水,寄情田园,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某些情节和文字可从前人的小说、诗文中找到来历,有些还在前八十回中出现过,这应该是长篇小说创作中的一种正常现象,不能作为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不是同一作者的"理由"。相反,后四十回中出现前人写过的情节却胜过前人、超越前人;有些情节看似同前八十回重复,却是前半部作品的发展,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创作水平,说明整部《红楼梦》只能出于同一作者。  相似文献   

15.
红学大师俞平伯先生临终前对自己过去否定《红楼梦》后四十回深表遗憾,并寄语后人要重新评价。本文运用有关美学理论考察了否定后四十回的评论的理论依据,认为续作研究之出现迷误,主要原因在于评价方法和评判标准不科学:一、论者“用前八十回来攻后四十回”,这是就事论事的经验主义美学方法;二、指责续作“背离了原作精神”,主张“斥伪尊真”,这是不计艺术效果的文物鉴定式的认识判断,价值结构是单向的;三、所谓错误地安排了贾府“家道复初”的结局,给悲剧换了一个喜剧性的尾巴,这是运用二元的自然消亡的悲剧观来贬斥一元的伟大的性格悲剧;四、所谓后四十回宝黛“以双重性格的人物出现”,这是把独创性当成败笔,暴露出评论者那单一静止的个性理想。重评后四十回,当务之急是矫正此种理论之偏差。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研究是一门显学。新红学差不多走了一条考证的道路。主要研究曹雪芹和贾宝玉的关系,还提出了后四十曰当为高鹗所作的论断,几乎成为定论。提出问题的原因是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极不对等。笔者对人物年龄等问题研究分析发现,前八十曰内也有不对等的现象,后四十回有其独特价值。作者或为曹雪芹一人未可知也。  相似文献   

17.
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的问题,学术界讨论已久,众说纷纭。但概括说来,大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皆出曹雪芹之手,完璧无瑕;另一种则认为,后四十回是高鹗所续,拙劣不堪。本世纪二十年代初,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和俞平伯先生的《红楼梦辨》问世以来,后一种观点几乎成为定论。人云亦云,我在教学过程中,在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中,也一再重复阐述这种观点。但是,后四十回到底为何人所著?一直困惑着我的心。近些年来,经过仔细阅读《红楼梦》全书以及有关研究资料后,我深深觉得上  相似文献   

18.
艾治平同志著的《古典诗词艺术探幽》一书出版后,受到读者热烈欢迎。现湖南人民出版社正在重印中,预计不久即可在各地书店买到.艾治平同志喜爱古典诗词,学习、研究古典诗词三十年不辍,乐此不疲.四十年代在大学文学系读书时,他授师于当代著名的  相似文献   

19.
作者从事文学创作时。一般会有他的用词习惯,因而有时也可从用词习惯来考察认定作品的作者。但在特殊情况下,则不能用这种方式,例如时间的先后;是不是经过另一人的修或改写。《红楼梦》的成书过程复杂。一百二十回不是在同一时间里一气完成,因而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在文宇的使用上也有其特殊性。我们不能因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的文字使用有差异,从而认定不是出于同一作者之手。即使在前八十回。不同的回次。在用词习惯上也有差别。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的用词有差别也就更不能为据。  相似文献   

20.
高鹗续《红楼梦》后四十回说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二百多年来深受广大读者的热爱。但关于这部书后四十回的作者问题,却存在着一些疑问和曲解,亟待澄清。一九二一年,胡适在《红楼梦考证》一文中断言:“后四十回是高鹗补的,这话自无可疑”。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个“大胆的假设”一直统治着红楼梦研究领域,成为我们正确对待后四十回的障碍。其间虽曾有人提出过不同的意见,但似乎始终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我们阅读了一些有关材料之后,觉得胡适的这个结论,实在有重新估价的必要,以下试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