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加入 WTO的前奏是《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的签署 ,注定了农业将是入关后受影响较大的产业 ,也就是说加入 WTO后世界农产品市场在向中国农业开放的同时 ,中国农产品生产也将不可避免地向世界开放。那么由此会对我国农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客观地讲 ,这种影响既有正确有利的一面 ,也有负面不利的一面。1 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正面影响1 .1 加入 WTO后 ,中国可以享受 50年来关贸总协定 (GATT)各缔约国在开放贸易 ,尤其是降低关税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并可取得大多数成员方的无条件贸易最惠国待遇 ,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 ,为中国农业…  相似文献   

2.
种业是农业的上游产业之一,中国加入 WTO 后,从短期看对中国农业构成一定的冲击,弊大于利;但从长期看,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加速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强我国农副产品国际竞争力有一定的好处,利大于弊。那么,中国加入 WTO又会对种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根据中国加入 WTO 已经达成的有关农业方面的协议,大宗敏感的农产品(如小麦、大米、玉米、棉花、豆油等)实行关税配额管理,一般农产品的进口采取单一的关税管理制度,这就意味着,中国加入 WTO 后,中国的种子市场将全面向世界开放,中国种子产业将如何面对 WTO 的竞争呢?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名牌信息的角度出发 ,论述了我国加入 WTO后 ,对农产品贸易带来的不利影响和有利影响 ,并提出加速农产品贸易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姚敏 《未来与发展》2003,24(3):13-16
加入WTO,是中国经济发展新的转折点,必将促使中国经济发生显著的变化,也将大大促进中国农业的国际化进程。国内外许多人士认为,中国加入WTO对农业的冲击最大,入世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影响远不止在农产品价格体系上,更重要的是它要求我国对农业的贸易政策、国内营销政策、产业结构和国内支持政策等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加入WTO后,如何更好的使我国农产品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一个挑战。本文从我国农产品与国际贸易中的主要类型农产品的比较、我国与世界三大农产品贸易地区的比较以及我国入世前后农业、农产品发展影响因素比较三个方面来分析我国农产品在对外贸易中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农产品的发展方向及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简要分析加入WTO后中国农业面临的基本形势的基础上,阐述了世界农产品贸易中绿色壁垒的影响,探讨了标准化管理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农业标准化管理是入世后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1、加入WTO对图书馆事业带来的影响 1.1 加入WTO将为我国图书馆的进一步改革开放提供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和强有力的推动,将从总体上有利于缩小与国外的差距,提高我国图书馆的国际竞争力。 1.2 加入WTO有利于有效利用国际图书馆资源和市场。我国可以享受40多年来关贸总协定各缔约国在开放贸易,尤其是在降低关税方面的优惠,同时可取得100多个成员的无条  相似文献   

8.
1999年4月10日,中美两国签署了“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在此基础上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中,美国政府承诺坚决支持中国今年进入WTO。“中美农业合作协议”意味着中美谈判的突破性进展。我国政府在粮食贸易问题上作了重大让步,主要是我国在涉及小麦、柑桔、肉类进口的动植物检疫管理政策方面做了重要的调整。这个协议签署后,我国农业将直接面对具有极大优势的美国农产品的竞争。我们怎样认识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国际市场对我国农业,以及其他产业带来了什么样的机会和挑战?我们如何应对?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值得关心,也有权利了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看,加入WTO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同样如此,从长远和全局来看,利将大于弊,从短期看,由于我国汽车行业目前缺乏国际竞争实力,关税的减让和非关税的保护措施的取消,弊很可能大于利。一、有利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全面提升中国汽车业的整体实力和水平我们汽车业长期实行的是保护政策。过渡的保护带来资源配置和低效率。从一定程度而言,我国汽车业整体水平之所以缺少国际竞争力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正是因为长期以来过度的贸易保护政策所致。加入WTO为我国汽车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外在动力,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然要苦练内功,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是21世纪中国面临的一次历史性机遇,但也面临着挑战,必须趋利避害,重视和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把优势发挥到最大,就此围绕在农业发展中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商品品牌,农产品发展方向以及怎样提高竞争力等方面,增加农牧民收入,增强企业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