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民工荒”现象经济学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每年春节之际的“民工潮”引出的“民工荒”现象,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选取“民工荒”现象背后的农民工供需关系为研究对象,利用AD—AS模型和劳动力市场均衡理论等工具分析解释了引起“民工荒”现象的原因,指出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不平衡是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由于国家当前的投资过热引起总需求的增长,劳动力需求增多,加之粮食涨价、农民工实际工资水平并未得到提高,农民工基本权利无法得到保障从而出现“民工荒”。而造成这种供需不平衡的不是中国劳动力自身的缺乏,而是农民工实际工资的降低,权益的损害,而这些也是与国家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分不开的,是由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决定的必然因素。  相似文献   

2.
浅析金融危机后的民工荒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风暴影响下,我国外部需求萎缩,部分外向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被迫裁员或倒闭,致使中国在2004年出现并延续的"民工荒",转眼之间变为"失业潮";2009年4月,在劳动力总体供大于求、就业压力长期存在和全球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的大背景下,中国从沿海到内地,先后再现"民工荒"现象.立足于金融危机这个特殊的大背景,分析该时期"民工荒"的实质,并与以往的"民工荒"现象进行对比,以剖析新一轮"民工荒"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中国经济飞速增长,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中国城镇劳动力失业率却非常高,这种情况并不符合著名的"奥肯定律".与此同时许多地方又同时出现了民工荒,出现了大量的失业和大量的企业用工荒并存的现象.本文从深层次探讨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从原因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沿海地区招工不足导致的“民工荒”,引起了各方学者的关注,本文主要是从农民工劳动力供求关系出发对“民工荒”现象进行理论推导,并结合已有的文献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我国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农民工就业相关制度才能切实解决民工荒问题,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可以说是接近于无限供给的,但在近两年来却出现了“民工荒”,本文从农民工的弱势地位、城市发展建设、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以及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等几个方面进行成因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调控作用的发挥,以及我国现代化、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将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是中国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从"民工潮"到"民工荒",中国的劳工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工权益的缺失是"民工荒"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民工权益保障的角度进行分析,对提出解决民工荒现象的办法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7.
"九五"是我国国民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初始阶段和关键时期.此间,各行业部门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全社会范围内各种经济组织和各阶层的劳动者经受了一波又一波市场化的冲击,逐渐纳入市场行为规范中,做为生产力要素之一的劳动力也不例外,除商品的意义得到承认外,其交换价值亦得到进一步体现,劳动力供需双方都已明确,实现供需衔接,已不再由政府劳动部门计划指标及落实行为,而是由企业自行决定使用,劳动者自行决定去留,通过劳动力市场中介的市场化行为,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逐渐成为劳动就业的主体形式.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我市的就业形势也与全国一样,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阵痛,旧的格局不断被打破,新的格局刚刚开始建立,可谓静动交融,希望与困难同在,计划与市场共存.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第二、三产业工人队伍的中坚力量,但他们的工资水平普遍偏低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非常不利于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及社会共同和谐发展.在“民工荒”及老龄化加速引起的人口红利减少的背景下,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水平、增加其劳动力供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阐述了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水平现状,分析了其工资水平偏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信息不对称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歧视问题入手,通过调查和统计分析,以信息经济学理论解释信息不对称下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出现农民工和普通劳动者同工不同酬、同单位不同保障等现象,信息不对称成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谐转移城市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0.
在本文中,通过利用灰色预测、组合预测以及回归分析等多种预测方法,结合甘肃省劳动力数据进行分析,对甘肃省劳动力供给和需求趋势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甘肃省劳动供给不平衡情况依然存在,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除了供需失衡,供给和需求缺口还会依然存在。基于这一现象,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促进劳动力供给的需求,并希望通过大力引导第三产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促进甘肃省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婷婷 《百科知识》2021,(15):36-3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这些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大多数没有能力和条件把子女带在身边,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群体——"候鸟儿童",这些儿童们平时在家乡就读与生活,寒暑假期间从家乡"迁徙"到城市与父母相聚,长期处在这样一个定期"迁徙"的状态.社会适应是指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的观念、行为方式随之改变,使之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过程.由于这类儿童的生存环境具有特殊性,并且他们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因此他们的社会适应状况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2004年春节以来,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出现了严重的民工劳动力短缺现象,即“民工荒”现象。本文以“民工流迁链”为线索进行分析,归纳出珠三角制造业“民工荒”产生的若干原因,并对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受国内外经济共同发展影响,还处于较复杂的环境中。尽管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上升时期,但我国劳动市场并不十分乐观。既有地域发展不平衡带来的供需不平衡,又有人口基数大带来的劳动力过剩现象,还受国外复杂环境影响使得劳动力流动性增大。要想改善人们就业困难的现象,就需要政府、企业和劳动方多方合作积极配合。本文从政府、企业和劳动力三个角度分析当前我国劳动力就业困难的成因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民工荒"现象产生的原因,进一步诠释了农民工作为"经济人"和"社会人"提供劳动的成本、收益状况,对比了建筑行业与其他行业用工存在的劣势,提出了建筑业用工制度和管理模式改革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程名望  史清华  潘烜 《科研管理》2015,36(10):113-121
基于效率工资理论建立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及运用上海1446份调查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工作生活环境、个性特征、工作类型、工资与福利、管理制度和精神生活等6个因素对农民工务工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其中,工资与福利、精神生活和个性特征是影响农民工务工满意度的3大核心因素。研究同时发现:工资收入等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民工务工满意度的核心因素,但其精神需求显著增强;农民工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尚有一定的不适应性,且对劳动保护、劳动合同、工作福利等因素缺乏充分关注。本研究在微观上对于企业改进农民工管理,在宏观上对于揭示"民工荒"的成因,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田姝婷 《中国科技信息》2005,(23B):70-70,87
我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可以说是接近于无限供给的,但在近两年来却出现了“民工荒”,本文从农民工的弱势地位、城市发展建设、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以及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等几个方面进行成因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调控作用的发挥,以及我国现代化、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将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是中国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法对提升"互联网+"养老服务供需匹配度研究发现,"互联网+"养老服务是中国养老和互联网交互碰撞下的新产物.由于政策推动不足、企业创新设计不成熟和购买者观念等多方因素影响,导致"互联网+"养老服务陷入供需不平衡困境.因此从政府、企业入手提升此类服务,能有效促进我国养老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已成为城镇劳动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比例不断上升.然而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背景下,农民工同样面临失业风险.本文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阐述农民工对失业保险制度的潜在需求,指出现行失业保险供给制度与农民工的需求不匹配,进而构建适度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9.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跨地区的转移.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再到2009年年初以来大量的农民工返乡,中国农民工的产生和发展有自己的特殊规律.文章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对其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近年来在广东等地出现的"民工荒"现象,使得媒体和学者重新关注中国农村到底还有没有剩余人口,还有多少剩余人口。与此同时,农村耕地抛荒却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