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接受修辞是一门年轻的课程。修辞表达和修辞接受构成修辞活动的两极,二者统一在同一的言语交际过程中,又各有不同的角色分工。本文试图从修辞接受的社会心理、社会交际、接受主体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说明修辞接受所具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2.
接受修辞是一门年轻的课程。修辞表达和修辞接受构成修辞活动的两极,二者统一在同一的言语交际过程中,又各有不同的角色分工。本文试图从修辞接受的社会心理、社会交际、接受主体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说明修辞接受所具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3.
语境指一系列影响着人们的言语行为、言语方式及其效果的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构成的特定的交际环境。在很多学科中语境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修辞学而言,修辞的表达固然重要,但修辞的接受也同样不可或缺。而修辞的接受如果脱离语境,修辞表达再优美,也会造成理解的错误。因此,修辞的接受离不开语境。  相似文献   

4.
变异修辞拉大了辞面和辞里的距离,创造了广阔的语义空间,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受话人在进行解码时,必须根据辞面运用联想才能揭示出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5.
变异修辞包括辞格变异和非辞格变异两类,指的是刻意用偏离常规的方式运用语言材料以取得特定交际效果的现象。由于变异修辞是行文的非常手段,交际中其语言单位的原始意义须向动态的语用意义进行多层转换,其构建与解读更须依赖交际双方(尤其是接受方)的认知心理与状态,认知语言学自然成为分析变异修辞的一个理想的理论框架。利用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则,对变异修辞的发生、构建与解读机制进行初步探讨,认为变异修辞的种种手法如同隐喻一样,“不仅是语言的,也是概念的,行为的”,认知语言学对变异修辞的本质和运作机理具有极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6.
变异修辞是常规修辞的偏离形式。变异修辞意象审美是通过表达主体心灵体验激发审美意识外射而产生的不同寻常的审美意识,接受客体则通过心灵震撼刺激产生审美意象体验,从而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的心理刺激,产生诗性化的语言幻象,达到常规言语表达难以比拟的审美效果。作为审美意象的载体,变异修辞能有效帮助实现言语表达中的意象审美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修辞学研究修辞现象、修辞活动,那么,理应既研究表达修辞,又要研究接受修辞。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修辞学理论系统建构中,明确提出接受修辞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这其中以宗廷虎和李金苓的成就最为突出,当前学界对此还少有专门性论述。他们不仅自己多年一直坚持研究,建构了包括“表达修辞学”和“理解修辞学”在内的修辞学框架,梳理了接受修辞研究的历史,提出了言语交际全过程的研究方法,高屋建瓴地指出了接受修辞学中尚待研究的众多问题,而且积极引导、支持其他研究者,为接受修辞学的持续发展培养了一定数量的研究力量。接受修辞学将成为21世纪修辞学研究大有可为的领域。  相似文献   

8.
变异修辞;情感的激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异修辞是一种艺术化言语,它遵循和一般语言不同的运思规律。它遵循的是情感逻辑,而不是理性逻辑。它是发话主体情感激活的表现,所以,它负载着意蕴深厚的情感信息。它旨意深远,辞气昌大。它之所以美,并不是由于物理的、生理的信息得到准确的再现,而是物理的、生理的信息与发话主体特有的情感信息发生了特异的组合。它是由于情感驱使,使发话主体自然地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言语。所以它不是科学的认识,而是艺术的审美。这样,体现了它的变异性和它的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9.
周捷 《语文知识》2011,(2):62-65
潘向黎作品的一大特色就是变异修辞的恰当运用。在语音层面上表现为谐音变异和摹声变异;在词汇层面上表现为词语分拆、词语序换、抽换语素、曲解词义、语体变异、色彩变异、语域变异、超常组词;在语法层面上表现为词性变异、超常搭配、结构成分位序变异、语法成分配置变异。变异修辞让潘向黎的文学语言异彩纷呈,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0.
探讨英语各种变异修辞格,如移就、通感、矛盾修饰法、一语双叙、轭式搭配、隐喻、夸张、仿拟、反语、似非而是的隽语等。认为这些变异修辞格虽然违反了逻辑语义规范,但在特殊的语境中却产生了新奇的修辞效果,不仅使语言表达新颖别致、生动形象、言简意赅、幽默风趣,而且丰富和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活力,使人们的表达更加凝练并富有哲理。  相似文献   

11.
程珏 《鸡西大学学报》2014,(11):129-130
变异修辞,就是突破常规、变通使用的特异表达方式。通过运用"同义手段"的分析范式,对现实生活中、艺术作品中大量存在的实际语料和新近流行的网络语在语音变异、字形变异、词语变异、语法变异四大方面进行分类整理,以求探讨变异修辞的环境制约及功能问题。  相似文献   

12.
修辞表达的内容需通过修辞接受来体现,因此修辞接受与修辞表达同等重要.在翻译这种言语交际活动中,原语修辞表达者表达的内容有可能完全被修辞接受者所接受,这就是信息接受等值,但事实上完全等值的概率很小.  相似文献   

13.
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的关系较为重要。在这一领域的历时发展中,上古时期人们主要关注社会接受心理和口头语表达的关系;中古时期主要体现为有关论者对审美心理和诗文表达的关注;近代则更多关注个体审美心理与文章散文的表达;发展到现代,人们已经注意到了审美认知心理之于修辞表达的重要性;当代则对这一问题有着较为全面的关注,同时也有不少问题亟需解决。  相似文献   

14.
莫言是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其小说在语言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生死疲劳》是莫言的经典作品,其语言汪洋恣肆,千变万化,尤其是变异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数目多,而且类型广。  相似文献   

15.
"副+名"组合作为一种超常的言语形式,其接受活动的语境主要由"文本""经验1"和"经验2"三层次构成;从认知程度看,它们分别属于低层次、中层次和高层次。接受者在理解"副+名"组合时,随着解读的深入及特定的心理因素,其所依赖的接受语境将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递升。当接受者进入高层次语境时,则意味着接受者审美自由的获得。从整个社会范围内来看,这也标志着"副+名"组合的使用人群会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6.
论修辞推理与修辞话语形式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辞活动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表达与接受相互作用的过程。修辞所必然联系的双方即表达者与理解者总是追求在对立中达到统一,修辞的效果则在表达与接受的互动中取得,并最终诉诸接受心理得以体现。接受心理的存在势必影响修辞表达,或者说,修辞表达要受接受心理的制约。“修辞推理”和“修辞话语形式建构”是接受心理制约修辞表达的两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