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且谈美读     
要培养学生美的欣赏能力,美读是前提。“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能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审美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认识以及能力是通过学习语文教材,在感受美,鉴赏和创造美的一系列审美体验过程中逐步培养的。中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因素。语文教学应唤起学生“美”的情趣,拨动“美”的心弦,使学生为之激情,潜移默化地培养审美能力,做到“润物细无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审美看成是人的高级精神需要之一,认为“审美是一种高级需要,美在自我实现者身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英国美学学会主席赫伯特·里德在其《寓教育于艺术》中也指出:“美育不仅成为当今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有成为整个教育…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在阅读方面注意培养“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在写作方面培养“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可以说语文在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因此,语文学科的情感教育是不可忽视的一面。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注意用课文的真...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认为:“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要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课文内容的教学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美读”,去感受文本.体验情境,从而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实现与作者情感的对接,心灵的“感通”。  相似文献   

5.
“悟性”是人对事物分析和理解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的主要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即学者通过驱使自己想象力和思考力亲领悟识记信息的真谛,从而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人们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中的“意会”正是“悟性”的表现。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悟性呢? 一、诱导法作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美不但能对培养学生高尚情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能启迪学生的悟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美育的过程。因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教材中有不少叙事抒情和富有哲理的文章,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供了基础。一些著名教育学家认为,可以利用教材优势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有感情地朗读是让学生传达情感的好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美读”。这如孟子所说“以意逆志”,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美读的方法,若是白话文,就如戏剧演员读台词那个样子。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冶炼情感或积累知识都有莫大的收获。由于美读…  相似文献   

7.
“美渎”是叶圣陶老先生所倡导的朗读方法,“美凄”即“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叶老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感通了,不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可喜的是,叶老所倡导的“美读”正在时下的语文课堂中盛行。综观这些“美读”指导,我发现老师们都使用了各种“助跑”方式。下面,我尝试对这些“助读”艺术做一个初探。  相似文献   

8.
如何发挥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叶圣陶先生的教导对我们很有启迪。他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在课堂上师生共同探索和尝试“美读”教学法,真可谓其乐无穷,回味无限。  相似文献   

9.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这里谈的语文朗读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即叶圣陶先生谈的美读,“就是把作者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语文课堂上,应听到学生的琅琅书声,不要教师唱独角戏,让学生有所会于心.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怎样对学生进行美读指导呢?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是关于祖国语言文字的教学,而语文课本中一些范文的作者往往通过语言文字揭示并赞颂美的世界,所以,语文教学的宗旨不仅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而且应该让学生在具有一定读写能力基础上去发现美、鉴赏美。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那末在语文教学中,执教者应从何着手提高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激发学生审美兴趣是提高学  相似文献   

11.
郭欣 《成才之路》2009,(11):39-40
在语文审美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通过语文教材,在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一系列审美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培养的。多媒体的运用能直观形象地展现课文的艺术形象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唤起美的情趣,拨动美的心弦,使学生为之萌发激情,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文审美能力,收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说 :“所谓美读 ,就是把作者的情感 ,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 ,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 ,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可见 ,“美读”不仅是感知材料的主要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 ,通过语调的抑扬顿挫、节奏的徐疾与舒缓相间以及平仄押韵复沓手法的运用 (有时还需必要的手势、表情以及音乐、舞蹈的伴衬 ) ,把文章的感情通过有声语言传达出来 ,入于眼 ,出于口 ,闻于耳 ,记于心 ,使文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 ,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不仅使学生在认知领域方面获得了发展 ,同时情感、意…  相似文献   

13.
热烈奔放的激情美。“文章不是无情物。”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会饱含激情,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与思想上的共振,随其悲而悲,随其喜而喜。让教师情、学生情、教材情充盈于课堂。高度集中的内容美。语文教学因为受空间、时间和教学目的的限制,教学内容必须相对集中,教学结构要严谨,教学节奏要紧凑。一堂课落实多少“双基”,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都要清楚明了。灵动活泼的跳跃美。语文教学虽有很强的时空性,但并不是什么都要讲,都要学。应根据单元及课文教学要求,突出重点、难…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2.体会儿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使学生在情境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初读课文1.(多媒体播放春雨图)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说“我看到了”的句式)对,这就是美丽的春天,细细的雨丝洒在房檐上,像什么呢?(多媒体近景:房檐滴水图)你真会想象!而且把“铃铛”读得很准!特别是读出了“铛”的轻声。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雨铃…  相似文献   

15.
汪蒲宝 《甘肃教育》2008,(15):45-45
一、求“美” 高尔基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美产生了言辞的准确清晰和动听。”教学是一门艺术,从某种角度说,语文是教艺术的艺术,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本学科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用“美”的方式激发引导学生发现美、鉴赏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和激情。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6.
倪付美 《考试周刊》2013,(77):37-37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所以作者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的朗读。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说:“所渭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也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可见,“美读”不仅是感知材料的主要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通过语调的抑扬顿挫、节奏的徐疾与舒缓相间以及平仄押韵复沓手法的运用(有时还需必  相似文献   

18.
<正>在孩子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诗歌是开启语言之门、培养文字感悟能力和丰富情感的最好媒介。诗歌犹如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是最能拨动学生心弦,吸引学生入境,激发学生想象,引发学生思考,唤起学生情感体验,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文本形式。叶圣陶曾提出: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读出来。美读得法,不但可以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诗歌的特点是富  相似文献   

19.
高尔基曾说过,“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希望把美带到他们生活中去。”其实,崇尚真、善、美是人类的优良传统。语文是一门由飞扬着作者灵性的特殊教学内容而形成浓郁的人文特色的课,是一门不仅训练学生分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而且熏陶其情操,  相似文献   

20.
正确的审美观是真、善、美的统一。法国作家雨果说:“丑就在美的旁边。”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的能力,让学生正确识别“美”、“丑”是必要的,也是有其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