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学说主要论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国家是为维护私有制而诞生的,其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第二,国家具有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双重职能;第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作为统治工具的国家将会消亡,作为管理职能的国家将继续存在,在向共产主义过渡过程中尚存国家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  相似文献   

2.
论自然法概念的演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自然法的理解是建立在对自然概念的准确把握之基础上,古希腊的自然观是人类理性在二元主义思维模式的框架内对现象世界的终级原因不懈追问的结果,古希腊版本中的自然法是“自然”中以“至善”为目的而形成的完美秩序及蕴涵于其中的各种关系的规则体系,在西方政治文化中,自然法具有普遍性,神圣性和永恒性。因此,对自然法概念的准确把握是研究西眩政治哲学,理解西方政治法律文化传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自然法是西方政治文化的一个核心概念,其中包含着许多和谐思维元素。从某种意义上讲,托马斯.阿奎那作为西方中世纪的思想巨人,在其政治学说建构中以调和的致思路径追求着和谐价值目标,其自然法理论因而也蕴含着丰富的和谐价值,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着某种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如何加强并优化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教育?对于这个问题,二元对立思维的提问方式是:加强国家认同的关键条件是爱国情感的激发,抑或理性认知的扩展?"情感转向"的研究则强调,情感与理性是连续的统一体,"情感理性"表达的正是国家认同实践对情感与理性的统一。与工具主义及情感主义不同的是,"情感转向"既肯定了情感的认同价值,又诠释了情感的理性意义。"情感转向"下,国家情感需加以理性的拷问,国家认同的路径应置于情理共构的框架,国家与公民之间互爱的伦理关系则被理解为国家认同双向建构的重要条件。优化国家认同教育,需要遵循合情合理的原则,充分利用理性的制度化教育与感性的生活化教育两条途径,搭建青少年原初的爱国热情与理性爱国实践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本认为逻辑思维的基本特征是确定性和论证性。反映思维确定性的逻辑基本规律是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反映思维论证性的逻辑基本规律是充足理由律。而且充足理由律是逻辑思维的第一位的基本规律,其形式语言表达式(形式定理)是MP规则(即分离规则)。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发展变化的时代要求,应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肆意歪曲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错误思潮以及满足正确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现实需要,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科学论述了国家的起源、本质和消亡,辩证分析了无产阶级专政与民主的关系,合理区分了共产主义社会的两大发展阶段,是列宁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遵循和实践指南。在当代,这一学说仍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其价值要旨与党的百年奋斗经验高度契合,对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中坚持党的自我革命、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完善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梁漱溟是现代新儒家文化哲学的开创者,又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社会活动家。他从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角度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形成了独到的中西文化观,并深刻剖析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和现状,试图为救国救民寻求出路。  相似文献   

8.
几何证明过程中的填写理由,是学习论证的必经之路.可以说,学习几何证明题,就从填写理由开始.那么,怎样写理由呢?其关键是搞清论证问题中的逻辑关系,并学会如何填写这些逻辑关系中的根据.为了学好这一内容,请同学们掌握常见的推理理由.  相似文献   

9.
判决理由是法官判决的依据,是衡量法官基本素质和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判决理由在司法判决中占有核心地位,关系到判决结果的公正性和法院的公信力,对社会秩序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关于夏朝的国家形式,过去提出的专制集权国家说或城邦联盟说,都存在着一些理论上的缺陷;借鉴德国学者罗曼.赫尔佐克关于世界早期国家形成的另一种理论模式——贵族国家说,深入分析有关夏朝历史的考古和文献资料,可发现夏朝既是一个对本土进行统治的独立的贵族统治单元,又是一个代表中央政权而凌驾于万国之上、以贵族国家作为统治形式并初步具备地方二级制政区体系的早期统一国家。夏朝统一国家的形成,对于中国古代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中叶,美、俄、英等西方列强驾驶军舰来到日本,凭借武力逼迫日本改变以往的锁国政策而同他们建立外交关系并且进行通商。面对这场来自西洋强国的挑战,横井小楠在考察当时的世界形势以及日本国内状况的基础上,以以民为本的"仁"的理念为媒介,认同了西洋国家提出的交易通商的正当性,从而主张开国通商。  相似文献   

12.
伦理理由的限度表现在它的相对性方面。无论是基于道德行为者的维度,还是通过伦理道德规范的视角探索伦理道德理由问题都暴露出其相对性的限度。尽管如此,对伦理道德问题的思考仍然是人们的现实关切。一方面,伦理道德问题不仅是理论层面的,它更与人们的具体道德实践行为相关;另一方面,对伦理道德问题的追问是人生在世之意义的展现,也是人们在社会中获得幸福生活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从边疆学学科属性入手,分析"民族国家"概念及其在"边疆学"构建中的重要性。如果以社会科学的方式构建"边疆学",本身意味着必须找到其研究的逻辑起点。而"民族国家"在国家发展形态上的理想类型意义以及在边界界定上的明晰性,决定了"民族国家"当是成为"边疆学"建构的逻辑起点。有必要将中国边疆问题研究也转移到"民族国家"这一框架下进行,既有助于学科的构建,也有利于边疆学研究服务于国家现实需求,而且也不限制对中国古代边疆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许超 《政治思想史》2022,(2):98-115+198-199
培根是国家理性思潮在英格兰传播及演变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他看似矛盾的政治立场可以在国家理性的逻辑中得到更好的理解。国家理性思潮到培根这里才算真正颠覆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古典政治传统,并确立起政治的自主地位。除了以必然性原则为维护国家利益的政治手段进行辩护,他还从英格兰现实出发,提出商贸和海权两种符合国家理性的政治主张。宪政传统对于培根来说并不构成对国家理性的限制,反而能够规范国家权力,奠定现代国家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列宁<论国家>一文围绕"什么是国家.它是怎样产生的,为彻底推翻资本主义而奋斗的工人阶级政党--共产党对国家的态度基本上应当是怎样的"这一中心,通俗地阐释了国家问题"是全部政治的根本问题",研究国家问题必须把握基本的历史联系和社会划分为阶级的事实.国家的实质是维护阶级统治的机器,要注意国家形式的多样性与国家阶级实质的关系.他在评析历史上三种类型的剥削阶级国家的基础上.指出无产阶级必须夺取并掌握国家机器,利用国家机器去"消灭一切剥削",创造条件,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进而消灭国家.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后,日本根据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积极谋求成为"正常国家"。日本"正常国家"战略思维的核心内涵包括政治改革论、和平创造论、国际贡献论等思想。同时,日本"正常国家化"与其对外关系还形成了重重困境,使得日本在走向"正常国家"的过程中充满不确定性,给中日关系和中国对日战略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19.
对于处在现代化转型阶段的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现实状况异常复杂。今天的中国,在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日渐式微的同时,社会层面的意识形态却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可以说,什么样的"主义"都可以从当下社会找到,并且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都有或多或少的社会影响力。作为兴国之魂的意识形态体系,也由于经济社会条件的巨大变化必须重建其权威性和主导性。为此,执政党须秉持"政治认同"、"协调一致"和"中道理性"的理念,采用一套更为普遍化的话语体系,积极塑造一种全国人民都能认同的国家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20.
郝鹏飞 《文教资料》2007,(6):117-118
近代以来思想家针对中世纪的神权正义论的不公正,对正义的起源进行了重新探讨,由于他们借以观察社会历史进程的立足点选择的不正确,最终建立起来的正义论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恐怖,表明正义论本身的逻辑已经发展到需要突破实质正义的探讨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