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毕业生就业是一次综合性的人才工程。这个工程的具体事实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运行与操作的。它涉及到社会、学校、家庭诸方面,并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诸要素的影响与制约,在毕业生就业由计划经济的“包分配”到向市场经济“双向选择”的转制时期,有一定的有利条件,也有诸多的不利因素、困难与障碍,本文九位前毕业生就业、创业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概括分析并提出一般性的解决一些主要问题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原来实行的“统包统分”的就业办法已被“在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所取代.并终将全面实行“政府指导、大部分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现在国家要求高校加强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并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就业制度改革给高校毕业生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大学生就业问题始终是国家、学校、毕业生和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该问题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根据2005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最为重视的是“事业发展”,这与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对于成功信念的追求是相吻合的;同时在“个人兴趣”和“薪酬待遇”方面也有一定的侧重,体现出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对生活的现实态度但是选择“奉献社会”的比率却相对偏低,只有3.7%的学生选择了奉献社会,不难看出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这对于社会的进步、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转型、就业机制的变革、高校的扩招,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成为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影响到高校与社会的关系,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以及社会安定的综合性问题。鉴于此,有必要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用科学发展观探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是一个社会关心,媒体关注的热门话题,又是直接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政治问题。国务院《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促进毕业生就业工程”将作为今后六项重大工程之一。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建设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前提,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过程涉及到政府、社会、用人单位、高校和毕业生五个行为主体。就业工作牵涉面广,任务重。为此,应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切实加强和改进就业工作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与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重中之重。“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好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执政为民”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实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中职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其就业与出路问题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社会经济改革推动着教育的改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弱势群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一、就业弱势群体问题的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国际上通常认为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初始阶段,更多的青年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有所缓解。大众化高等教育意味着“精英教育”的结束和就业大众化局面的到来。在“精英教育”时期的毕业生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稀缺资源,高校毕业生由政府高度计划统一分配,不存在就业弱势群体。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实施“中期改革方案”时期,由于毕业生在“双向选择”中处于主导地位,也没有出现就业弱势群体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出现的毕业生就业难,在宏观层面上是社会需求与高校…  相似文献   

8.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可能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等方方面面,因此应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从软件、硬件方面同时着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9.
以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为解释路径,可以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是“经济理性”、“社会理性”与“理性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运用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对此加以分析,有利于深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现象的认识,也有利于问题的正确解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最难毕业季”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疫情冲击下的大学生就业备受重视。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对于就业感到无能为力,这也给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带来巨大的压力和严重的影响。文章旨在分析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就业情况,并提出对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随着国家劳动就业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为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同时也使毕业生承担了选择主体的巨大压力和竞争的严峻挑战。“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学校、家长及学者关注的话题,并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之一。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也是较复杂的,而大学生的就业去向、择业标准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  相似文献   

12.
今年,宁夏大中专学校共有毕业生24148人,比去年增加1068人,增幅达12%。该区主要采取:一是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积极实施高校毕业生服务自治区经济建设重点项目计划。二是强化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大力实施“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工程”,组建“宁夏大学生就业网络联盟”。三是继续深化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四是完善政策体系,深入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和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咨询指导培训平台。五是提高能力、加强服务,切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和离校后的就业服务。六是努力营造关心支持毕业生就业的社会环境,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个人和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优秀毕业生予以表彰奖励。  相似文献   

13.
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柳太平毕业生就业问题涉及千家万户,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都说毕业生就业难,难在何处?为什么难?本文结合毕业生就业工作谈几点意见。一、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1、大学生的成才与择业日益自主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相似文献   

14.
理顺毕业生就业渠道的思考河海大学王耀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安排问题,历来是一个社会热点,它涉及到千家万户。其中不乏激烈的竞争,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安排受国家宏观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历来受国家宏观影响较大。当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时,各地都“...  相似文献   

15.
要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毕业生的“推销”浙江省电子工业学校校长徐绪卿:中专生的就业困难是一个客观事实,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密切注视。这一是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整个社会就业压力很大,所以是一个社会问题,最终解决要靠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大专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16.
窦效民 《河南教育》2013,(11):54-55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党和政府关心、高校担心、老百姓揪心的一大社会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关系到干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最大的民生、民心工程.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为此,郑州轻工业学院坚持多措并举,大力实施毕业生就业“六个一”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都保持在95%以上,实现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双高”目标。  相似文献   

17.
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本文从社会、学校、毕业生自身几方面,详细分析导致目前音乐类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解决目前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作为国家经济支柱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一直都是接收毕业生的主力军,也是国家人才扶持的重点对象。在计划经济时代,为了满足山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曾有过“指令性计划”、“国有大中型企业保证性计划”、“毕业生到山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鼓励政策”等系列保障措施,到山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曾一度是政府和大中专院校关注的热点。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毕业生就业走向市场、毕业生自主择业政策的实际,山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已逐步被毕业生所冷落,他们在毕业生就业难的呼声此起彼伏的今天,却出现接收毕业生…  相似文献   

19.
在日渐拥挤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为了寻求到更新、更有效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康庄大道”,大多数高校的战略都是选择在过去的市场空间中和企业之间展开一场“讨价还价”的“推销”,而这样的路将如何去面对如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巨大变化?当前,就业市场存在着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加与需求保持相对平稳的问题、供需两旺与供需两难同时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以及毕业生就业流向过于集中等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问题视角”下的贫困大学毕业生资助工作着重于对贫困生进行经济救助与补贴。新时期要真正贯彻资助理念与目标,帮助贫困大学毕业生顺利完成学业,走向社会,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必须实现由“问题视角”向“优势视角”的资助理念转变,以及由“经济援助”向“就业帮扶”的过渡与转换。引入新的“优势视角”,提出新视角下实现贫困大学毕业生资助目标的路径:即通过培养并增强受助人的抗逆力,构建就业支持体系,发挥其自身优势和资源,从而实现从资助依赖到助人自助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