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针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问题,提高了他们的个人素质和文化水平。现有的教育政策和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民工子女后义务教育的"断裂",现有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自身条件的先天性不足。因此,注重农民工子女后义务教育公平和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作为社会结构转型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融入城市生活却又不被真正接纳。剧烈的文化冲突使这一群体难以融入城市文化,同时对乡土文化和主流文化又有一定程度的疏离和怀疑。重塑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认同,应以变革城乡二元制度、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权益、扩大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消费途径为切入点,培育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自觉,强化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自信,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从农村涌入城市。同样,他们的子女也随着父母进入城市生活。有研究者指出,由于地域和文化差异,有些农民工子女存在显著的身份认同混乱,并存在助人行为意识缺失和社会公德心丧失现象。显然,这对农民工在城市务工是不利的,对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探讨农民工子女助人行为的理论及实践,进而为其融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第二代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拥有强烈的市民化意愿,但相关社会制度缺失,利益诉求困难和城市社会环境排斥,使他们不能和市民一样享受到城市经济发展、繁荣的成果。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强调弱势群体问题并不是因其自身原因所造成,而是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基于此,应从社会制度安排、社会组织建设和社会环境支持等方面着手构建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支持网络,促使第二代农民工向城市新市民转变。  相似文献   

5.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2):120-124
新生代农民工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这个群体中近半数是女性。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城市中人际交往情况、自我认知、对生活现状的满意度、情绪情感等方面与男性相比有一定的差异。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越是认同自己在城市中的地位、对生活现状的满意程度越高、感到孤独和无助的程度越低、与城市居民的交往越频繁,就会提高留在城市的意愿程度。如何提高她们留在城市的意愿程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通过接受相关培训,被纳入到城市的社会保护体系中,得到政府和社会的真诚接纳。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中国巨大的社会经济体制变革中,农民工成为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主要劳动力来源,农民工受教育的程度以及质量直接影响了中国社会变革进程的顺利与否。因此,农民工群体的教育成为需要关注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重新审视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对当代农民工教育将会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中国目前有超过一亿的农民在城市打工,每年又有1500万新增劳动力大军涌入城市.农民工吃苦耐劳,承担着城市最累、最苦、最脏、最险的工作,为城市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发达地区的许多城市,外来农民工已超过当地常住居民数量,对推动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进入城市后的就业、婚姻、子女教育等社会压力骤然增加,许多在外地打工的农民工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偏差或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8.
近20年来,农民工作为一个的新型群体在中国社会迅速崛起,青年农民工则是其主体。他们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为城市建设和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生存境遇却十分尴尬与艰难:步入城市,却不能融入城市进而被城市完全接受,沦为都市边缘人;回到乡村,却又发现难以忍受乡土生活,成为乡村浪子。教育部门要帮助青年农民工摆脱困境,或使他们市民化,或使他们转化为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视野下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关注与重视程度,反映了一个城市和一个国家的发展理念及文明水平。继续教育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个体的发展进步,有助于培养新型农民,帮助其更好融人城市并为所在城市做出更多贡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在现代化进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工作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具有长远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城市农民工为中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却一直享受不公平的待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严重短缺,已经成为了阻碍农民进入城市的一个主要障碍。只有实现城市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加快农民工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变。从就业、教育、医疗、保险和住房方面入手,可对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现状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