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她是爆红的话剧《蒋公的面子》的“传奇”编剧.所描写的是70年前的知识分子的轶事与人性。遣洞造句之“文”,引经据典之“深”,一度让不少观众大呼“听不懂”;舞台上.她是那个说话不紧不慢,有理不在声高的“时太太”;  相似文献   

2.
晋剧表演艺术家丁果仙曾于一九五六年赴京演出。出于乡土之情,当她的传统剧目《打金枝》在长安大戏院演出时,笔者特地邀请了京剧界的老前辈雷喜福、贯大元、陈玉菁诸先生前往观摩。大家对丁果仙精湛的演技,每每赞不绝口。演出一结束,雷喜福老先生就摘下他的老花镜,意味深长地对我讲:“梨园界的人,有个经  相似文献   

3.
电视节目《美国艺坛博览》获得全国赞赏。友友也由于曾经在这个节目上演出,所以能跻身包括帕布罗·卡萨尔斯在内的几位著名音乐家中,获邀在节日慈善音乐会上演出。该音乐会订于1962年11月29日在华盛顿国家兵工厂举行,由伦纳德·伯恩斯坦担任主持人。雅文的情绪再也控制不住了;只有她的双眼透露了她心里是感到多么的  相似文献   

4.
1989年3月27日至4月1日,《中国电大教育志》编写工作会议在山东省淄博市举行。会议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编委会议(3月27日至28日),第二阶段是全国电大编写人员会议(3月29日至31日),第三阶段是编委工作会议(3月31日至4月1日)。《中国电大教育志》编委会成员,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电大各一名主要撰写人出席了会议(新疆电大撰写人未到会)。  相似文献   

5.
2013年1月9日至1月13日,国家大剧院推出了一场名为《文武昆乱史依弘》的戏曲周演出活动,演出由当今梅派名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史依弘女士担纲主演.5天的时间里,依次演出了《白蛇传》 《牡丹亭》《穆桂英》 (全本)、 《贩马记》(又名《奇双会》)与《玉堂春》等5出大戏,有京剧、昆曲,有文唱,有武功,在首都乃至全国艺术界产生了较大反响.我有幸躬逢其盛,现场观看了全部的演出,感慨良多,收益颇丰.  相似文献   

6.
张硕是黑龙江省通河县实验小学五年一班的学生。她像一株美丽的百合花迎春开放:在全市连续开展的“雏鹰奖章”评选与“创建‘十佳少年’”活动中,五年来连续获得二星级雏鹰奖章37枚,满票当选两届“十佳少年”。张硕同学热爱祖国,积极响应学校的各项号召。学校开展《春之声》演唱活动,她冒着大雪、饿着肚子去老师家中学琴;演出时为同学借服装,为其他演出的同学伴奏。她积极参加校园英语剧《中华传统美德》表演;在庆祝“五四运动”83周年歌咏比赛中,她学习、练歌两不误,使合唱队取得了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2002年4月,她参加县运动会的前导鼓队…  相似文献   

7.
家有乖乖女     
2002年11月17日晚上,在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第九届全国推新人颁奖演出中,一位小女孩领唱晚会主题曲《你注意到我了吗》。这位把全国亿万观众的目光吸引到自己身上的小女孩,名叫何畅。何畅从小就喜欢音乐,是听着音乐长大的。她在一岁半的时候,电视里正播放《水浒传》,其中的主题曲《好汉歌》强烈地吸引了她。只要电视剧一播到这儿,她就手舞足蹈,甭提多高兴了,而且有时她还能随着调子跟着哼哼这首歌,虽然吐音不太准,但调子却是完全合拍。从此以后,爸爸妈妈常给何畅买音乐带子,放给她听。说来也怪,无论何畅怎样闹,只要给她放带子,她就能立刻安静下来。当亲戚朋友来串门时,也常送给她音乐带子,对这个孩子来说音乐带子是最好的礼物。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展示艺术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推动高雅艺术走进中学校园,8月15日下午,"绿叶对根的情意——沈维琴师生音乐会"在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青春剧场举行,该校600多名师生尽情享受了一场音乐盛宴。领衔演出的沈维琴老师是泰州二中艺术教研组组长,她先后培养了300多名音乐本科生,指导20多名学生在省级、国家级乃至国际比赛中获得大奖。这次沈老师在全国各地的学生纷纷回到母校参加演出。演出中,既有浑厚的男生独唱《桥》、大合唱《我爱你,中国》、婉转的弥渡山歌《小河淌水》,又有精彩  相似文献   

9.
1933年曹禺写出惊世之作《雷雨》,次年7月1日在郑振铎、章靳以主编的《文学季刊》上发表。1935年4月中国留日学生“中华同学新戏公演会”在东京田商科大学首次演出。1936年1月19日,曹禺在天津《大公报》上发表《我如何写<雷雨>》一文,这即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冠在《雷雨》剧本之前的《<雷雨>序》(以下简称《序》)。看得来,这《序》是在其剧本定稿、发表后历时两年有余并曾受到演出实践的检验之后才写成的。  相似文献   

10.
追刊记     
我珍爱《幼儿教育》,为了她,我曾演出过一幕“追刊记”。那是1996年4月,县教师进修学校幼师班的几位学生来我班实习。在指导中,我向她们推荐了《幼儿教育》,又拿出几本借给她们看。不料,那天她们乘坐三轮车时,竟把刊物遗忘在车上。我一听,紧皱着眉  相似文献   

11.
<正>她是一位不爱张扬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她的坦诚、平和与从容,总是让她显得与众不同;她那柔和的目光, 总会让观众感觉到她的慈爱情怀。她主持的《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深受观众喜爱。她从1993年起,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并荣获"金话筒奖"。她曾经主持的香港回归、澳门回归、迎接新世纪、建党80周年等一批的大型直播节目,在全国的影响非常大。  相似文献   

12.
于贵勤,是承德县三家乡孤山小学的一名村级小学校长. 1980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的她,以执着地做一名山村女教师作为人生的信念.她把教书育人视为自己的生命,把学校视为自己的家,把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30年来,守望着大山里的孩子们,倾注了全部心血,她走过的是一条崎岖坎坷的办学之路.同时,她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新闻人物、全国三八红旗手、河北省劳动模范、十大女杰等荣誉称号.1995年省委、省政府给她记一等功奖励,2007年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2009年当选为60年国庆观礼代表,2010年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四次作为河北省唯一代表进京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中央电视台曾三次进山把她的事迹拍成《冬天里的故事》、《梦圆孤山》、《山村女教师》等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滚动播出;2012年9月,于贵勤被评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  相似文献   

13.
曾以《南泥湾》、《我的祖国》等歌曲风靡全国而又蜚声海外的歌唱家郭兰英,进入80年代的第二年便告別了舞台,随后几年里又销声匿迹了:“郭兰英到哪儿去了?”“真想再听她唱几支歌!”不少人在疑问、在盼望。举家南迁,登上飞蛾岭那是1982年,郭兰英到天津作告別演出,在演歌剧《白毛女》的一场戏中,她腰一闪,“扑通”一声倒在台上,疼痛难忍。为了不使观众失望,她强撑着身子演到了  相似文献   

14.
张静初,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如今锋芒毕露,她演出的电影《孔雀》,一举夺得第55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2005年,她凭着在《花腰新娘》中的出色表演,获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此后,她还参加了徐克的《七剑》,并获吴宇森点名演出新作《赤壁之战》,因此很多人都说她是继章子怡  相似文献   

15.
2001年4月22日晚,黑龙江大学俱乐部,为救助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大学生李鑫同学献爱心大型义演活动正在举行。这时,一位纯朴美丽的姑娘演唱的一首《为了谁》打动了在座的几千名大学生。同学们都认为她是专业演员,而实际上,她只是个音乐教师。她就是来自哈尔滨市南岗区兴隆学校的陈蕾。这样的公益活动陈蕾参加得太多了。她为慰问敬老院的老年人演出,为儿童福利院和希望工程募捐演出,1998年到抗洪一线慰问广大官兵……在社会的大舞台上陈蕾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年轻教师的良好形象,那么,在三尺讲台上的陈蕾又是什么样呢?她…  相似文献   

16.
太原舞蹈团成立于2009年4月5日,是太原市委、市政府为了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承担舞剧《千手观音》演出任务而创建的。太原舞蹈团结束了山西没有舞蹈团的历史,是我国唯一由地方政府成立的专业舞蹈团。著名舞蹈编导家张继钢先生担任舞蹈团终身首席艺术指导。2011年1月27日,舞剧《千手观音》在国家大剧院首演,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连演7场并开创了国家大剧院首卖站票的先河,在北京及国内引起了热烈反响,得到了专家  相似文献   

17.
杨幂,1986年9月12日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2005级本科班。在2009年4月的“80后新生代娱乐大明星”评选活动中,杨幂成为内地新“四小花旦”(与黄圣依、王珞丹以及刘亦菲)之首。2006年因出演《神雕侠侣》中“小东邪”郭襄而受到观众的关注,2009年又凭借《仙剑奇侠传三》扩大影响力.在2011年湖南卫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宫》中所扮演的洛晴川,更是使她人气飙升。  相似文献   

18.
面子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汉语中有“给面子、留面子、丢面子、争面子和做面子”等诸如此类的词汇。那么什么是面子呢?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对“面子”的定义进行了阐述。林语堂1935年在其成名作《吾国吾民》(又名《中国人》)中说“面子”是统治中国人的三位女神中最有力量的一个,认为它是“中国社会中最细腻的标准”。面子观首先于1967年Goffman引入到语言研究中。他指出面子与难为情(embarrassed)、  相似文献   

19.
《语文月刊》是华南师范大学主管、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优秀期刊,1982年4月创刊,是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语文专业期刊,在全国同类刊物中独树一帜,因而赢得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好评。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会长李行健先生誉她为“南国的一颗明珠”;读者称她为“良师益友”;赞她“珠玑满目、姹紫嫣红”。  相似文献   

20.
《语文月刊》是华南师范大学主管、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优秀期刊。1982年4月创刊。是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语文专业期刊,在全国同类刊物中独树一帜。因而赢得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好评。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会长李行健先生誉她为“南国的一颗明珠”;读者称她为“良师益友”;赞她“珠玑满目、姹紫嫣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