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曾经听到这样一句话:“温暖的春风比凛冽的寒风更容易使人脱去外套。”的确,当学生遭遇老师的“暮霭沉沉”或者“狂风暴雨”的时候,也许心灵已经完全向老师关闭,无言的反抗将成为教育无法逾越的“屏障”。  相似文献   

2.
一、读懂教材,走进文本 第一问:读懂了吗?这是指教师要熟悉和了解所使用的教材。读是理解教材的基本手段,读是懂的前提。"读"和"懂"之间还有个桥梁,那就是"思考"。读了还要有思考,才会懂。  相似文献   

3.
现在的学校很多不用上课铃。而是到上课的时间播放一段音乐,随着音乐的响起,学生从校园的各个方向奔向教室。进了教室,活泼好动的孩子们并没有立即安静下来,而是一边掏书一边说话,其热烈兴奋的场面让急着向40分钟要质量的教师大为恼火。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个语文老师肯定都有过这样的感受,一节课之前如果没有个好的序幕,直人教学内容的话,开始时的课堂效果可能不太好。如果想一上课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应有个适当的好的“序幕”,现介绍几种鄙人用过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前些日子,在城里听过课的老师纷纷谈论城里老师的课上得真精彩,老师有激情,学生有兴趣,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真正做到让学生在玩中求知,在乐中明理,而且教学效果特佳。我问原因何在,答日:“城里的学校教学条件好,他们拥有多媒体教室。”是啊,随着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课程的实施和新课标的颁布,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学仅仅靠一块黑板一本书,  相似文献   

6.
戴启江 《班主任》2014,(12):58-59
时间已隔很久,可那个孩子的微笑,那颤抖的身体,那渴求而又胆怯的眼神,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每每在我疲惫不堪时,就会像一层一层的波澜从远处荡漾而来,伴随着这样一个声音:"老师,我想上课,可以吗?"因为赛课,我来到另一所学校借班上课。在与学生见面并布置预习任务后,我找班主任了解情况,没想到他竟是我高考阅卷时的同桌。交谈中,他重点说了一个学生:"你千万不要理那个坐在第一排靠窗位置的孩子,他有点精神失常。"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的开头,犹如一幕戏剧开幕的一刹那情景,选择得恰当,足以奠定全剧的情调,笼罩全幕的气氛,使大家立刻把纷乱的杂念放下,专心致志看那下文的发展。”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写文章如此,授课亦然。尤其是借班上课,要在短时间内缩短因师生生疏而产生的心理距离和隔阂,并且尽快摸清学生的学情,以便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课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十分重要的。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及观摩教师的公开课浅谈借班上课前如何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  相似文献   

8.
荧屏上,《爸爸去哪儿》非常火爆,一群暖爸萌娃热热闹闹地走遍了大江南北。荧屏下,你的春假、秋假、寒暑假,都去了哪儿呢?你想不想给自己安排一次"去哪儿",换个环境,体验一把不同的生活?2014年的秋假,杭州市胜利实验学校三(3)班的小恩,完成了属于自己的"去哪儿"计划——到农村小学"游学"两天。童年不同样,多一分经历,多一分成长。  相似文献   

9.
课前唱支歌     
我有个习惯,每次上课都会提前3分钟左右进教室,好利用这段时间和学生聊一聊。 一天上课前,我照常精神饱满地走进教室,正准备问学生上节课学得怎么样,没想到一位学生突然提议说:“老师,唱支歌吧!”一呼百应,其他同学都一起有节奏地呼喊: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教研组长,我经常组织开展全镇性的教研活动。课前还需与执教者一起备课、试教,并作理论指导。几次下来,我发现课前备课时,分析并吃透教材非常重要。不但执教者课前,应透彻分析教材,听课评课者,课前,也应透彻分析教材。对执教者来说,课前分析吃透教材,是为了上课时更好地把握好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同时灵活应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  相似文献   

11.
熊诗卉 《中国教师》2011,(15):64-65
<正>与大家分享一段我的实习经历:2009年,我在一所小学做一名语文实习教师。我所在的班级是二年级的一个班,这个班只有28个孩子,应该算是当下时髦的"小班化教学"了。有一天,还没上课,我早早地来到教室,想看看孩子们的课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不巧的是,此时该班的班主任兼数学教师正  相似文献   

12.
在体育教学研讨、课堂竞赛中大多采用"借班上课"的授课形式,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文章结合江苏省初中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提出"借班上课"课前准备需做到"六个一",以拉近师生距离,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为了使青年教师对教学常规及教学原理产生深刻的理解,以实现教学方法与教学能力的快速提升,区教育局教研室经常组织一些骨干教师在全区展开研讨、观摩、展示等公开课活动。而此类公开课一般情况下所开展的教学活动都不在自己学校自己班级进行,而是以“借班上课”的形式进行。借班上课的老师对所授课对象的信息基本不知,  相似文献   

14.
很多情况下,开设公开课都是异地借班上课。教师面对的是陌生的学生,对他们的思维品质、思维习惯、表达习惯都不甚了解;同样,学生对老师也是陌生的,不清楚老师的语言风格、提问方式以及性格特点等。再加上与常态课堂不一样的地点、环境、氛围,公开课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紧张感和压抑感。  相似文献   

15.
我就读于香港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2020年2月8日之后,所有内地到港的人都需要14天隔离,也因此有许多需要在学校做研究做实验的学生便匆匆收拾行李,卡在这个关卡前入港,我就是其中之一。我是研究型硕士,在上课的同时也承担了教授助理工作。返港后,我便按照教授和学校的要求,迅速为接下来的线上课程做准备。不得不说,学校的应对非常迅速且周全,考虑到让教授坐在镜头前直播不大方便,我们把镜头架在了教室后部,教授仍旧是站在平时的课堂、平时的黑板前面,只不过是对着摄像头讲课,而IT部门还增加了一个AI系统.  相似文献   

16.
钟艳华 《课外阅读》2011,(9):165-165
我们的学生常常在上课的时候争先抢后的告诉老师自己知道的一些事情或新闻,实在不想打断他们说话,有一次突发奇想,为何不创设一个让他们表现的机会或平台,既不影响课堂活动,又让他们直抒胸臆!心动不如行动,马上和他们商量,最后我们决定设立一个课前十分钟的课堂活动。  相似文献   

17.
要上出一堂"精品课",个人的甘苦只要是过来人都有切身的体会,那课前的准备煞费苦心,各个环节都要考虑周到,就像一个搞精密仪器制造的人,一个小小的零件都不能稍有含糊,需要细细的打磨。因此,好多老师都在导语上花费好多心思,以期一开始就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探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1暑假过后英语老师换成了蓝小禾,她一进来,我和另外几个高个子男生便齐声高呼:"耶!美女老师!"蓝小禾在我们故意的惊呼里顿时红了脸。但毕竟年长我们几岁,还是压住了我们的气焰,很流畅地上完了她的第一节课。课后她想逃,却被我们男生哗地堵住去路。一群男生拿着英  相似文献   

19.
在许多语文公开课上课之前。一般都有几分钟的课前谈话。很多老师都会抓住这几分钟的时间,或向孩子自我介绍,互相熟悉,既可以消除陌生感,又可以增进感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或选择一个话题和孩子一起聊聊.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使孩子的注意力快速地集中到课堂上来;或创设一个情境,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上课的主题,为正式上课徐徐拉开序幕.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可有些老师却觉得上好一堂课更重要。因此不够重视课前谈话,在课前几分钟只是和学生随意地、没有目的性地闲聊,就等上课铃声的响起。这样的谈话浪费了课前大好的“时光”,不足取:另外,在一些公开课上.偶尔能看到上课的老师照搬某位名师的课前谈话,而其谈话的内容却与自己将要上的课毫无关联,听后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很不舒服。  相似文献   

20.
许多老师都曾有过借班上课的经历,面对一批陌生的孩子,如何在课前短短的几分钟之内,拉近师生的距离,消除陌生感,使学生很快融入课堂,这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关于课前的活动,有专家概括了三种不同的境界:一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仅仅是活动了而已.或者说还不如不活动;二是活动能有效放松学生课前的紧张情绪,消除陌生感。但仅此而已:三是活动不仅能放松学生课前的紧张情绪.消除陌生感,还能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为课内的教学有效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