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永 《家长》2006,(10)
柯玲同学:你好!编辑部将你的来信转给我,现在答复如下。就来信所述情况看,你继母的行为属于典型的虐待。虐待是指故意折磨、摧残家庭成员,使其在肉体或精神上蒙受损害。如,经常以打骂、冻饿、禁闭、患病不予医治或强迫过度劳动等对家庭成员进行摧残和折磨。我国《婚姻法》强调“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歧视。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离婚率之高是世人皆知的。资料表明,在美国的婚姻总数中,再婚约占三分之一左右。在这众多的再婚家庭中,一半以上的第二次结婚的夫妇,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又办第二次离婚。许多社会学家的统计材料证实,导致这种“再婚离婚率”高于“初婚离婚率”的“危险因素”之所在,首先是如何处理好继父继母与继儿的“微妙关系”。由于父母离婚,子女进入了一个重新组合的家庭。这一重大变化,给子女造成一定压力(包括心理上的和社会上的压力)。因此教师应想出一些办法来促使孩子们适应父母离婚后的状况,事实证明,这对身处再婚家庭中的子女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新作文》2006,(3)
孔子有一位学生闵子骞,孔子曾赞扬他“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闵子骞少时丧母,父亲续娶后他又有了两个弟弟。闵子骞对继母十分孝敬,继母却很不喜欢他。一年冬天,继母给两个  相似文献   

4.
在《论语》构建的父子纲纪中,孝是父母子女都应共遵之德,子女是伴随人一生的身份。父子纲纪以发展为根本取向,属权威类型,其主要表现与作用为:家庭具有超强的凝聚力,资源整合力,能集中资源发展下一代;以伦常统贯是非,子女得以自主成人;敬亲养老,乃安天下的大智慧;“敬”、“色”为孝,为子女提供了立身成人的基础训练,充满智慧。父母权威为家庭和子女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动力量,与子女的自由,及父母子女间的平等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5.
每个人都有做父母的权利,但并不见得每个人都有做父母的资格,资格只有通过争取才能得来。父母做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其是否成功地赢得了这一资格,而父母资格的合格性与其说是由父母的身份、地位等决定的,毋宁说由父母自身的素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所决定。因此,要想成为合格的父母,就要对自己的资格进行审视。什么是父母的资格?父母的资格问题实质上就是探讨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合理性或正义性问题,这里所涉及的不是“你”是不是,而是说“你”配不配充当父母这一角色的问题。这一问题之根本,就在于对父母与子女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6.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也应坚持“严”与“爱”相结合的原则。所谓“严”,是指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教育。父母对子女严格,应该是在子女有了缺点时不是姑息、迁就、护短,而是批评、教育、要求,并帮助他改正。这本身就是一种爱。所谓“爱”,是指爱护、尊重、宽容、谅解。“爱”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在家庭教育中,严格要求和爱护尊重是统一的。严格要求与爱护尊重都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和信任。假如父母在向子女提出某种教育要求时能平等地同子女交谈,讨论,子女则会更加自尊、自重、自信,从而在感情上易于接受也有可能做到父母所提出的要求。赖宁的父母就是这  相似文献   

7.
美国父母对子女的疼爱是“任期制”,主要是在子女没有长大成人以前。子女到了18岁或高中毕业,父母的责任基本完成。子女或者离家上大学(父母只提供学费甚至只提供学费的一部分,其余靠学生自己打工挣钱),或者找工作独立生活。子女独立特别是成家以后,同父母不论在经济上、法律上、道义上都是分得清清楚楚的两个家庭了。此后“两家”的来往是否亲密,将取决于:孩子成长过程中亲子之间感情如何,“两家”距离的远近,双方有没有空闲时间,子女的配偶对对方父母的态度如何等诸多因素,如果子女能够隔些时日同父母通通电话,每年圣诞节能带上孩子捧一把…  相似文献   

8.
时至今日 ,一些家长仍然信奉棍棒教育。近年来 ,媒体经常报道一些孩子因被父母毒打而精神失常甚至残疾的案例 ,读来令人心酸。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最近报道 ,沈阳市怒江小学二年级学生王婧因无法忍受父母的毒打 ,将其生父和继母告上法庭。继母满淑艳因虐待孩子被依法判刑一事 ,再度向家长们敲响了警钟。这位继母和王婧的父亲为了“教女成才” ,对小王婧稍不如意便拳打针刺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 ,尚不满10岁的孩子身上竟留下了这对禽兽父母用缝衣针扎下的600多个针眼和被皮带抽打的累累血痕。面对正义的审问 ,满淑艳竟然振振有词 :“我…  相似文献   

9.
时下,一种新的家庭教育理念——父母与孩子签“合同”正在各大中城市悄然兴起。这种教育理念主张父母与子女之间签订“合同”,将父母和子女应该发扬的优点、必须改进的不良习惯写进“合同”,父母和子女分别承诺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亲子合同”保证了亲子之间的平等交流,从而有效地变父母说、孩子听的“单向教育”形式为父母与子女互相承诺的“双向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10.
一、研究的问题“养不教,父之过”是中国的古训,说明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成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9条规定:“父母有教育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如果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不负责任,那就是违法行为。可是,生活中不负教育责任的父母还是不少。上海郊县流传着一种“双脱手”的说法,它借用骑自行车时双手脱把来比喻父母将教育子女的责任一手推给学校,另一手推给祖辈的推卸教育责任的现象。孩子满3足岁进幼儿园的第一天,不少父母少不了会对老师说一句:“孩子交给老师了,拜托。拜托。”好像接力赛跑一…  相似文献   

11.
年轻的父母,您是否考虑“凭”着什么去教育子女呢?有人说,做了父母就“凭”做父母的资格去进行教育。这样能教育好子女吗?答案是有资格但不一定合格。那么,父母教子“凭”什么,要怎样去教育子女呢? 一、凭经验,要分析。教子有经验是好的。谈到经验有以下三点,一是自己父母教育自己的亲身感受;二是别的家长教子的做法;三是个  相似文献   

12.
随着监护人对被监护人责任、权利在法律上日益确定,我们有必要清楚地了解和掌握监护人对被监护人即未成年人应承担起哪些权利和义务。我国现行法律就监护人对被监护人权利义务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如“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1款也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  相似文献   

13.
马力文 《河北教育》2005,(21):11-12
中国有句俗语,“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这句俗语所蕴含的文化十分丰富,它强调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和关系定位。父母传统的“爱”文化中,“血缘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元素,父母爱是对子女无条件的给予,中国父母讲奉献,父母可以为了子女牺牲自我;爱又不是施舍,父母随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好恶施与或收回他们的爱,他们是爱的主宰。  相似文献   

14.
孩子的“心里话”对谁说据对一万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约有89.8%的学生不愿与父母说话。有些学生说,我也想与父母多交流一人C里话,往往话到嘴边就梗阻了。父母是子女的“师长”,子女是父母的“。:头肉”。两者之间木是紧密无间的血缘关系,应无话不该。而眼下却...  相似文献   

15.
“SFCE协同教育”是促进“双迁子女”(随迁子女和拆迁子女)融入城市化的路径。我们把“双迁子女”SFCE协同教育共同体的教育目标确定为五个方面:一是让“双迁子女”感受到城市生活、学习的快乐,使“双迁子女”对学校、家庭、社区、父母所在的企业有认同感、亲切感,并产生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亲切感;二是让学校成为“双迁子女”家庭、社区群众、服务企业员工心目中的“和美”学校,让“双迁子女”能够欣赏到校园的美丽,接受到教师的关爱,收获同学的友情,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三是让“双迁子女”家庭,在学校、社区机构和“双迁子女”父母所在企业的帮助下,成为和睦的家庭,让家长掌握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能够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化解分歧,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16.
家教的重要性是尽人皆知的,家教的内容是什么呢?一说到这个问题,许多入首先想的是教子女识字、学英语、讲道理及为教子提供优厚的物质条件等,这些做法属“显性”家教,容易引起重视。然而家教绝不仅是“显性”的,还有更重要的方面即“隐性”的家教,所谓“隐性”家教主要指三个方面:其一是父母自身素质对子女潜移默比的影响;其二是家庭氛围对子女的熏陶;其三是家庭人际关系对子女的作用。然而,正因为他们是“隐性”的,所以常常被父母忽略了。例如有的父母花大笔的钱为子女购置昂贵乐器,  相似文献   

17.
“大球理论”是在“自由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大球理论”认为,父母对子女教育的希望和理想并不意味着要为子女规定固定的成长模式。父母拥有选择子女接受何种教育的权利;但同时,子女也有接受教育的自主权。关于家长在子女教育上的权利,应该既反对压制子女,同时也要公正地对待父母对孩子的殷切希望和他们为抚养子女做出的牺牲;关于子女受教育的自主权,应重视从小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使之懂得追求心灵的自由。  相似文献   

18.
在家庭生活里,常常可以看到,子女做错了事,父母加以严厉的管教,但是子女并不因父母管教得严厉与父母离心,表现出俗话所说的“打不开、骂不开”。什么道理呢?因为子女早已在日常生活中深刻地感受到父母之爱,他们能理解父母严厉的本意。 如何做到“爱生如子”呢? 首先要有心理准备。只要想想这些学生在家里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都是父母“唯一”的希望。当他们出现这样那样问题时,我们不妨设想,他  相似文献   

19.
向峰 《中学教育》2005,(7):103-103
“孺子牛”这一词语原先是专用来表示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的。  相似文献   

20.
从欧洲到美洲,从留学读书到工作,生活多年,都未感不适;却在嫁了一个“老外”,生儿育女后,发现无法入乡随俗,因为中国与欧美的育儿观差异太大了。“包干制”与“责任制”中国父母疼爱子女的内涵是“包干制”,对子女的一切没有不关心的:吃得好不好,与同学相处得怎么样,下雨了就去给孩子送伞,天冷了就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总之,把一颗心都系在孩子身上,孩子成了生活的重心。欧美父母疼爱子女则是“责任制”:把子女的身体养壮壮的,供他们上完高中或大学,让子女在儿童和青年时代生活得快快乐乐。父母不但不负责为子女规划未来,连子女交什么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