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我国著名历史教育家吴景贤先生一生从事历史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先后在重庆中央政治学校、南京国立政治大学、湖南国立师范学院、重庆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重庆西南师范学院(今西南大学)、重庆西南军区师范学校、成都四川师范学院(今四川师范大学)、南充师范学院(今西华师范大学)任史学教授,撰写了大量历史教育类论著。文章结合吴景贤先生的生平事迹,从历史教育的目的观、教材观、教学观三个方面对吴景贤先生的历史教育思想进行归纳、分析,并进一步结合其历史教育的相关实践活动总结了吴景贤先生对构建历史教育学学科体系的重要贡献。吴景贤先生的历史教育思想虽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其历史教育思想对当下历史教育的改革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学历史教材体现了中学历史学科的知识结构及其具体内容,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凭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工具。改革开放以来,历史教育工作者对中学历史教材研究非常重视,取得了许多较为突出的成果,主要刊登在《课程·教材·教法》《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等历史教学专业杂志上,  相似文献   

3.
彭铁权 《教师》2014,(19):62-62
正当前,中学历史教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学历史课怎么越来越难教了?"为什么课越讲越不会讲、越讲越不明白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第一、当前,初中历史教师中,特别是乡镇初中历史教师中非历史专业毕业的较多,他们对历史教材的把握不系统、不深透,对教法改革,也只能是"花架子",收不到好的效果。所以,历史老师在适应历史教学的改革时,应首先过教材关,在如何挖掘教材上多下功夫。首先,系统学习中外历史。通读中国历  相似文献   

4.
《历史教学》2001年第1期曾刊载北京大学马克尧先生《大学历史教学浅谈》一文。马先生作为史学前辈,积数十年教学体验,指出了大学历史教育中存在的诸多积弊与缺憾。马先生的文章对高校教学改革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进一步拓宽了历史教育界的改革视野。这就是,必须从学科教育学的高度审视高校的历史教育。例如“历史教学论”(或称“历史教材教法”)这门课程几十年来始终是高等师范院校历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但课程的指向一直被定位于中学历史教育。从理论上讲,历史教育学的涵盖面应该要宽阔得多,应该覆盖从大学到中学乃至小学历史教育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5.
<正>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而习题训练则是促进学科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20世纪90年代末,《历史教学》杂志连续刊登了白月桥先生的《习题的分类标准和类别》等系列文章,其专著《历史教学问题探讨》专辟一章以较长篇幅对历史习题进行了论述。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国内影响较大的历史教育类期刊《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课程·教材·教法》等相继刊登了一些历史习题研究相  相似文献   

6.
吕著中国历史教材研究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吕思勉先生的中国历史教材编写成就,置于近代历史课程改革的总体背景之中,着重考察并探究其教材编写理念的创新,以及编写体例与剪裁手法方面的特点,为目前中学历史教材编写的改革思路提供一些有益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7.
中学历史课程中应广泛渗透灾害教育。文章从其内涵及必要性入手,深度剖析了灾害教育在中学历史课程中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并尝试从教材、教师、教法三方面提出回归与建构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历史教育是中学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课程设置、教材编纂、教法更新三个方面对近百年来中国中学的历史教育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0世纪中国中学历史教育的利弊得失。认为20世纪中国的中学历史教育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根据创新教育的理念,采取兴利除弊、扬长避短的措施,进一步促进中学历史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历史教学(高校版)》2011,(10):F0002-F0002
编者介绍:何琼,广州人,1983年大学毕业,1994年调入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任教研员,现任历史科科长,广州市中学历史教研会副会长;先后在《课程·教材·教法》《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教育导刊》等刊物发表十多篇论文,其中两篇被人大复印中心全文转载;主编的书有:《大漠勇士》《广州历史·古代部分》《广州历史·近现代部分》...  相似文献   

10.
朱小荣 《文教资料》2011,(28):151-152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深化历史教育,主要从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历史意识;挖掘教材教法,塑造优良人格;构建平等关系,建立和谐课堂;注重发展过程,建立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历史教育中如何养成学生优秀人格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史学、史才、史识,是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提出的治史三长,是作为一名史学家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的要素。把它移到当今的历史教学中非常契合,符合素质教育对课堂改革的要求,也可以解决目前历史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2.
历史乃是活生生的生命存在的历史。不是历史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历史。历史也需要我们去延续,延续历史的根本意义还是在于当下和未来。我们应该改变物化的历史观,拉近历史与当下生命的联系。历史教育必须超越知识的教育,而成为提升个人主体性,提升生命中的历史意识与历史情怀的教育。正是生命化的历史与历史教育,使我们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侯外庐的《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失误后走向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它把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实际相结合,提出文明发展的多线论,打破生硬套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面,真正走进中国历史资料库,着力揭示中国历史的具体特征,在史学理论和方法论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中国化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正在深入进行。此次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不仅对课程设置进行了新的编制,而且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评估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的教育和教学理念的提出和推广,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使得中学历史教学处于一个转型期,需要研讨的问题很多。本仅对新历史课程所使用的历史教科书中对史料的运用,进行简要的评析。  相似文献   

15.
16.
世界教坛中出现的历史教科书公然违背历史的现象,值得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美国一些宗教团体为了维护其宗教利益,日本右翼势力为了掩盖日本在侵略战争中的罪行,任意修改、篡改历史教科书,严重误导了青少年,破坏了民族和国家的形象。因此,我们要坚决抵制有意识地篡改历史的反科学做法,还历史以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17.
历史教科书中对史料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通过梳理区域社会史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论著,可以清晰地看出学界从地方史到区域史研究的学术研究历程,这种转向体现了国内学者追求本土理论和方法的学术研究,成就了不少区域社会史研究的范式.但争议也不少,主要集中在区域是如何划定的,争议的背后在于如何看待自己研究的“区域”.这些区域史的基本问题,对于做区域社会史研究来说是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导语 1999年8月.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标志着当代文学结束了无史的历史。由于它是第一部个人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其治史理念与方法不同于此前任何一都当代文学史。这部书以客观、冷静、有距离的方式重现了当代文学的历史场景.赋予文学史写作以鲜明的学术个性.将当代文学史研究带进了学术化和学科化的时代.为当代文坛所激赏.不仅在当时反响强烈.也对其后数年的当代文学学术空间的开拓起着持续的引领作用。同年9月.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该书亦以独特的文学史观与述史方式体现出重写文学史的收获。其卓然的学术姿态在当代文学界引起广泛的注目并得好评,与洪子诚的文学史一起.构成当代文学学术天空上的双子墨座。2004年1月.由孟繁华、程光炜两位博士合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新世纪第一部有学术创生力的当代文学史著作,是一部吸收了“重写”经验而又富有学术想象力的当代文学史。它将文化和艺术的经纬交织.绘结出当代文学的历史地图,展现出叙事权力在建构历史时的魅力与超越品格。这三部当代文学史都以新的知识型构和不可拒绝的力量.进入大学文学教育,对于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说.它们是破解文学史观与历史处理方法之间的关联的经典性文本。基于以上的认识。2005年3月.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2004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在指导教师毕光明的组织下.对这三部新型当代文学史进行了比较性阅读。并在“当代文学研究”课堂上就研读体会开展了讨论。参加讨论的有研究生颜水生、田文兵、廖述务、罗勇、王春艳、康艳琴、王海丰、张朝霞、邹艳琴、张燕等。下面是部分同学讨论稿的选登。[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