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亚里士多德将人性观作为其道德哲学的逻辑起点,他言下的道德认识、道德判断以及道德选择的精神价值是巨大的,他对道德的描绘彰显了对德性的塑造和对至善的追求。但他道德哲学中所持有的理智主义与功利主义立场,使其陷入不可避免的困境。该文探讨了亚里士多德道德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价值,揭示了亚里士多德道德理想的困境,在当代世界道德哲学领域的启发影响下提出了困境解决的可能路径。该研究以现代价值为导向,运用经验与理性相结合的价值范式,旨在为人类社会文明生活树立不倒的道德秩序以及为人类个体德性提供具有切实参考价值的指示。  相似文献   

2.
表面上看,《沉静的美国人》是格林"第三世界"小说的继续,但实际上是一部以美国为"他者"的小说,不同于传统欧洲文学中由于缺乏知识和教养而无知的美国人形象,小说塑造了一个由于意识形态狂热而无知的新派美国人的形象。通过这一形象,小说对战后美国的文化霸权主义进行了批判,并试图揭示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相互交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试论道德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选择作为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决定人们生活的道德方向以及人格的发展水平,现代社会是价值多元、道德多样化的社会,如何实现合理的道德选择,明确相应的道德责任,推动社会与个人趋向完善,已成为当代道德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许春樵的长篇小说《男人立正》是一部关注底层社会下岗工人生活的长篇现实主义力作,传达出对潜藏在人性美背后的深层次社会存在与道德困境的焦虑,努力挖掘寓于其中的人性元素、道德元素以及文化元素。以悲情的姿态、悲壮的人物,反思现实,审问灵魂,为人性讴歌,为社会赎罪。旨在于挽救迷失道德信仰的现代社会的“人”。  相似文献   

5.
论当代大学生道德选择困境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存在诚信与利益、良心与名誉、虚拟道德与现实道德的道德选择困境,这些困境产生具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要摆脱此困境必须要优化社会道德环境.转变道德教育途径以及注重大学生的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存在诚信与利益、良心与名誉、虚拟道德与现实道德的道德选择困境,这些困境产生具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要摆脱此困境必须要优化社会道德环境,转变道德教育途径以及注重大学生的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7.
学界对蒲松龄《聊斋志异》创作动机的研究,多是基于传统价值体系的道德评价。通过对《聊斋志异》创作动机的考察及其中与狐鬼异类交接作品的研究,可以看出道德责任与快乐满足的矛盾冲突,是作者创作《聊斋志异》主体作品的原动力,这一矛盾还同时导致作品中人的异化。  相似文献   

8.
美国小说家科马克·麦卡锡新作《路》(The Road,2006)荣获第91届“普利策最佳小说奖”.《路》以简洁沉重的笔触描述了一场世界末日来临前的惨淡景象以及一对父子在这末日前的艰难求生之旅.该部作品充满了大量的道德寓意以及构建道德秩序的信念.父子的这段旅程实质上是生存危机对人类道德的考验与叩问,旅程中父子对爱与善的不懈追求透露了绝望中的希望,使人们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时多增了几缕信心.  相似文献   

9.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其道德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儒家道德在不同时期面临的境遇并不相同。在先秦时期儒家道德就遭遇到诸多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存在的一些问题。近代以来,儒家道德更是面临前所未有之危机,同时也面临现代转型的发展机遇。通过梳理儒家道德的历史境遇,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入地把握儒家道德的内核,克服儒家道德自身的问题,完成传统儒家道德的创新性发展,促进当今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中国,物质和文化生活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一些行业的一些人所做的一些事却大失道德水准:三聚氰胺,瘦肉精,药家鑫案,"暴力拆迁",虐童,官员贪污受贿、生活腐化……为什么会出师德、医德、警德、官德等种种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的缺失?用《道德高于一切》中的话说,就是在搞社会经济建设的同时,忽视了道德管理和道德建设。《道德高于一切》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1.
刘竑波 《中学教育》2009,(12):15-18
教育德性应当是中小学教育追求的首要目标,但在现实中,实现这一目标却存在着很多阻力。本文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困境,探析其中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改善对道德两难困境的感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社会生活中处理道德两难问题时的感受和行为的选择,会极大地影响到人的道德观念。否定性自我评价会导致道德上的负重感和罪疚感,而儿童早期快乐的积极的道德情感亲验,以及受到正面评价时产生的愉悦感,会正面引导一个人产生向善的积极性,进而培养道德幸福感,使其乐意选择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3.
14.
道德进步是一个从一种外在要求变成人的内在需要的过程。源于自然威慑的道德、源于社会契约的道德和源于人的内在需要的道德标志着人类道德从外在要求变成人的内在需要这一过程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行为是否遵从既定的道德规范,取决于在他们的价值观天平上,作为道德观念根据的价值与行为本身所带来的价值的比值。社会的道德建设是一个在道德行为方面谋求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统一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通过教化引导人的需要和人性的发展以及通过操作完善规章制度两个基本层面。  相似文献   

15.
对话是交往的重要环节,道德交往的主要形式是道德对话。在道德教育语境中,道德对话是人与人之间透过语言进行的平等交流,是人与文本作者之间借助文本内容达到的视界融合,是个体对自我道德意识、道德实践和道德教育活动的反思。在道德对话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达成理解、共鸣与共享,在此基础上共同建构美好的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16.
道德冷漠是一种道德麻木,是道德主体利益冲突的产物。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面临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在这样的一个变革时期,道德领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道德冷漠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如果任由这种现象发展下去必将对整个道德领域产生严重的危害。不仅会导致人们道德敏感的丧失,还会导致道德情感的弱化、道德责任的丧失、道德调控的弱化等等。道德冷漠分为旁观者的冷漠和受助者的冷漠,究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道德主体间的利益冲突、转型时期社会环境影响与教育的冷漠。要扭转道德冷漠的问题不但要建立健全道德奖惩制度、加强社会舆论建设,还要加强公民的社会公德建设和继续开展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生活的越来越复杂及价值观变得多元,人类的道德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在复杂多元的道德生活中,应当注意培养青少年具有良好的道德选择与道德决断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现代偶像“祛魅”的旨归是塑造世俗化偶像.然而,大众媒介却打着偶像“祛魅”的大旗,通过炒作隐私、聚焦色情、渲染丑闻等反传统道德的方式,使偶像“祛魅”陷入低俗化误区,引发了粉丝世界虚无主义盛行,产生了严重的道德后果.而强化媒体和偶像的道德责任是实现偶像“祛魅”道德矫正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道德榜样需求的多样化,商品经济下的偶像盛行以及追求利益的功利性成为制约道德榜样作用的客观现实;媒体对道德榜样宣传的内容、方式的不当成为另一制约道德榜样作用的原因。在个体认知、情感和社会舆论、制度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道德挫折是导致道德榜样在高校大学生中作用弱化的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