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生观教育ABC上海施慧君九十年代的职校生,正处在经济转轨的时代。因此,我们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思考人生观教育的对策,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A分解目标,呈现层次性人生观教育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不同年级、不同社会角色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做到...  相似文献   

2.
2004年12月10日的《文汇报》刊登了张百年先生的《匪夷所思的人生观教育》,文中提到:西安一中学语文教师布置初二学生为自己写墓志铭。据说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思考自己人生的机会,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张百年先生认为,让刚十几岁的孩子去想自己的死这样一件终结人生的特大事件,不仅是残酷的,而且是不合情理的。笔者倒是认为,西安这位中学教师为我国的人生观教育开辟了一条新型而有效的途径,人们大可不必“毛骨悚然”(张百年先生语)。具体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的人生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生观教育对和谐社会构建有着重要意义,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为不同群体提供共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我们必须加强义利并重、利益兼顾的人生观教育,诚信友爱的人生观教育,积极进取、心理和谐的人生观教育,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平衡的人生观教育。在新时期人生观教育有新的特点,人生观教育注意发挥个体的主体性,不仅提供人生的范式,更提供发展人生的武器;人生观教育回归生活,不仅注重伦理道德教育,更注重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教育;人生观教育尊重价值多元化,不仅注重灌输,更应注重引导。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我校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 线,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认为,要使爱国 主义教育富有实效,必须注意教育的层次性。 一、注意基地教育的层次性。 基地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在革命征途 中,武汉市历经沧桑,留下了多少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这本身就是一篇篇栩栩如生的教材。我校不失天时地利, 将“九女墩”等十余处极富纪念意义的遗址作为了德育基 地的一部分。然而,学生因年龄不同,他们的知识范围、认 识深浅、思想容量、生活接触面也不尽相同,如何把握学 生特点,因“龄”施教呢?我们的经验是——“由近及远,由 小到大,由具体到抽象!”  相似文献   

5.
自学能力的层次性及其教育□王有卫人的学习成绩和工作成就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自学能力的强弱。自学能力的强弱高低应该是有层次的,对其层次性的认识对自学者和教育者都是有益的。从完成学习任务这个显性的表现形态来划分,可以将自学能力分为完成指令性学习任...  相似文献   

6.
从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角度看,爱国主义教育表现为三个层次:一是情感教育。人们总是要对满足其需要的客观现实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态度体验,这就是所谓的“情感”。爱国主义情感是每个人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国家园怀有的态度体验。产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因素很多:共同的种族和血统、共同的语言和宗教、共同的历史和领袖,特别是共同的历史回忆和集体的荣辱感、爱恨情,当然,地理界线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但是,这种情感只不过是一种善意的倾向,离开了理性的光辉,多少罪恶就会假爱国之名而行,“爱国”常常成为独裁者或侵略者最后的遁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认为,“爱祖国”是从热爱乡土、热爱母语和热爱父母开始的,但是,这种自然情感中还保留着特定的历史痕迹,还需要对其进行“社会定向”。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应首先从较为容易的感性体验人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层次性,亦即指其内容的有序性。就是依据一定的原则,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系统有机地分解为若干要素,形成贯穿于各个教育阶段的由浅入深的稳定和教育序列。对高等学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层次性的建构,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客观的必要性。首先,它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将德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必然要求。其次,它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是教育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统一的内在要求。第三,是长期不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保持其教育的针对性的现实要求设计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层次,…  相似文献   

8.
人生观教育与流行歌曲王宝珍人生观教育是一个很严肃的主题,而流行歌曲传唱又是人们文娱生活的一部分,是轻松、休闲式的活动。细细品昧,两者确实有着某种联系。那么,如何把人生观教育和流行歌曲的传唱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呢?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仍然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德育的一项核心内容。如何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客观实际出发,切实而有效地在青年学生中开展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应当引起我们的慎重思考。一、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新形势下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必要性首先,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机结合,尽管我们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但其本质是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仍然是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我国…  相似文献   

10.
人生观就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对人生的基本看法、观点和态度等.正确人生观的确立既是学生个人良好素质的基础,更是全民素质提高的关键所在.中学阶段又正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我认为人生观教育是我们教育者循序渐进、不断强化、不断深化的、常抓不懈的一项教育工作.但是我们的一些同志却在逐渐淡化、弱化学生人生观教育.也还有些同志对人生观教育的对象、内容缺乏明晰的认识,因而也就没有明晰的工作导向和工作思路,于是虽然知其重要却又一片茫然,这也正是现代中学生没有正确人生观的重要原因.鉴于此,我仅就中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内容提出一些肤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试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怎样引导大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探索人生,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有的主张开展以“作为整体的人和人的本质”为基本内容的人学教育;有的认为应当开展以“人生过程、本质及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人生学教育”;有的提出开展人际关系教育,等等。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立足点究竟应当放在哪里?这是必须明确的问题。首先,立足于帮助大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对于大学生来说,只有解决了世界观和人生观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大学生只有树立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2.
庄子认为,要获得人生的幸福就要保持内心的恬静,就要顺应自然,就要有辩证的"利"、"弊"观和宽广的胸怀。庄子的人生观,对于今天的人们安顿心灵,实现人生幸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加强青少年人生观的教育夏炎在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认真学习和宣传毛泽东同志关于人生观的论述,切实加强对青少年人生观《即人生价值观)的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一、坚持对青少年进行正确人生观教育,是全面贯彻党...  相似文献   

14.
张凤琴 《丹东师专学报》2000,22(4):82-82,26
本文通过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分析,以加强对思想教育这一核心问题的重视,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文静 《课外阅读》2011,(5):131-131
作为一个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教育处干事,我深深地体会到加强对高中生进行人生观教育,影响着学校班级建设、巩固和发展,影响着学生成长的速度和趋向。高中生的人生观如何,关系到他们的素质是否能够得到全面提高。高中生的身心尚未完全成熟,其人生观,一方面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方面又随自身的成长不断加以调整。这种现实状况是对高中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关键在于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充分发展自己的人生观。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高中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现在就对高中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我想谈谈自己的几点心得和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一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的意义、目的、活动、作用的认识和评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经过一定的教育、影响、实践,逐步形成的一种思想深层的价值观念。一个人无论在主观上自觉或不自觉,明确或不明确,只要形成了一定的人生观,他就必然会以这一  相似文献   

17.
学校,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人生观教育的基地。学生进入社会后,其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无论还会受到什么影响,出现什么曲折,发生什么变化,学校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实施,总是奠基性的。这种奠基,虽不意味着大功告成,但至少要提供一个积极的人生起点,一条正确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8.
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山东矿业学院周如东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就是依据一定的原则,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系统有机地分解为若干要素,形成贯穿于各个教育阶段的由浅入深的稳定的教育序列。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层次性是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9.
理工科数学教育层次性的探索梁保国,于桂香,乐禄祉(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学院)一、调查分析科技工作者一致认为,数学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没有强有力的数学就不可能有强有力的科学。当前的科学与技术日益依靠数学作为一种交流语言与研究方法。数学基本理论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但目前普遍存在教育内容单一、层次性不强的倾向。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根据大学生活不同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以及心理的动态变化制定,着眼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重点处理好普遍性教育和特殊性教育的关系,立足学生的现实心理特点,因人制宜,因事制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