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盒月饼     
单位领导要账,钱没要回,却要来一卡车月饼。 结果,每人发20盒月饼!将20盒月饼带回家,犯了愁。老公血糖高,不吃月饼。儿子吃月饼过敏,一吃月饼就恶心。我也不能吃,因为我在减肥。那这20盒月饼就用来串亲戚吧。  相似文献   

2.
Carrie 《母婴世界》2011,(9):136-137
眼看着又快到中秋.心里琢磨着得开始做月饼了。每年都会自己做些月饼.在用料安全方面就不用担心吃到放了一年的陈年古董级月饼馅了。传统的五仁月饼、广式月饼.新颖的冰皮月饼都做过了.今年做个鲜香可口的苏式鲜肉月饼吧!正好全家人都不太爱吃甜食.这款月饼一定会受到空前好评。  相似文献   

3.
月饼     
张港 《教育艺术》2003,(9):58-59
在城里月饼发票的年代,我下乡那地方,1/2的人没有见过月饼,3/4的人没有吃过月饼。我教的4个埋汰男孩、两个埋汰女孩、两个利索女孩,全没有见过月饼。有的说月饼是圆的,有的说是半圆的,有的说是三角的,也有的说月饼就跟“热特”的轱辘一个样。 我给家里写信,我说,去年我就没有吃着月饼,今年不吃了,明年算在今年,一并给我寄来。我想让这些孩子也看看月饼,也吃吃月饼。  相似文献   

4.
刘衡  小鹿 《同学》2003,(10)
中秋节前后,月饼又开始泛滥成灾,我面对着满眼的广式月饼,不禁怀念起苏式月饼来了。苏式月饼没有广式月饼的富丽堂皇。广式月饼重  相似文献   

5.
“八月十五月儿明啊,我为爷爷(奶奶)送月饼啊。月饼圆圆甜又香啊。一块月饼一片情啊……”中秋节那天,在海城经济开发区老年服务中心的活动室里,一群天真活泼的少先队员,正在为孤寡老人们表演精彩的节目。孩子们一边演唱,一边把自己带来的月饼和水果送到爷爷奶奶们手中。当老人  相似文献   

6.
品月会     
教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品月会热热闹闹地拉开了序幕。 看,精美的月饼摆满了桌子,方的、圆的、爱心桃的、梅花的……五颜六色,真让人眼花缭乱。“品月饼啦!”王老师一声吆喝,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我迫不及待地拆开了从家里带的月饼,哈密瓜月饼,清香诱人;莲蓉月饼,香甜绵软。“来,尝尝我的草莓月饼!”我正吃得津津有味,前面的王静递给我一瓣。我急忙腾出左手去接。还没来得及细尝,后面的张晨晨又伸过来一瓣:“菠萝月饼,你吃过没有?”我哪儿还有手去接,只好转过头去,啊呜——一口咬住,也顾不得说声谢谢,三下五除二…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莫让“生活化”冲淡数学味 [案例]在一节“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数学课上,教师为了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分数是因生活的需要而产生,于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分月饼、吃月饼。这一节课开头上得热热闹闹,学生兴趣高涨。但由于分月饼、吃月饼耽误了不少时间,导致教学任务没能完成。  相似文献   

8.
月饼DIY     
听说下午奶奶要带我去姜允希妈妈的公司做月饼,我兴奋得连中午觉都没睡好。好不容易等到放学,我立即催着奶奶带我去。“月饼会不会很难做?做月饼好不好玩?我做出来的月饼会不会不好吃?”就这样一路走,一路想,不知不觉就到了姜允希妈妈的公司。做月饼的地方设在公司的大门口,远远就看到好多人围在一张大桌子旁。我迫不及待地凑了上去,“阿姨,能不能帮我拿一团面?”我向一位阿姨说道。  相似文献   

9.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正是春华秋实,一年辛勤劳动结出丰硕果实的季节。届时家家都要置办佳肴美酒,欢度佳节,从而形成我国丰富多彩的中秋饮食风俗。吃月饼“中秋佳节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每当风清月朗、桂香沁人之际,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圆,别有风味。月饼作为一种形如圆月、内含佳馅的食品,在  相似文献   

10.
中秋节到了,又可以美美地吃月饼咯!不过那些老套的豆沙、椰蓉……不能引起我的兴趣!吃月饼,也要讲求新意!哈哈,浩瀚星空,挂着好多月饼嘛,哪一款适合我呢?Let’go,摘月饼去咯!  相似文献   

11.
《母婴世界》2014,(9):12-14
本期话题:“那些年我们吃过的月饼看过的月亮”精华网评 《母婴世界》微信公共平台向网友征集了话题“那些年我们吃过的月饼看过的月亮”。活动征集期间众多微信网友踊跃发言。在这次的征集中,小编只能感概,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月饼已经不是那个月饼了。中秋节的月亮和月饼这对形影不离的小伙伴,经过时间的推移也有了不少变化,其中变化比较大的就是月饼了,在今次的征集中,身为人母或人父的微友都感觉现在的月饼没以前的“好吃”,就算是五仁月饼在他们的记忆中也是“甜的、香的、甚至是幸福的”,当一种月饼能够从味觉中延伸到亲人、朋友的怀念中时.  相似文献   

12.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2)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l)一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  相似文献   

13.
在一次校级赛课活动中,两位老师同时执教了"分数的初步认识",他们的课题一样,教学方法却大相径庭: A老师: 出示秋游情境:把1块月饼分给两个学生,如何使两个人分得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后,教师讲解:把这块月饼平均分成了2份,那么1个学生分得的月饼是整个月饼的二分之一,写作1/2.教师提问: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4个学生,其中1个学生分得的月饼是整个月饼的几分之几?接着提问:3个学生分得的块数占整个月饼的几分之几?(同桌交流后汇报)  相似文献   

14.
<正>爸爸,我做错了一件事,一直没主动坦白。今天,我想把它说出来。中秋节那天,您买了一大盒月饼。听您说,这盒月饼很贵,一百多元钱呢。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饭后,您在全家人的期待中打开了月饼盒子。哇!好漂亮的月饼啊!我睁大眼睛,看到盒子里面漂亮的水果味月饼,馋得直流口水。  相似文献   

15.
我班是混龄班,中秋节的前几天,一名幼儿带来一盒月饼请大家品尝,由此孩子们聊起了制作月饼的话题。我决定先点后面,以“大带小”的方式组织幼儿开展以做月饼为主要内容的中秋节主题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6.
【片断】师:(拿起一张圆形纸卡)我们把它当做一个月饼,你能表示出这个月饼的12吗?生1:(用剪刀把圆形纸片剪成大小差不多的两半)把一个月饼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月饼的12。师:其他同学同意他的做法和说法吗?生2:老师,我认为他剪成的两半有大有小。所以,他手里举的一半不一定是这个月饼的12。师:你能剪出这个月饼的12吗?(生2先把圆形纸片对折,再用剪刀沿折痕剪开)生2: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12。师:小朋友,你们同意谁的分法?……(全体学生折纸操作,师板书:平均分)师:通过刚才的操作,谁能把12表示的意思再来说一说。生3:把…  相似文献   

17.
月饼的香味     
中秋节到了,超市的货架上,路边的面点店里,月饼的种类真多。馅就有枣泥、豆沙、蟹黄、水果……这么多的馅,我小时候听都没听说过。每次去买月饼,我总要寻一包用透明的油纸包装的,上面印有嫦娥奔月图案的脆皮五仁月饼。之所以要寻,是因为现在的许多月饼包装精美  相似文献   

18.
月饼味道     
①中秋节要吃月饼,这是家家户户的习惯。现在市场上有着各色月饼,我却只希望能尝一口记忆深处妈妈月饼的味道。妈妈做的月饼制作、包装均很简单,用料也都很普通,味道却能穿越时光隧道,让记忆沉淀到心灵的最深处。  相似文献   

19.
一、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1.探索分数除法的意义。师出示题目:①每人吃半块月饼,4人一共吃几块月饼呢?引导学生思考:半块月饼怎样用分数来表示呢?4人一共吃几块月饼求的是什么?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相似文献   

20.
最近,笔者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这堂课折射出的教学理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现把这节课的精彩教学片断整理出来,并作一点抛砖引玉式的反思,与大家一起分享。片断一:分饼导入师:中秋节同学们吃到了什么?生:月饼。师:吴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大月饼(出示一块大大的“纸”月饼)。这月饼里的学问可大呢。老师先向同学们提一个问题。老师有4个这样的月饼平均分给2个学生,每个学生得到几个月饼?你们用击掌的方法告诉老师,好不好?生:好。师:预备———开始。生:啪。啪。师:老师有这样的2个月饼,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