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炎炎夏日,幼儿园、学校都放假了。离开了校园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孩子们的日常教育工作又转移到了父母这边。对于3~10岁的孩子,暑假的安全教育比其他的什么复习班、兴趣班都来得重要。那么,怎样让孩子平安、快乐地度过这个暑假呢?  相似文献   

2.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健康、快乐、无忧无虑的童年,但是在现在的教育、生活中这种自由却成了一种奢望。孩子在幼儿园每天要学习各种知识,参加各种活动;放学回家,家长又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领着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老师和家长有没有想过,这并不是孩子想要的快乐童年,孩子需要一个自由的、快乐的成长空间。都说青春期的初中生需要自由空间,其实幼儿园的孩子同样也需要成长的空间,而且由于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及心理特点,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精心关注,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快乐地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3.
现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也给家长们带来了很多困惑,如兴趣班对孩子的成长是利大还是弊大?家长应该如何为孩子选择兴趣班?如何才能让孩子保持对兴趣班的兴趣?本文试从一些具体事例入手,作一些分析。要不要报读兴趣班家长甲:“我们周围有很多孩子都在上兴趣班,我也正和先生商量给我家辛辛报个班,可孩子自己似乎对这事儿一点兴趣也没有,整天只顾着玩。我们挺着急的,这样下去孩子会不会就和别人有差距了?”分析与指导:幼儿阶段,孩子身体各方面机能日益成熟,尤其以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发展最为迅速,这使得他们可以接…  相似文献   

4.
徐州读者张燕来电问:我的孩子经常感到孤单寂寞,但我们家中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我们又不能陪着他。请问,我们应该怎样帮他摆脱孤单寂寞的情绪呢?主持:许多父母都能遇到独生子女孤单寂寞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一个社会现象,但我们作为家长的,应该想办法帮助孩子摆脱这个问题的困扰,让孩子快乐地成长起来。下面我们看看江苏海安的部分家长是怎么做的吧。观点一父母要做孩子的玩伴以前,我的孩子在家里感到寂寞时,我就指导她数数、写字,时间长了,孩子便心烦厌倦了。她即使感到孤独寂寞,也不愿意找我们。我们做父母的有时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不知…  相似文献   

5.
刘麟 《教育教学论坛》2012,(20):278-279
回过头来想想,我们谁没有年轻过?谁年少时没有那些不想让父母知道的小心思、小秘密?当我们成了一个孩子的老师和父母时,我们怎么能反过来亲手打破孩子心里的那点小自由呢?  相似文献   

6.
快乐不仅仅是个人的追求,拥有快乐的人也更容易成功。而快乐性格也是可以培养的,特别是在孩提时代。1.给孩子选择的自由。童年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期,但有许多孩子却没有这种感觉,因为他们对一切事情都没有做主的份儿,比如穿什么衣服、留什么发式、什么时间可以玩耍、晚餐吃什么等等都由大人决定。他们并不像成人认为的那样很愉快。当然,父母在大多数事情上不能不做主,但有些事情不妨让孩子决定,即使在小小年纪,孩子也会知道选择能使自己开心。2.引导孩子与人和睦相处。与人关系融洽是快乐的一个重要条件,虽然父母不能支配孩子的社交活动,但…  相似文献   

7.
很多同事谈起孩子,感叹都英雄所见略同:我们家的小皇帝小公主怎么越来越没有主见啦?在感叹孩子没有主见的同时,却极少有父母会做深层次反思:这究竟是谁栽下的祸根?格格有个同学叫丫丫,自六年级起,她就有写校园小说的习惯,她喜欢将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汇成小说,记录下来,自从上中学后,这种爱好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8.
刘江华 《甘肃教育》2013,(24):31-31
一、给孩子选择的自由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快乐的时期。但有许多孩子却没有这种感觉,因为他们对一切事情都没有做主的份儿.比如穿什么衣服、留什么发式、什么时间可以玩耍等等都由大人决定。他们并不像成人认为得那样愉快。当然,父母在大多数事情上不能不做主,但有些事情不妨让孩子决定。比如,  相似文献   

9.
黄顺 《师道》2012,(11):13-13
常常听身边的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坚持不了,学什么都是一阵子热度,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嗨,不是那块料。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许多家长在孩子还在幼儿园、小学阶段就给孩子报了好多兴趣班,可是坚持到底的却没有多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觉得这是许多家长的一个误区,看到别人给孩子报乐器、报舞蹈、报绘画等,就着急得不得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能理解,但是盲目地报班、跟风而上,却十分不可取。我以为,作为父母,首先要在  相似文献   

10.
做孩子重要     
<正>我觉得当下的孩子什么都有,就缺乏快乐。我的女儿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一定要有快乐。闺女跳芭蕾也许会成舞蹈家,但如果每天和种族偏见作战,快乐又何在?罢,罢,罢,让她自然、快乐吧。做什么"家"都不如做孩子重要。  相似文献   

11.
《少年儿童研究》2006,(5):52-53
问:我的小孩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她的同学有些上了不少的兴趣班。我们觉得孩子应该有玩的时间,不能太累,如果孩子班上得多了,就没有了玩的时间。但是孩子却好像不这么看,那天她问我为什么她的同学都上兴趣班,我们却不让她上。您说我们应该让她上吗?  相似文献   

12.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快乐成长。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已经拥有丰裕物质生活的孩子却常常闷闷不乐。我们本期所要关注的正是这几个问题:孩子为什么不快乐?如何察觉孩子的情绪变化?如何帮助孩子拥有让自己快乐一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从根本上预防孩子网络成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良的教育会使一批又一批的青少年成为网络的俘虏,因为应试教育让太多的人成为失败者,而失败者最容易网络成瘾。我特别想与父母们讨论:当孩子网络成瘾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去做?也就是说,我们该怎样正确地分析问题,该怎样有效地解决问题。由于经常被邀请为父母们讲课,我常常碰到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例如,有些父母把孩子也带来听课,说是让孩子受受教育;有些父母则把孩子强行拉到我的面前,一边数落孩子的问题,一边请我教育他们的孩子。每逢此时,我都感到十分为难。我为难在哪里呢?一般来说,不管孩子出了什么问题,几乎都与教育的失误有关,…  相似文献   

14.
正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并尽己所能为孩子谋求"幸福"。有的家长认为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就是给了孩子幸福;有的家长以为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为其投资未来就是在给了孩子幸福;有的家长则以为留下万贯家财是给了孩子最大的幸福。但每每问起当今的父母:"你的孩子幸福吗?"父母又似乎很矛盾地说:"现在的孩子们吃的穿的玩的,都是我们小时候没见过的,但他们的童年似乎缺少了心理上的幸福感。"谁偷走了孩子的幸福?抛开各种社会因素,笔者认为,父母错误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是孩子缺少幸福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也许你不知道孩子的潜能还有多少,但是你一定要肯定这一点: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悄然兴起的潜能测试,林林总总的早教机构,人潮汹涌的少年宫兴趣班……在这其中,看得到父母的苦心,看得到孩子的成长。我们想强调"快乐"二字,什么时候,都不能以"为了孩子好"为借口,剥夺掉他快乐的权利。开发潜能这事上也一样。不论什么样的机构教育都比不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要把教育孩子的期望全都寄托在教育机构身上。孩子是一面镜子,反射出的是家长们在他们身上的投射。  相似文献   

16.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家长彻夜排队,只为给孩子报一个热门的兴趣班;我们也常常发现,每到周末,满怀着期望的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奔波在各个兴趣班之间。那么,上兴趣班是孩子主动要求的,还是家长作主选择的?上兴趣班是为了让孩子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还是为了纯粹的学习?上兴趣班的效果又是怎样的呢?看看下面的爸爸妈妈们对孩子上兴趣班的问题是怎么看待的吧。  相似文献   

17.
不少父母常常纳闷:为什么我这么疼爱孩子,孩子却常常要和我怄气?难道他不知道我这份爱心?做父母的在想到孩子应陔理解自己的爱心的同时,有没有想到自己该如何去理解孩子?有没有想到发生冲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每一位父母,都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创造力。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尽量找机会帮助孩子了解事物、观察事物,让他们知道诸如:为什么人在树木多的地方觉得空气新鲜、煤气为什么会燃烧、酒为什么会醉人、小鸟为什么会飞而人就不能飞起来、为什么雨天天空有雷电而雪天却没有、蝉为什么不在夏天的早晚和阴雨天鸣叫等等。 让孩子自由快乐地成长也很重  相似文献   

19.
耳边的教导     
作为父母,"指出孩子的缺点、问题与不足,及时地给出反馈和意见,纠正孩子的行为",确实能帮助孩子更快地进步、学习和提高吗?答案是,不一定!甚至会适得其反!相信每一个带孩子上兴趣班的父母,都有和我一样的经历。也许你还正是那个苦口婆心教导孩子的人。故事笔记晚上,我们一家人去附近上轮滑兴趣班。因为两个孩子以前都没有接触过轮滑,所以被安排在零基础的启蒙班学习最基本的轮滑技巧。和我们同班的还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大概五六岁的样子。因为这个启蒙班是专门为零基础的孩子准备的入门课程,所以,课程内容都非常简单,教孩子做一些最基本的动作,比如穿上轮滑鞋以后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练习直立、下蹲、原地踏步等动作。  相似文献   

20.
《父母必读》2008,(10):108-111
关于兴趣班的媒体版批注通常是——"非常没兴趣"、"非常辛苦"、"非常鸡肋"。兴趣班,真的会"吃"掉孩子的兴趣吗?媒体的评论并没有对父母的选择造成太大的影响。《父母必读》杂志日前完成的一项2416人参加的调查显示,70%以上的3~6岁孩子的父母都给孩子报过这样或那样的兴趣班,到孩子6岁后,参加过兴趣班的比例超过了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