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海明威的名作《老人与海》中,主人翁圣地亚哥被诸多研究者以"硬汉英雄"形象来解读。作者认为这个形象并不具普世价值,个人的精神坚持不足以冠以英雄称谓,并且这种精神抗争是被动的,它源自人生的无奈、孤独与失落。主人公的努力挣扎只为想在生命尽头的前夕挽回尊严,但却无果而终。通过破除英雄解读的迷恋,透视主人翁失落的挣扎,读者才能更深刻体会海明威对人生的辛酸感慨与孤单心境。  相似文献   

2.
以往的文学史上或者是评论者,部评说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是一部硬汉小说,其理由就是《老人与海冲体现了主人公桑提亚哥对孤独的一种忍耐精神和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这只不过是一种表面现象。下面我们姑举两点,硬汉小说的说法便不成立了:首先,海明威是“迷惆的一代”文学思潮的代表者,他所迷惆的是什么呢?正是传统英雄话语中所鼓吹的英雄与硬汉,因此,海明威不太可能去花很大的笔墨来歌颂一个人们所说的英雄与硬汉。其次,根据从海明威其他小说中获得的经验来看,英雄并不是海明威歌颂的对象,他只是着力描写他们的经历:精神和…  相似文献   

3.
从建国后的17年,除去"文革"10年,到新时期以来的17年中,中国当代文学创作虽然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爱国主义始终是它一以贯之的主题,而且随着社会的大变动、大发展,这一主题又不断丰富、不断深化.具体表现在:一是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英雄观念发生了变化,由"英雄化"向"非英雄化"转变;二是浪漫精神的谈化和深沉忧思情感的强化;三是爱国激情的阐发更富有鲜明的主体意识和个性色彩.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爱国主义仍然是文学创作的主旋律,非但不能淡化,而且还应该进一步强化,以消除商品经济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悲剧往往体现着作者对现实更深刻的认识。被公认为"四大悲剧"之一的《李尔王》,是莎士比亚思想集大成者的代表作之一。而在它所折射的灿烂文学光芒的阴影下,则是体现出来的作者依附于权贵,取悦于王权,为王室服务的权贵思想倾向。本文就这一思想的体现及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旨在更加全面了解莎士比亚的思想和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文化史上,"英雄主义"的标准和"悲剧"一起经历嬗变。在古希腊悲剧中,出身高贵的悲剧"英雄"们通过在黑暗中与命运的抗争激发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展示出人类的尊严;莎士比亚时期的悲剧英雄散发着"人文主义"的光芒;到了现代时期,由于时代对人性的挤压,更多的悲剧英雄以"反英雄"的形象出现,但他们藐视正统、不妥协于现实的精神同样体现了人类的尊严,可视为现代悲剧中的"英雄主义"。  相似文献   

6.
《伤心咖啡馆之歌》是美国南方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代表作。小说中,麦卡勒斯充分利用了民谣体的叙事特点来展开写作,不仅因为民谣体的重复结构、"概要式"特点和叙述者所体现的"非个人化"特征有助于其对创作主旨展开充分论述,还因为她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要求作者与文本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  相似文献   

7.
军旅文学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90年代的发展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尤其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在以往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本文将在1980年代"本色英雄"的基础上,对产生于1990年代的"另类英雄"作出分析。以期让读者更好的了解英雄与常人的个性和共性。  相似文献   

8.
<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一直以来被看作是海明威笔下"硬汉性格"的典型.笔者认为,桑提亚哥究其性格所体现出的精神内涵而言,则与加缪式的"荒谬的英雄"--西西弗斯体现了一致性:面对无法改变的失败依然奋勇前行,以反抗和超越捍卫着人类的尊严.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以塑造"硬汉"人物著称。其硬汉人物的塑造与其自身的硬汉性格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从美国社会发展视角来探讨海明威的硬汉性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重要的代表作。海明威 195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在于这部作品塑造的海明威式的“硬汉性格”。本文在为我们揭示“硬汉性格”的坚韧与顽强的同时 ,又提请我们关注“硬汉性格”现实的无奈。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人们对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中的女主人公凯瑟琳的评价各说一词,但总体上有两种相反的观点:要么是美丽、温顺的“天使”,要么是具有破坏力的“妖魔”。但细读文本笔者认为作家在凯瑟琳这个女性人物身上不仅表现了作家本人的悲剧人生观,而且体现了他在其他作品中在男性人物身上所一贯表现的硬汉精神和英雄气质。  相似文献   

12.
日本受岛国特性和农耕文化等背景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和"文化,它是日本精神的核心和日本人价值观的基础。而省略表达是"和"文化的一种具体体现,主要包括了避免突出自我的主语省略和避免伤害对方由接续词、副词引起的省略等内容。只有从"和"文化的角度来审视日语的省略表达,才能更好更深入地理解其内涵,达到既见树木更见森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被誉为美国"爵士时代的代言人"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本文拟从原型批评的文学理论视角对《了不起的盖茨比》进行解读。从小说的整体着眼,小说的情节符合"太阳-英雄"模式;小说中的时间安排对应了弗莱的原型季节模式;从小说的内容着眼,本文从圣经故事中找寻小说中"追逐"和"放逐"的两个原型母题。  相似文献   

14.
八十年代中国文坛刮起了一股阳刚之风,我们暂且把这类展现东方硬汉精神的作品统称为“男子汉文学”。本文试从其体现的英雄情感,封建意识,分析揭示它们所受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逼上梁山之前,顺民林冲的"忍"体现了他对王朝社会心理的认同。林冲休妻一方面是"忍"性格的体现,另一方面则深刻动摇了林冲对王朝社会的认同。在认同失衡后,林冲成为英雄林冲,其性格中的"狠"源于价值观失衡后的平衡努力。  相似文献   

16.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里比多"理论(libido theory,又译"原欲理论")在张爱玲最负盛名的小说代表作之一——《金锁记》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曹七巧变味了的手足之情、压抑的两性之爱以及母性的扭曲无不体现了情欲对人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鲁滨逊漂流记》中,笛福通过鲁滨逊这个横空出世的、想象中的英雄,借助武力的枪和以《圣经》为代表的文化的"枪"来进行对外殖民扩张,构建霸权意识,实现帝国梦想,不仅全力歌颂了当时英国的殖民狂热,而且阐述了欧洲中小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和工作伦理,表达了资产阶级征服非西方世界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以来,相继出现了以《我们》、《美丽新世界》以及《1984》为代表作的"反乌托邦三部曲"。在这些作品当中人们走向了另一个反面,体现了人类被科技所异化,人性被囚困于自我枷锁中无法挣脱。一部作品往往受身处的大时代所影响,20世纪也是后现代思潮蓬勃发展时期,《1984》以其先锋性、否定性和颠覆性显现着后现代主义特征。本文将通过颠覆传统语言、小说的政治化以及反英雄视角等方面深入解读《1984》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借此探讨乔治.奥威尔对人类生命的关注,以及小说对未来政治环境和社会主义发展的预见性。  相似文献   

19.
茹志鹃的《百合花》是十七年时期革命历史题材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采用当时主流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手法进行英雄叙事。同时,它又是一支"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歌颂了人情人性,具有显著的浪漫主义气息。本文将结合《百合花》,论述"十七年文学"中现实主义思潮和浪漫主义思潮的冲突与融合。  相似文献   

20.
矢野龙溪是日本明治年代自由民权运动的活动家和著名作家,他的创作体现了日本近代启蒙文学的特点。政治小说《经国美谈》是其代表作,作品借用古代希腊的历史题材,表达确立民权、振兴国家的主题和稳进温和地推动社会变革的政治主张;在艺术形式和表达上,小说更接近日本古典读本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