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力量源来,和谐文化就是以山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文化,就是在社会上崇尚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和精神,形成共同的和谐社会理想,奉行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  相似文献   

2.
和谐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内在地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建设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3.
魏莹 《科教文汇》2009,(2):231-231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为我们今天探讨和研究和谐文化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4.
司法和谐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下建设法院文化的重要目标.司法和谐理念的提出,既有传统的继承I]生,又有现代的创新性.司法和谐,是坚持法治为前提的和谐,和谐是对法院审判活动的精神指引坐标和社会评价标准.正确处理法律制度与和谐理念之间的关系,是落实司法和谐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孙丽凤 《科技风》2011,(13):213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而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在直接的物质交流和精神交流过程中,以感情为基础,相互尊重,诚信友爱,团结友善,和谐相处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杨稀 《中国科技信息》2009,(20):255-255,257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班级作为学校的细胞,加强和谐班级建设将促进校凰和谐建设。和谐班级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和谐、互助进取的集体环境,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可持续的发展。本文从建立人性化管理理念、创设和谐班级氛围、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加强班级团队建设等四方面探析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相似文献   

7.
农村和谐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以宣传科学发展观为重点,引导农民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是以弘扬自强不息精神为重点,引导农民摒弃"等、靠、要、看"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关键的是激发、调动、发挥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让农民行动起来。  相似文献   

8.
林开慧 《金秋科苑》2009,(12):200-200
构建和谐校园是广大师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构建和谐校园必然要求具有和谐精神的人去实现。笔者从当前学生的和谐精神与构建和谐校园内在需要存在的差距,探讨如何从现实出发培养学生的和谐精神。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校园是广大师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构建和谐校园必然要求具有和谐精神的人去实现。笔者从当前学生的和谐精神与构建和谐校园内在需要存在的差距,探讨如何从现实出发培养学生的和谐精神。  相似文献   

10.
房常华 《今日科苑》2007,(20):117-117
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平稳、快速的新阶段,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变的十分和谐。财务管理作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理念也应相应的进行转变。本文就财务理念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想法,将其系统化,从五个基本方面阐述了和谐财务理念,财务管理者可根据新的管理理念摸索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施忠仁 《科教文汇》2010,(21):177-177,179
高等院校应牢固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以人才质量为生命线的意识,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大学生。和谐的校园文化体现了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校园精神。它具有感染性显著特征,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作用。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又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关系到人才质量、关系到一所大学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大学校园能不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民族文化的现在和未来能不能始终朝着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潘宏  王姝 《科教文汇》2008,(14):2-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和谐校园的建设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因此,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要加大力度,坚持把以人为本的精神贯穿其中。在和谐社会视域中,从多方面多层次共同作用,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和谐校园的建设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因此,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要加大力度,坚持把以人为本的精神贯穿其中。在和谐社会视域中,从多方面多层次共同作用,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和谐才能高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完全符合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新理念。  相似文献   

15.
刘立杰 《科教文汇》2007,(1):146-146
和谐文化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社会、政治理念。在当代中国和谐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协调发展,有助于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吸收借鉴了世界先进的文化成果。  相似文献   

16.
胡红霞  张涛 《科教文汇》2009,(18):45-45
党中央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教育的发展又提出了创建和谐校园的历史要求。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的校园文化为和谐校园建设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良好的人文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为高等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目标提供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对创建和谐校园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中央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教育的发展又提出了创建和谐校园的历史要求。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的校园文化为和谐校园建设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良好的人文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为高等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目标提供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对创建和谐校园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学习先进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3月份,我们迎来了两会的胜利召开。两会上,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多次被提到,使之成为了两会的一个重要议题。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舞台,是为社会主义培养人才的基地,是为社会主义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接班人的主阵地,因此构建一个和谐校园显得尤为重要,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构建一个和谐校园应努力做到校园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校园文化精神与办学理念、管理理念和谐,教育主体诸要素间和谐发展,学生学习发展方向和谐,最终达到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19.
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构建高校和谐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林 《科技风》2012,(16):2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灵魂和根本,建设高校和谐校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要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快学校发展,夯实和谐校园建设基础;加强制度建设,推进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加强和谐文化建设,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新概念,并且把和谐社会的建设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创建和谐图书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公益文化事业机构的图书馆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看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即构建和谐图书馆。和谐图书馆具有体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依法治馆”、资源共享、与读者和谐相处等特征,要构建和谐图书馆必须要构建和谐的团队、创建和谐的馆风、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和做好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等。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