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胡同文化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赚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  相似文献   

2.
汪曾祺是一位颇富灵性极有特色的作家,属于那种骨子里挤得出“水”的人,他的《胡同文化》现已被选入了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一般情况下,我们根据教学目标,认为这是一篇学生容易读懂、教师容易把握的文章。可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其中有些东西还是需要我们好好去咀嚼然后才能解决的。  相似文献   

3.
汪曾祺1920年生于江苏高邮,40年代末迁入北京,从此开始了对北京长达五十年的守望,我不知道汪老何时开始关注北京市民,何时开始拿胡同这个视角去审视民生世相,总之现在是一篇文章摆在了我们面前,为我们了解北京市民的文化心理和文化人格提供了一份参照,但汪老当时的写作心态如何呢?笔者以为,在《胡同文化》一文中,体现了作者的二难选择。汪曾祺的怀旧文化风格与不愿落伍的时代心理在文中潜涌,他既割舍不了对旧文化的怀念,又无法否定新文化的进步,于是只好哀伤、感叹,在新旧文化所形成的胡同中艰难突围。表面上看来,作者好似一个旁观者站在北…  相似文献   

4.
钱云 《学语文》2004,(9):6-7
《胡同文化》是汪曾祺先生的一篇书序,实质上是一篇文化散文,包含着浓厚的文化意蕴。本文中已明确交代“胡同文化”即是一种封闭文化,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胡同文化已渐渐消失,但对于它的衰落,作者却说很眷恋.甚至很伤感。封闭文化本应加以批判,对它的消失。应该像鲁迅对待雷峰塔的倒掉那样拍手叫好,作者的伤感缘何而生呢?  相似文献   

5.
在《胡同文化》一文中,汪曾祺先生以其独到的文化眼光、深厚的文化素养、朴实而典雅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胡同文化。  相似文献   

6.
一、课文悟读北京城为何“四方四正”?这要从我国古代城市的布局理论讲起。我国古代城市布局十分讲究“方正”。《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意为:都城的建造要作正方形,每边长九里,各有三个门。城中有纵横交错的道路各九条。左边是祖庙,右边是社稷坛,南面建宫殿,北面设市场。这一城市布局理论自古至今一直影响着我国城市的布局形式和布局规划。最符合《考工记》设计思想的便是元大都。明清两代,北京城就是利用元大都原有城市而改建的。这种讲究“方正”的城…  相似文献   

7.
读汪曾祺的作品,那份感觉是奇特的,是妙不可言的。读它你不觉得疲惫,不觉得沉重,反倒在悠闲的、带有文化气息的休息中,积累了知识,净化了灵魂。选入高中新教材的《胡同文化》,就使读者有一种与文中北京市民相类似的感觉:散淡、平和、自足。在《胡同文化》中,汪老的笔触没有伸向那些达官贵人、纨绔子弟终日出没的八大胡同,没有写到北京人替住有南方人而不管他们的籍贯是杭州或是无锡的街巷取的名字———苏州胡同,更没有提及那些暗示出北京人的生活与想像,没有指点出京城的沿革与区分的胡同:羊市、猪市、骡马市、菜市、缸瓦市等…  相似文献   

8.
活动由来:我园位于北京市前门地区,周围尽是些精砖灰瓦的四合院平房。近来,前门地区开始拆迁,孩子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也转移到平时并不关注的四合院、小胡同上来了。于是,我们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设计了有关胡同文化的主题绘画活动。  相似文献   

9.
说教材翻开《胡同文化》,确有耳目一新之感:作品少了一些正儿八经的说教,多了许多真切自然的情趣;少了一些“庄重”,多了许多诙谐;少了一些老调,多了许多雅致。好一幅清淡、脱俗而又紧扣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它让学生感到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由此而形成的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的。胡同是市民生活的地方,由此也派衍出了市民文化,胡同与市民一起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它见证了历史,像一位时间老人。作者谈胡同实质上谈的是胡同文化,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最能体现文化气息,作者也希望读者能感受这一份生活气息,这是分析这篇文章的重点所在。而作者对于胡同…  相似文献   

10.
11.
贾良玉 《学语文》2006,(4):15-15
20世纪后期,老北京城以多胡同四合院而闻名遐迩.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首部北京的城市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胡同的消失成为大势所趋。为了留下往日城市的旧影。摄影工作者跑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为我们摄下了一组组珍贵的图片。《胡同文化》这篇文章,是汪曾祺先生应邀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所写的序言。  相似文献   

12.
新版试验教材经过激烈的讨论和认真的审核后,终于要在暑期后和广大师生见面了。为了让本刊读者朋友们能领先一睹她的“芳”容,编辑部特别加开了一个新栏目:新教材之新课文助读。设此栏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两省一市实验教材区的名师对新课文的助读,从而对你理解新课文有所帮助。本期助读文字由山西省实验中学特级教师卢传梁撰写。另外,本刊在下半年各期中仍继续选刊一部分新课文,并请名师加以助读,请读者朋友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3.
《胡同文化》是作家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所写的序言,但作家并没有从摄影艺术的角度落笔,而侧重于北京居民建筑与市民文化之间关系的诠释。学习本文的主要目标,在于分析胡同文化的内涵及成因,领悟文章语言的张力,并培养学生概括要点以及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本设计突破传统上“按部就班”的公式化教学流程,而采用“中间开花,辐射两头”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由“果”而“因”的深层次探究。  相似文献   

14.
汪曾祺先生是一位具有全方位文化自觉和审美自觉的作家。他的文字娴静淡定、温情优美。汪老比较克制和宽容。他长期生活在北京胡同中,对于“精义是忍”的胡同文化比较熟悉,但他并不是一味迁就胡同文化,而是用他的“水性”对胡同文化进行改造,形成汪氏的胡同味。  相似文献   

15.
《胡同文化》是汪曾祺先生的一篇书序,它实质是一篇文化散文,含有浓厚的文化意蕴。教学时应当在梳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住文章要点的同时,引导学生挖掘、品味其深刻、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片断】北京的胡同在衰败 ,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 ,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 ,有的地基柱甚至已经下沉 ,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马桩 ,上马石 ,记录着失去的荣华。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 ,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 ,供人凭吊。西风残照 ,衰草离披 ,满目荒凉 ,毫无生气。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 ,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 ,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 ,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 ,南京的乌衣巷 ,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 ,使人怅望低徊。…  相似文献   

17.
18.
【课标·教材·学情】 人教版高一册第四单元所选《胡同文化》这篇课文是体现语文人文性的范例。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作为北京城市重要象征的胡同与四合院已落伍于时代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变化,这种变化引起了人们的困惑与思考。汪曾祺久居北京,非常了解北京人的生活,通过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的序言,表达了他对胡同文化的理解与对胡同文化日渐没落的复杂感情。文中所传达的是在新时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撞及由此引发的人们内心的矛盾,学生较难把握。要打通这一关节,辩证思考问题的意识与习惯和对传统文化采取扬弃的科学态度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9.
老舍,以其幽默诙谐却又不乏庄重谨严的文笔,感染并影响着他的读者。多种文化在他身上的碰撞与融合,又形成了老舍独特的文化气质。也正是这独特的文化气质,使他将对文化的思考贯穿其一生,构成了其文学世界独特而又深厚的文化内蕴。同样,在老舍构建的胡同世界里,他也从文化层去展现狭隘、敷衍的人物,和谐的街坊关系以及旗人世界。  相似文献   

20.
【内容简介】《胡同文化》是为摄影集《胡同之没》写的序,但文章并没有直接叙述“胡同之没”的主题,而是先谈胡同的起源、发展,再谈胡同文化的特征,最后谈胡同文化在时代大潮中的衰落。它既是一篇典型的序言,又是一篇很有艺术魅力的文化散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