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从我在小学二年级的一堂烹饪课上学了如何煮牛肉粉丝起,母亲大人发现她的女儿似乎不需要她教就对厨房里的各种物什的用法了如指掌。此时,父亲大人发现他的女儿似乎特别喜欢在厨房里倒腾来倒腾去,有时花整个一下午时间在厨房里才端出几颗红豆糯米糍。不久后母亲大人也开始觉察到女儿对她包的馄饨的大小、切菜的厚薄、摆盘的形状颇有微词。继而父母两人达成统一:让这姑娘从厨房里滚  相似文献   

2.
王欣怡 《新读写》2012,(2):13-13
母亲与外婆的感情原来我并不太懂,那是一种属于大人之间深沉而不外露的情感。母亲是外婆的孩子,可她从不撒娇,披在她身上的是成年人坚毅的外表。她是我的太阳,可我从没有想到过她也需要被阳光照耀。年已老迈的外婆,似乎早已无能为力为她的女儿——我的母亲撑起遮风挡雨的保护伞,她们的关系似乎也早已淡漠。  相似文献   

3.
近期,看到一个国外的故事:一个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着,她的一个孩子顽皮地在窗台上跳来跳去。忽然她发现这个孩子不动了,趴在那儿发呆。母亲好奇地问孩子在想什么,孩子说:"妈妈,我想到月亮上去。"  相似文献   

4.
造船     
在园本教研中,同事们在"让孩子自己整理成长档案以体现幼儿自主性"和"孩子不可能自己整理,最终任务还是落到老师身上"有了争议,各自无法说服对方。一同事以她的女儿为例,已三岁了,在外婆的一手呵护下茁壮成长着,孩子不娇气,自理能力挺好,穿衣、叠被、摆碗筷蛮利索,也从不奢求来自大人的表扬与奖励。她与母亲谈及此事,母亲淡淡然:"你们小时候也这样呀,大人没  相似文献   

5.
女儿念中学预备班那年,我们三口子挤住在我母亲家,女儿读书得转乘两路公交车。一天,放学后她一踏进门就忍不住哭出了声,抽抽泣泣地告诉我们她遇到了坏人。大人们急切地询问后知道没有不良后果,悬着的心放下了,同时也为孩子的机敏而快慰。  相似文献   

6.
女儿今年六岁,我已过而立之年。我从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体验到,小时候总是盼望着大人能把自己当大人看。所以,从女儿能听懂话的时候起,我便注意对女儿进行“平等教育”。我对女儿说话很少用儿童化的语言,尽量用对大人的口气对她说话。每当我和女儿用商量的口气谈话时,我感觉得出来,她很自豪——尤其是在别的小朋友面前。  相似文献   

7.
小A是某中学的三好生,父亲早逝,又无兄弟姐妹,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对她的爱自然是无可怀疑的,但是,这种母爱却发生了畸变。母亲像防盗一般地严防女儿与同龄异性接触,若发现女儿与异性接触,便进行体罚。还是在初中毕业前,女儿参加了校团委举办的舞会,小A的母亲认为“搂搂抱抱”不成体统,便扇了女儿一记耳光;女儿与男同学互赠毕业照,她认为要人家相片  相似文献   

8.
作为大人,不理解的事情都难以接受,更何况年幼的孩子。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对待女儿的教育问题上,注意不强迫她接受我们的要求,尽量结合孩子的生活经验给她讲道理。我发现,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女儿一起做实验是一条好途径。它既可以让孩子愉快地接受大人讲的道理,又可以培养  相似文献   

9.
孔宪明 《学习之友》2013,(11):40-41
2001年l1月的一天深夜,美旧弧利桑那大学中国留学生杨建庆、陈玉云夫妇在当地家中遇害。他们6岁的小女儿醒来,走出二楼的卧室,突然看到父亲赤裸着上身,只穿一条短裤,倒在楼梯上,身下是一大摊血。孩子急忙拼命呼喊母亲,可是没有回应,她不知道,母亲已经被杀死在一偻的厨房里了。极度恐惧中,小女孩儿拨通了911电话报警。  相似文献   

10.
正女儿刚刚过了9岁生日,她非常期待长大,然后就能做许多现在不让她做的事。禁忌总是带着诱惑的,虽然她并不清楚大人们不让她做的那些事情到底意味着什么。于是我试着跟她讨论大人和孩子的不同,然后发现,成年人更注重结果,而孩子们  相似文献   

11.
华丽的冒险     
《学前教育》2006,(9):11-13
1974年4月的某个清晨,一位母亲醒来看着未满月的女儿酣睡身边,她会想些什么呢?我敢肯定,她不会想到这个看起来需要她呵护一生的娃娃若干年后也会和她选择同样的职业,像她一样在幼儿园对别家的孩子呵护备至。因为在母亲心里,这个女儿怎么呵护也不够。以后的日子,女儿的日常起居全由这位母亲料理得妥妥当当。母亲不让女儿插手一丁点儿家务。女儿读书后,母亲为了让她早上多睡会儿,恨不得连被子也帮她叠。要知道,大多数中国孩子都曾经把起床不需要叠被子当作梦想之一,像我就一度强烈希望发明一种可以自己打卷的被子,甚至女儿刚上一、二年级的时候。母亲总是在一大清早就扛着墩布、拎着抹布,赶到女儿班上替她做完值日,再回到一墙之隔的幼儿园上班。旁人想到,母亲36岁才有她,那份宠爱也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12.
失败的财富     
美国著名教育家斯娜夫人在教育女儿维尼夫雷特时,给女儿讲了一个小故事: 一位母亲准备带他5岁的女儿做一个为期两天的野外旅游。临行之前,母亲告诉女儿应该带些什么东西。为了培养女儿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母亲让她自己收拾行李。到了野外之后,女儿发现不仅衣服带得太少,而且忘记  相似文献   

13.
花被     
这是一个关于四位母亲的真实故事。有这么两位母亲,都是养母,都遭遇了不幸——第一位母亲,丈夫出车祸身亡,自己得了尿毒症,在被告知生命大限将至的时候,她没有为自己流泪,却为宝贝女儿将被孤苦无依地留在这世上而泪流不止,她决定对抚养了17载的女儿说出实情,并决定为女儿寻找亲生父母,还她一个温暖的家。第二位母亲,也有一个可爱的18岁的女儿,女儿不幸患上了白血病,需要做骨髓移植手术。母亲纵有将生命全部赠与宝贝女儿的心,也救不了女儿的命,万般无奈之下,这位母亲决定对女儿说出实情,并决定为女儿寻找亲生父母,挽救女儿的生命。  相似文献   

14.
此情此景     
《小学生》2006,(12)
习惯标准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沉寂。儿子望着他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你怎么知道?”“她没有驾。”口吃的监考官某口吃者监考,发现一学生偷看,气急败坏地吼道:“你,你,你,你,你竟敢作弊,给我站起来!”五个学生站了起来。  相似文献   

15.
心窗     
母亲为女儿整理衣服时,发现女儿的衬衣袖口的纽扣松动了。她决定给女儿钉牢。女儿明年就得参加高考,学习异常紧张。  相似文献   

16.
女儿的执著     
中午,我正在厨房里忙活着包饺子,女儿进来要帮忙,我怕她添乱,就连说带推地把她推出了厨房。 吃过午饭,我和女儿商量好,她自己呆在家里,我去商店买点东西。一个小时后,我提着东西回了家,打开门一看,女儿的脸上、手上、  相似文献   

17.
一位母亲忧心忡忡地对我说,她5岁的女儿特别懂事,人见人夸。幼儿园老师说她很听话,亲朋好友也都夸她是个好孩子。但她发现孩子特别“心重”,不知是什么原因。我们交谈了许久,共同找出了孩子心重的原因。在此,我想将这位母亲在教育上的失误告诉家长朋友们,以共同借鉴这一教训,使我们的孩子健康、愉快地成长。这是一位很重视家庭教育的母亲。从女儿两岁起便开始从严管教,要求女儿做个好孩子。特别是在众人面前,每当孩子表现好时母亲便对她说:“瞧,别人夸你是好孩子哩!”每当孩子表现“不好”时,就对女儿说:“看,别人笑话你了!”久而久之,让别…  相似文献   

18.
背着房子走的蜗牛,永远只能爬行。吉田安娜是一个有魅力有爱心的美丽女性,丈夫、女儿都很爱她,她在联合国总部工作,是日本为数不多的女外交官。这样一个令人羡慕的女性,回忆起自己的过去,还经常向别人谈起她的母亲,她说:我母亲上个世纪60年代在纽约学过4年的室内设计,回到东京后自己经营了一家室内装潢设计店,事业做得很成功,她与父亲总像一对长不大的孩子,在家里,有的时候,我与母亲的角色是互换的。我母亲叫直子,却给我取了一个非常时尚的名字叫安娜,我与母亲像朋友,她从不拿大人的气势来压我,总是对我说:“甜心,我们坐下来商量一下好不好?…  相似文献   

19.
有一位母亲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女儿却总是不愿意跟她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五颜六色,为什么引不起孩子的兴趣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她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景象:眼前晃动着的是林立的腿和人墙。从此,再带孩子去商店,这位母亲就把孩子打在肩上。  相似文献   

20.
我的母亲     
她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发生在她身上的事却不同寻常。随着春天的到来,新的一年也开始了。然而她却愈发憔悴。女儿是她目前唯一的希望。她一心盼望着自己的女儿能出人头地。但身处初三的女儿学习成绩并不理想,而且十分令母亲操心。那一天,女儿为朋友过生日。当天发生了一起车祸。她担心极了,整天像个丢了魂的幽灵似的转来转去。庆幸的是晚上女儿回来了。当时母亲打了女儿一巴掌。这是母亲第一次打女儿,随即母女俩抱头痛哭。晚上淡淡的月光下,女儿依偎在母亲的身边许下了爱的诺言。最令她操心的是她的丈夫。丈夫是个话多且爱和人叫真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