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知识联盟型虚拟企业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知识共享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利用模糊数学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知识联盟型虚拟企业风险预警模型,并对其模型进行了初步的训练及检测。  相似文献   

2.
虚拟企业知识共享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虚拟企业在这种环境下也成为许多企业越来越普遍采纳的企业组织形式。与此同时对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对虚拟企业知识共享风险的评价方法的研究并不多见。从影响虚拟企业知识共享风险的影响因素入手,用AHP模糊评价法评估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敏捷虚拟企业知识共享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朱玉岭  陈菊红  赵培勇 《情报杂志》2006,25(3):43-45,48
知识共享是敏捷虚拟企业组建的主要动机之一,也是一项蕴含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活动,因知识共享程度不足引发的敏捷虚拟企业绩效风险和知识共享过度引发的敏捷虚拟企业关系风险以及成员企业核心能力丧失等而给敏捷虚拟企业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通过对敏捷虚拟企业知识共享风险进行分类,研究了知识共享风险产生的根源,并对知识共享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虚拟联盟知识共享的风险防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刚 《情报杂志》2006,25(12):56-58,61
在分析虚拟联盟知识共享的风险产生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知识共享的行为模型,并对几种知识变换方式带来的风险进行了讨论,从而为制定出明确的知识共享风险控制策略提供理论指导。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虚拟联盟知识共享风险防范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范昕 《情报探索》2007,(2):55-57
分析虚拟企业的特点,指出了虚拟企业知识共享存在的风险,并对其如何进行知识共享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基础由资本和劳动力转变为知识。虚拟企业是基于知识共享的特殊企业形式,由于虚拟企业知识管理过程的复杂,知识共享行为具有很强风险和不确定性。论文从沟通管理角度对虚拟企业知识共享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风险的规避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知识联盟中关系风险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联盟是企业战略联盟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学习和创造知识作为联盟的中心目标。它有助于企业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有助于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创造新的交叉知识。但是知识联盟本身是一个不稳定的系统,它本身就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并由此导致联盟伙伴的关系风险。关系风险是造成知识联盟瓦解的风险来源,因而成为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在文献基础上,分析了知识联盟中关系风险的成因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激励机理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虚拟企业组织中合作与竞争并存,知识共享与转移成为虚拟企业成功运作的关键.盟员企业间的知识转移,能够增加其收益;盟主企业对盟员企业知识转移的激励行为,能够适当降低盟员企业知识转移的风险和成本,提高整个虚拟企业的知识收益.文章依据演化博弈理论及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基本理论,建立了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激励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对盟主企业的知识转移激励行为与盟员企业间知识转移进行演化博弈分析,得出盟主企业在针对盟员企业知识转移行为时应采取的策略.通过对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激励机理的演化博弈分析,将有助于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激励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联盟组织间知识泄漏风险控制方案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盟将具有不同知识技能的企业组合在一起,为企业创造了从结盟伙伴中学习的机会,但与此同时,结盟企业也面临着把自己的关键知识暴露给对方的危险。因此,企业如何防范联盟知识共享过程中的知识泄漏风险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对现有各种控制知识泄露风险的方法进行分析,在考虑风险控制成本和收益的前提下,建立博弈模型,分析选择各种知识泄漏风险控制方案的不同前提和条件,为企业有效控制联盟组织间知识泄漏风险提供了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虚拟企业的合作风险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虚拟企业是针对某一市场机遇,由若干个企业依托信息网络资源而组成的动态的企业联盟。与传统的实体企业相比,虚拟企业中的不确定性更多,因此它在给成员企业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和较高收益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风险。通过对虚拟企业中的各种合作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了若干风险控制策略,并指出了风险分配与利益分配之间的关系,对虚拟企业的有效运作有较好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现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中出现的知识垄断和知识霸权危险,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知识的可表达性、复杂性和粘性等特性,对其特性影响知识交流效率的可能性进行探讨;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实证,结果表明知识特性对知识交流效率产生影响;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升知识交流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程豪杰  张宁  袁勤俭 《现代情报》2018,38(5):158-163
通过对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的研究进行梳理,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的影响因素研究"、"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的评价研究"和"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的提升策略研究"3个方面。研究发现现有研究存在"学术虚拟社区成员类型对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的影响研究较少","一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评价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未考虑环境变量和误差的影响"等问题。"进一步探索成员类型对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采集纵向数据研究在学术虚拟社区的不同发展阶段应该采用怎样提升其知识交流效果的策略"等是未来可关注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企业内隐性知识流动的社会交换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社会交换视角阐述了企业内隐性知识流动机制.结合交换行为主义、交换结构主义、趸换网络理论对企业内隐性知识流动进行解释,阐释了隐性知识流动满足社会交换理论的假设以及满足社会交换关系的形态;论述了企业内隐性知识流动中的社会交换原则、社会交换媒介、社会交换动机,指出公平互惠原则是其核心原则.互惠、声誉、利他和信任是其主要媒介,内在动机和内在报酬是其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5.
对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模式进行研究,有利于引导虚拟环境下的学术交流活动,创建良好的在线知识交流环境,促进知识共享和创新.在对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类型和交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学术虚拟社区存在基于会话、链接、引证关系的3种主要知识交流模式,并进一步归纳出基于会话关系的16种基本知识交流模式、基于链接关系的3种知识交流模式和基于引证关系的两类知识交流模式.  相似文献   

16.
伍得 《科技广场》2009,(8):164-165
新进员工应共享组织内隐性知识,但根据个人理性的博弈结果却使得信息传播陷入囚徒困境。通过新员工个人及组织的激励因素,可改进博弈结果,使得新员工获取组织隐性知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团队组织的知识交流机制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企业是知识的集合体,知识运行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知识的交流。知识交流大量存在于企业的基层团队组织中,文章运用博弈理论和情感理论分析了团队组织中的知识交流机制,对Druskat的情感作用模型进行了完善,构建了一个团队知识交流模型。  相似文献   

18.
基于知识交流网络分析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团队组织方式较为松散,团队内部知识共享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首先构建了虚拟团队的知识交流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借助于社会网络的结构分析方法,形成虚拟团队知识共享治理框架,分别选取局部网络层次、整体网络层次的结构指标对虚拟团队知识共享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知识共享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9.
江积海 《情报科学》2005,23(9):1292-1296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知识交易机制对交易绩效的影响,详细分析了影响知识交易机制选择的因素,同时,借助博弈论模型分析知识交易的不同绩效结构产生了资源投入的不同激励,并进而影响交易机制的动态演进,以期引导企业优化设计其知识交易机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关系维和结构维两个维度构建了学术博客知识交流网络,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学术博客的知识交流网络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在网络上实时采集的数据,对之前的分析进行了验证,得到了可以表征该学术博客知识交流网络的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