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我国高度重视青年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工作。大学生志愿服务型社会实践活动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模式,引导大学生投身志愿服务型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道德冲突的加剧使我们难以适从,但是道德潜在力量还在,这就是志愿精神。作为这种以道德实践为主要形态的志愿精神与志愿行动在中国社会的兴起离不开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志愿行动与公民社会形成、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社区发展等社会建设中很多重要领域之间都存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的丰富关联。促进中国青年志愿活动对当代青年有正向引导的作用,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和重要一环,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重要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在深入阐释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基础上,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困境,并提出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的优化路径,以推动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成为一个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  相似文献   

4.
李霞 《教书育人》2013,(12):46-47
自共青团中央1993年12月提出组织"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志愿服务便蓬勃开展起来,全国高校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志愿者逐渐成为志愿服务队伍的重要力量。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方式,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志愿服务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探求志愿服务理论与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契合之处,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寻找志愿服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通之处,为志愿服务造就新时代好青年提供理论根源。志愿服务造就新时代好青年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塑造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基本要求,最终促进青年的自由全面发展。志愿服务造就新时代好青年要以明确的政治导向,围绕青年发展需求,引导青年善作善成,形成志愿服务教育机制,发挥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塑造怀抱梦想、敢作敢为的新时代好青年,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6.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是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活动之一。本文以河南农业大学应用科技学院的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为例,探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统一关系,对如何更好地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7.
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是高职院校实践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对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实践融入思政教育的几点思考,要增强志愿服务品牌化意识思维,主动培育优质志愿服务项目,建立长效的志愿服务管理机制、系统化的志愿服务培训体系和科学长效的评价与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8.
<正>大学生志愿服务指大学生自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追求物质报酬,奉献社会的行为。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接触社会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对大学生道德水平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实践活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张育广编著的《实践育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一书,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实践研究资料,分析了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本书共六章,第一章介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论、意义与现状;  相似文献   

9.
全人教育即充分发展个人潜能,以培养完整个体的教育理念。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文章以全人教育理念为视角,分析了当前高校志愿服务在实践育人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借鉴全人教育理念,有助于推动新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创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积极开展志愿者活动,组织动员青年学生为社会服务,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是高校利用自身优势推进实践育人、服务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优势,积极开展以外语服务为主、其他多种形式并存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并服务于首都的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学校志愿者的队伍不断壮大,志愿者行动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与日俱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