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要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应在教学中联系实际,提倡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能力,才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新课程的实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让学生在每节美术课中有所收获,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美术课的每个环节中来.针对天真活泼、好胜、好动的初中生,我认为美术教师应不断地创造新的教学活动方式,使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做到动心-动口-动手-动脑.  相似文献   

4.
背景说明 本案例采用的教学内容选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第一册(下)"余弦定理"一节,只有一个定理,两个例题,按以往的教法,教师讲解定理的由来、定理的证明过程,然后出示例题,讲解思路,让学生熟悉定理的应用,最后熟练掌握余弦定理的应用,这样做脱离不了一个"灌",学生是在被动地接受.  相似文献   

5.
教《少年闰土》的第一段时,我首先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景象,再出示一幅描绘闰土刺猹的彩图,以印证他们的想象是否合理,然后让学生上台表演闰土刺猹的动作。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少年闰土英俊而能干的形象特点,在愉快、和谐、民主的气氛中,激起了学习兴趣,思维十分活跃。   又如在教《凡卡》一文时,我首先播放课文的录音带,让学生听凡卡悲惨的故事,然后打开学校闭路电视,让他们看凡卡当学徒挨骂、挨打、挨饿及给爷爷写信的镜头。最后设疑:凡卡的处境能改变吗 ?为什么 ?课文为什么以梦作为结尾 ?学生的思维一下便“活”起来了,“动…  相似文献   

6.
要真正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适应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应从形式到内容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即动心、动手、动脑、动口。要把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领域,数学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中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信心,认识到数学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会用数学",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果 《甘肃教育》2011,(14):51-51
合作学习是指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助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课文、同一个人物形象在教师和学生眼中往往是不同的。为此.加强交流与合作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交流与合作.能让学生取长补短.使他们的知识变得更加丰富.能力更加突出。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呢?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六条原则。  相似文献   

9.
高效学习的模式异彩纷呈,但始终离不开一个核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而真正"动"起来意味着学生思维上的活跃和积极主动完成任务的热情,这便决定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任务设置是否巧妙,展示的空间是否充分,都决定着"动"的程度和质量。一、有效激发"动"的热情导入环节在整节课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新颖的设计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好奇心,会成为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可以使学生的思维立刻活跃起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一名新课程的实施者,我们语文教师更应该掌握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为学生的知识构建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平台,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得开心!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把合作式、探究式教学作为基本的教学方法,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历史潮流,借鉴我市教学改革成功的典型经验,积极进行互动、合作式语文教学:首先,把“权”放给学生 ;其次,教师要做好“掌舵手”;再次,合理的评价是互动合作学习的有利保证.  相似文献   

12.
顾文荣 《考试周刊》2010,(13):121-121
2009年春学期.省教育厅出台了“五严”的规定.我校也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落实。针对我们三星级高中的学生具体情况,学校领导在执行五严规定上毫不含糊,号召全体教师要做到“减负”和“增效”双赢.要求我们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要力求由“教书型”向“智慧型”转化。“减负”和“增效”并不矛盾,也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从事教学工作十多年来,我在减负增效这条路上一直在实践着、思考着、总结着、摸索着……  相似文献   

13.
课堂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直接接触交流的第一场所,是实施教学的主要阵地。我认为,应该让课堂真正"动"起来。究竟如何"动",下面我就从教案的准备方面谈谈我的想法,供大家一起学习和讨论。一、教案设计的主线好的教案可以从中看出教师上课的思路、方法以及教学的目标。要推进素质教育,教案设计首先要围绕"素质"这一主线,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为主要目的,而非多做几道习题那么简单。所以在设计教案之前不仅要考虑教材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在课程实施方面,改革学生才是教学改革的重心。因此,我改变了教学方式,主张学生自主学习,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  相似文献   

15.
刘增辰 《孩子天地》2016,(7):104-105
新课程基本理念提出:"语文课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针对这一建议,在语文教学策略上,课堂一定要"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参与者,是一个引导学生如何"动"的指挥者。这里的"动"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含义,他主要指学生思维的运转。在这里我们不妨认为"动"还包括那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能够培养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各种学习实践活动方式。在语文教学上,这种学习方式很多。在这里,我主要归纳了在教学各环节中几种常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课堂是否真正“动”起来,与课堂主体——学生有很大关系,只有学生“动”起来,才是真正“动”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是指课堂教学期间学生长时间、不间断地“动”,大数量地“动”,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要高质量地“动”。长时间是指在课堂教学总时间中所占的比例应较大。不间断指的是在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能出现学生无所事事的“无效”时间,要让学生始终有事可干。要更多地发动学生,要发动更多地学生。课堂教学中,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合适的内容就让学生去做,能让学生分析的让学生分析,能让学生判断的就让学生判断,能让学生观察的就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总结的就让学生总结。应尽量多地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这才是真正地“动”,若只有个别同学在课堂上“动”,不论其思维有多大的深度和广度,也不能称为“动”的课堂。  相似文献   

17.
课堂是否真正“动”起来,与课堂主体——学生有很大关系,只有学生“动”起来,才是真正“动”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是指课堂教学期间学生长时间、不间断地“动”,大数量地“动”,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要高质量地“动”。长时间是指在课堂教学总时间中所占的比例应较大。不间断指的是在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能出现学生无所事事的“无效”时间,要让学生始终有事可干。要更多地发动学生,要发动更多地学生。课堂教学中,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合适的内容就让学生去做,能让学生分析的让学生分析,能让学生判断的就让学生判断,能让学生观察的就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总结的就让学生总结。应尽量多地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这才是真正地“动”,若只有个别同学在课堂上“动”,不论其思维有多大的深度和广度.也不能称为“动”的课堂。  相似文献   

18.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它以活动为课程的组织和实施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鲜活的经验与真切的体验。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也是孩子们最喜闻乐见的。课程的活动性和开放性让我们的教学有了新的变化,新的突破。然而,在实验过程中,面对新教材,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往往不自觉地“穿新鞋走老路”,忽视学生健康情感与态度的培养,使学生的活动拘于形式。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使活动难以真正有效地进行。要使活动真正的“动”起来,则要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一、让儿童的情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9.
在现行教育教学中,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课堂教学必须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课堂,让学生自己做主!通过教师的辅导、引导和学生的主体活动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我们西部偏僻的农村初级  相似文献   

20.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有规律的,活动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儿童只有在环境中活动才能触摸世界,感知万物,才能导致认知结构的发展。”《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的呈现形式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教师的重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因此,品德课教学改革十分明显地呈现活动化教学的趋势。品德教学活动化,强调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中,以动态的课堂教学、开放的活动时空、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