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姑”、“舅”二字,在今天都是单纯的亲属称谓:“姑”指父亲的姐妹,“舅”指母亲的兄弟。但在古代“姑”“舅”除了以上的意义之外,还有其他含义。“姑”除指父亲的姊妹外,又是儿媳对婆婆的称呼,《尔雅》中有“妇称夫之母曰姑”;亦是女婿对岳母的称呼,《礼记·坊记》:“昏礼,婿亲迎,见于舅姑,舅姑承子以授婿。”“舅”除指母亲的兄弟外,又是儿媳对公公的称呼,“妇称夫之父曰舅”,亦为女婿对岳父的称呼,《三国·蜀先主传》:“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裴松之注》:“董承,汉灵帝母董…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的称呼艺术是十分高超的,它表达了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达到了含蓄隽永的艺术境界,仔细品味,便会发觉其味无穷。一、称呼表达了鲁迅先生对革命烈士、爱国青年的无限尊敬之情。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鲁迅先生“向来这样想,这样说”,但当她为革命英勇牺牲后,鲁迅先生不再称她为“学生”了,而是称她为“刘和珍君”,对她表示了极大的尊敬。出于同样的原因,鲁迅先生称与刘和珍同  相似文献   

3.
记得外甥牙牙学语的时候,我第一次让他叫“舅”,他就说“叫舅”。——他还让我叫他“舅”哩!但是不出一个星期,再让他称呼我的时候,他就懂得叫我“舅”,而不对我说“叫舅”了。由此,我想到语文学习的先学后理原理。 外甥学会叫“舅”,需要把舅舅的指令“叫舅”与自己吸收的其他紧密相关的语言材料,比如“叫爸爸”“叫妈妈”比照分析,才明确了“叫”和“舅”  相似文献   

4.
吕娟霞 《文教资料》2010,(28):27-29
现代汉语口语中有许多称呼是随儿而称的,这些称呼词我们称其为“随儿称”。本文对“随儿称”加以一简单界定、分类,并指出出现这种语言现象的语用动因,以及所产生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雯雯是一个不到五岁的女孩,她很倔强,几乎对任何人的意见都会表示拒绝。例如:要她叫“伯伯早”,她偏不叫,直到父母大喝一声,她才带着哭声委屈地叫一声;但不要她叫时她却偏要叫。邻家伯伯下班回来,她一高兴就“伯伯,伯伯”连续不断地叫。叫她不要再叫了偏偏还要叫下去,直到父母站在她面前厉声呵斥,她还不甘心地再叫几声才停止。“怎么啦,我偏要这样!”是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虽然你的孩子的具体表现可能和雯雯不同,但是类似雯雯这样的“任性”可能每位父母都经历过。  相似文献   

6.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热闹、喜庆、祥和的春节里,探亲访友是少不了的节目。现在的家庭多是三口之家,无论是做主人还是做客人,孩子都在场。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春节的礼仪呢?一、教孩子会称呼俗话说:“入庙得拜神,进屋要问人。”教育孩子会称呼、问候人是最重要的。春节期间亲人大聚会,怎么教育孩子称呼亲戚朋友、祝福长辈呢?比较常见的亲人,孩子都会称呼,如外公、外婆、叔叔、阿姨等。还有的客人孩子不常见,这就要靠父母提前教导该怎样称呼将要见面的客人。例如,父母称姑辈的,孩子就称姑公、姑婆;父母称舅辈的,孩子就称舅公、…  相似文献   

7.
社区的变化     
中山市港口镇民主社区是我们可爱的家乡,近年来她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寒假的一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社区党委副书记吴跃带伯伯。吴伯伯首先给我们介绍了民主社区的一些基本情况,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全社区常住人口才4800多人,而外来人口却有10000多。随后有小记者发问:“请问吴伯伯,我们社区近几年来的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可大了,”吴伯伯兴奋地说,“一年一个样,2001年全社区总收入150多万元,去年翻了一番,超过了320万元,今年的奋斗目标是400万元,大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又有小记者…  相似文献   

8.
怎样称呼人     
除先生(Mr.)、夫人(Mrs.)和小姐(Miss)之外,还有一个称呼“女士”(Ms),在美国已越来越流行。“女士”对已婚、未婚都适用。所以当你不能肯定应称她“小姐”还是“夫人”时,你就可以称她“女士”。不过要注意,“先生”、“夫人”、“小姐”、“女士”这四个称呼必须跟“姓氏”(thelastnames)连用。在你初次与美国人会面时,出于尊敬,你常常可单用“先生”或“女士”来代替他们的“名字”(names)。被称呼的人可能意识到你不知道怎样称呼他,他会助你一臂之力,告诉你正确的称呼。然而,你将会发现,在美国,正式头衔极其少用,除非是用于称从事某些…  相似文献   

9.
曹坚 《同学》2003,(12)
我们读书、教学、观看影视剧时,常常会遇到古代帝王的“谥号”、“庙号”和“年号”。有时我们称某某皇帝,如: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清)康熙、乾隆皇帝等,这些称法,实际是分别用了“谥号”、“庙号”和“年号”来称呼他们。“谥号”、“庙号”和“年号”都可作为帝王的帝号(对帝王的称呼),但它们的意义、用法却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难忘的一天     
前两天,老师笑眯眯地走进教室,对我们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东莞市教育局局长杨伯伯要来看望我们了!”听到这个消息,全班一阵欢呼!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我既兴奋又紧张,心“扑通扑通”跳个不停:毕竟写给杨伯伯的信是我执笔的啊!还是在上个学期,我们班开展了一个以“保护眼睛、预防近视”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走近心灵的“窗户”》。活动结束时,由我执笔,把我们对长安镇中小学生进行视力调查的结果向杨伯伯作了汇报,并提出了我们的建议。事情过去了,全班同学都没有在意,更没想到杨伯伯会来看望我们。如今,杨伯伯真的要来了,你说,我怎能不激动呢?2006年9月6日上午,平时热闹的班级显得比往常安静了许多。快要放学的时候,听老师说,杨伯伯来了,在会议室里正跟老师座谈呢。我们都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待着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教室里鸦雀无声,仿佛能听见周围同学呼吸的声音。这时候,我偷偷地看了一眼坐在我身后的陈雯珊,她神情严肃,显然也有些紧张。11点45分,一个身穿蓝色底纹T恤衫的高大的身影出现在教室门口,我的头脑飞快地转动着:他是杨伯伯吗?果然,他就是杨伯伯!随后,大家不约而同地喊起来:“杨伯伯好!”只见杨伯伯一边微笑着跟我们...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之旅     
出国旅游是大多数人的梦想。今年暑期,我参加了新兴学校国际夏令营,使这个美梦变成了现实。7月6日,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乘飞机抵达了新加坡国际机场。一下飞机,一位精明能干的导游王阿姨热心接待了我们。她让我们用当地方言称呼她“王胖胖”,寥寥数语,一下子把我们的陌生感驱除得无影无踪了。在回宾馆的路上,“王胖胖”告诉我们有关新加坡的知识: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原意为“狮城”。据马来史籍记载,公元1150年左右,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子乘船到此岛,看见一只黑兽,当地人告知为狮子,遂有“狮城”之称。还有,新加坡的独立日是1965年8月9日…  相似文献   

12.
《海外求学》2011,(1):24-25
这就是我们的花音小姐,她很可爱是吧?不过为什么叫她“花音”呢?因为她平时发音总是不准,就像我们中国有些人“花”——“发”不分呀!就让我们跟着花音小姐一起,来一次奇妙而有趣的发音之旅吧!  相似文献   

13.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老师的称呼也变得随意起来。近两年“老板”一词很是当道,成了很多学生特别是研究生对自己导师的称呼。研究生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历史似乎并不短,起先是理工科研究生们这样称呼自己的导师,后来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生们也跟上了这趟时髦;最初只有部分个性活跃的研究生公开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后来那些沉稳、谨慎、思想“上进”的研究生也在私下交谈中称起自己的导师为“老板”来。“老板”称呼的风行,迅速挤占了“先生”、“导师”、“教授”、“老师”之类称…  相似文献   

14.
晚上先生对我说:“老儿又要去学跆拳道了。”“老儿”是我和先生对女儿的称呼,这个“儿”当然是“孩儿”的“儿”。她也早就习惯了我们这样叫她,以至于有一次,我叫她“吕文睿”,她竟然问我:“妈妈,我怎么了是我做错什么事了吗?”  相似文献   

15.
刊中报     
20042咨询台除先生(Mr.)、夫人(Mrs.)和小姐(Miss)之外,还有一个称呼“女士”(Ms),在美国已越来越流行。“女士”对已婚、未婚都适用。所以当你不能肯定应称她“小姐”还是“夫人”时,你就可以称她“女士”。不过要注意,“先生”、“夫人”、“小姐”、“女士”这四个称呼必面跟“姓氏”(thelastnames)连用。在你初次与美国人会面时,出于尊敬,你常常可单用“先生”或“女士”来代替他们的“名字”(names)。被称呼的人可以意识到你不知道怎样称呼他,他会助你一臂之力,告诉你正确的称呼。然而,你将会发现,在美国,正式头衔极其少用,除非是用…  相似文献   

16.
另一种“老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板的称呼,大体始于改革开放个体户、私营业主等经商阶层的出现,这一称呼饱蕴崇拜、渴望、炫耀和讥蔑之意。20世纪90年代,“老板”称呼蔓延至大学校园,起先是理工科研究生们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后来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生们也跟上了这趟时髦;最初只有部分个性活跃的研究生公开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后来那些沉默寡言、谨小慎微、思想“上进”的研究生也在私下交谈中暗地里称起自己的导师为“老板”来。“老板”称呼的风行,迅速挤占了“先生”、“导师”、“教授”、“老师”之类称呼的市场。导师“老板”称呼的由来,主要有…  相似文献   

17.
太外婆     
我不知该怎样称呼妈妈的外婆。吴方言中,爸爸的爷爷,爷爷的爷爷,甚至妈妈的奶奶都有称呼,可是妈妈的外婆没有。但她在妈妈的心目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常常提起她,使我眼前总有一位裹着小脚,但说话做事却都坚定有力的妇人。我只好称她“太外婆”,这样也就和爸爸的爷爷——“太爷”不相违背了。  相似文献   

18.
周萍 《教师博览》2009,(3):42-43
在随笔本里她称我“周周”。喜欢这个称呼。可是“周周”有时会让我想起“啁啾”这个词。“你的声音本就像春日里鸟儿悦耳的啁啾啊。”教室窗前的阳光下,她笑着对我说,露出小小的虎牙  相似文献   

19.
精灵挑战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古时候与人交往,如何称呼对方,彼此如何站立,如何迎送等等,都有礼的规定,其中对他人的各种尊称尤为突出。称呼帝王为殿下,称呼有身份的人叫“公”,对方的父亲称令尊,对别人的母亲称令堂,儿子称令郎,女儿称千金。那么,昆仲是指()。  相似文献   

20.
我的小孙女程钟税四岁多了,跟爸爸妈妈住在广州,我们经常通电话。在电话中我总是称她为“程老师”,她也会认真地称我为“刘同学”,这里面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小孙女三岁时,我到广州探望。她把从电视上学会的英语单词读给我听,“apple(苹果)、ba-nana(香蕉)……”。我总把“apple”读成“埃普”,每次她都认真地批评我发音不到位,并认真地把正确的读音示范一遍,直到我读正确了才点点头高兴地说:“对了,对了!”看着她的神态,我脱口而出叫她“程老师”,她立刻回称我“奶奶小朋友”,大笑着扑进我怀里,手舞足蹈。想不到的是,小孙女当“老师”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