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对话与对话教育存有相通之处,但二者之哲学异趣也决定了教育对话与对话教育的分殊。对话教育不是教育对话的子属范畴,对话教育不能代替教育对话。对二者认识上的模糊,必然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进一步研究教育对话论,具有极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Departing from the usual ‘From the Editors' piece, Jamie Merisotis, President of the 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Jan Sadlak, Director of UNESCO‐CEPES, reflect on the content of this issue of the review. At the same time, they outline the essential developments affecting ranking systems and methodologies in higher education. These developments made up the main topic of the meeting jointly organized by the 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UNESCO‐CEPES for the project “Higher Education Ranking Systems and Methodologies: How They Work, What They Do”, and held in Washington D.C., USA on 10–11 December 2004. Most of the articles presented in this issue relate to the context of the above‐mentioned meeting.  相似文献   

3.
德育的最高境界是本真的德育。本从人性、交往与对话三个元素入手,重新解读德育,旨在构建本真的德育。  相似文献   

4.
This paper re-examines Lyotard's notion of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in terms of its relevance and significance for education. The first section of the paper examines the Wittgensteinian role that Lyotard ascribes to philosophy in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The second section, following Lyotard's discursive turn, locates the problem of the legitimation of education and knowledge in relation to capitalism. The final section provides a review of both Lyotard's responses to his critics and his reappraisal of his own work.  相似文献   

5.
6.
教育与技术的对话——第七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9月底,第七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ETIF2008)在山东师范大学召开,本届论坛特色鲜明,精彩纷呈。叶澜教授的主题报告"信息技术和当代教育改革",就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技术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性意见,值得我们深思。国外专家的发言给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窗口,国内专家的报告介绍了教育技术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本文对本次论坛情况作以梳理。  相似文献   

7.
8.
道德教育:从灌输走向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道德教育必须由灌输走向对话。对话式的道德教育倡导关系思维、对话态度,又是一种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立德性的生成观,实现教师角色的自我转换,道德教育联系实际生活,是构建对话式道德教育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本文倡导通过不同文化间的对话来促进国际领域教育家、实践者和哲学家们在一起分享彼此的知识、智慧,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相互理解.本文概述作者从事不同文化间对话的一些经验,然后探讨比较教育学术界对理解全球化时代文化传统和教育的影响,指出教育交流有赖于技术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也需要本土的、边缘文化群体以及贫困国家的参与,这些群体或因国家资源贫乏而无法跟上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应该在保持文化的完整性,减少不同文化间冲突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教育方法直接表现为一种文化的性质,我国教育的主流传统不是“对话”而是“对白”,因此人文教育开展对话就意味着深层次的文化变革。人文教育对话的目的是培养辩证和宽容精神,免于人们囿于“我一它”公式而不悟,能进入“我一你”状态的精神关系中。文章最后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对话的人学前提。  相似文献   

11.
12.
13.
刘庆昌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11(6):10-13,F0003
教育本体和教育现象实际上分别是教育整体的内隐部分和外显部分。当我们把教育界定为"一种善意的干预"时,意味着教育本体是"善意的干预"之意念,而教育现象则是"善意的干预"之我们可以感觉到的那一部分。"教育是一种善意的干预"这一判断的完整表达,应该是:"教育是教育者为成全受教育者而对他们实施的干预"。揭示出这一点的最大的意义是把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推进到了行为的层面,并启发我们在动词的意义上理解教育。  相似文献   

14.
知识教育、个性教育以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都属于主体的教育体系,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产物.其实,教师和学生并不必然地构成主客体关系.对话教育把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看作是互为影响的辩证的发展过程,奉行的是教师与学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是既尊重教师又尊重学生的教育,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16.
关系·对话·共生:布贝尔道德教育思想主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系与对话是奥地利教育家布贝尔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主题,但是其内蕴的共生主题并未被揭示。以关系·对话·共生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布贝尔道德教育思想的人学基础、道德教育目的、师生关系、实现途径以及实践追求等内容,以期对布贝尔有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论现代远程对话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的教育是一种对话教育。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对话作为一种教育现象客观上无处不在,现代远程教育其实质是对话教育。对话是一种有效的导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它不断促使教师与学生构筑起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共同体。参与现代远程教育的师生,必须认识对话、尊崇对话、学会对话,对话是一种必须坚持的导学观、学习观、文化观。  相似文献   

18.
对话教学面临的困境及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话教学被认为是师生之间一种有效的交往形式,但是,对话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境,这些困境主要表现为:教学主题是固定的“法定知识”;教学场域中的社会权力限定;社会“惯习”的制约作用。突破困境的对策是:对话主题应该从书本走向生活;对话方式应该从控制走向引导;师生关系应该从封闭走向开放。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t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liberalism,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ether parents can fail in the moral upbringing of their children to the extent that the state has the right to intervene or to override their legal authority over their children. It is argued that state intervention must meet the liberal criterion of justificatory neutrality, and, on the basis of a discussion of the notion of 'reasonable citizens', that only serious parental failure to inculcate basic rules can justify judicial intervention in the family that meets this criter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political liberalism burdens the state with incompatible demands.  相似文献   

20.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理论和对话理论的论争现象出发,通过考证灌输理论和对话理论的发展史,在学理层面上探讨了造成灌输理论和对话理论论争的原因,提出应建立一种和谐统一的灌输—对话理论关系,即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必须坚持;对话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态度,必须倡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