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篮球运动个人竞技能力、集团竞技能力以及竞技能力的非衡补偿3个层面进行探讨.旨为提高我国篮球运动整体训练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高水平排球队竞技能力的非衡因素及补偿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类比等研究方法,探讨了高水平排球队竞技能力非衡因素及补偿的可行性,并从体能、技能、心理三方面论述其相对平衡发展.才能保证竞技能力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竞技能力的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3.
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2  
刘大庆 《体育科学》2000,20(1):43-46
采用文献研究法、访问研究法(面访调查法与信访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类比法、灰色分析法,对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某种(些)相对薄弱的素质或能力为另一种(些)高度发展的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的现象的发生与发展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竞技能力非衡结构及非衡结构补偿这一组新概念,揭示了竞技能力非衡结构功能特征的整体性与层次性、动态性与稳定性是运动员竞技能力个体模型非衡结构的基本特征,并从不同角度概括与设计了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的途径非衡补偿与平衡补偿、放大补偿与辐射补偿、外源性补偿与内源性补偿。  相似文献   

4.
非同步性发展视角下的竞技能力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运动员竞技子能力非同步性发展的视角,提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是其竞技子能力非同步性发展的一种结果状态;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效应,是基于非衡结构所形成的整体竞技能力水平而赋予的一种形象的概念表达或描述;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效应的优劣,同竞技子能力非同步性发展的协同化程度高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对排球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途径进行研究以期丰富排球训练理论,指导排球训练实践。根据补偿途径的作用效果、补偿来源、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将补偿途径分为非衡性补偿和平衡性补偿、内源性补偿和外源性补偿及辐射补偿和放大补偿。  相似文献   

6.
同场对抗性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竞技能力是决定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提高成绩的有效途径。在同场对抗性项群中对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理论的研究,揭示了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理论的补偿性、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与稳定性对提高这一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作用,为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奠定了基础,对运动训练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与“积木模型”的创建实现了竞技能力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在训练实践中正在作为一种指导性理论得到推行。作者对该理论提出了几点思考,认为:一般模型不能满足运动员竞技能力个性化发展的要求,而竞技能力非衡结构个体模型的建立存在构建原理与方法上的困难;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稳定性在内外可控与不可控因素的作用下只存在于某一阶段;部分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非衡结构会因敏感要素的相同或类似表现出群类特征。  相似文献   

8.
非衡补偿(非衡结构的补偿效应)是指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可由其他高度发展的素质或能力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弥补和代偿,使其总体竞技能力保持在特定的水平。简而言之,非衡补偿是指在运动之中用长板弥补短板,用优势减少劣势,发挥自身最大的优势来赢得比赛的胜利。本文主要从典型运动员身高矮臂展短、抗击打能力不足、进攻风格单一3个方面来分析存在这3点的运动员该如何发展自身的优势,弥补劣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女排运动员技、战术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性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集对论中的同异反分析法,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的8场比赛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女排运动员技、战术能力存在非衡结构:即与对手技、战术能力相比有优势因素,也有弱势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非衡补偿和平衡补偿两种补偿途径,以期为中国女排运动员技、战术能力的提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蒋慧  曾祥峰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2):240-241,239
世界体育先进国家的经验证明,高校是培养高水平运动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根据竞技能力构成因素的主导地位,和不同的训练时期和运动员的个体特征等情况下,按照均衡发展和非衡结构理论,对我国普通高校排球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进行补偿,可有效的发展和提高他们的竞技能力,创造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我国篮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的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依据当前最新的体能结构理论,对近十多年涉及我国篮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理论的文献资料进行综述分析.我国篮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能分类结构因子中的单因子研究,多维度的研究尚不多见.我国篮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的理论研究将向两极化趋势发展,更加注重与篮球运动员特点相结合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从全民健身作为社会化的组成部分.提出了健身运动的价值观念与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学校体育教学要以培养跨世纪的人才为核心.转变学校体育教育观念.以体育健身运动为准绳,建设学校体育基本框架;把健身教育贯穿于学校体育教育中.为终身体育健身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体育健身科学理论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体育健身事业需要与体育、健康、人类学内在逻辑发展的交叉点出发,界定了体育健身科学的概念;搭建了体育健身科学体系的构架;探讨了体育健身科学体系的形态特征。旨在为建立体育健身科学体系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优秀激流回旋运动员运动素质训练监测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备战2004年雅典奥运会资格赛的14名国家激流集训队划艇选手为研究对象,对所选取的17项运动素质指标进行测试和分析,确定影响优秀激流运动员运动素质的主要因子,选出8项身体训练的监测指标,并制定了评定标准和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wo school-based physical education (PE) programmes (exercise-based and games-based)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PE, on health- and skill-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components in children in Tirana, Albania.

Participants were 378 first-grade (6.8 years) and 389 fourth-grade (9.8 years) children attending four randomly selected schools in Tirana. Twenty-four school classes within these school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stratified by school and school grade) to participate as exercise group (EG), games group (GG) and control group (CG). Both EG and GG intervention programmes were taught by professional PE teachers using station/circuit teaching framework while CG referred to traditional PE school lessons by a general teacher. All programmes ran in parallel and lasted 5 months, having the same frequency (twice weekly) and duration (45 min). Heart rate (HR) monitoring showed that intensity during PE lesson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s compared with control (P < 0.001). Both PE exercise- and games programme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everal health- and skill-related fitness indicator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PE lessons (e.g. gross motor skill summary score: 9.4 (95% CI 7.9; 10.9) for exercise vs. control and 6.5 (95% CI 5.1; 8.1) for games vs. control,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2.0 ml O2 · min?1 · kg?1 (95% CI 1.5; 2.4) for exercise vs. control and 1.4 ml O2 · min?1 · kg?1 (95% CI 1.0; 1.8) for games vs. control). Furthermore, compared to games-based PE, exercise-based PE showed more positive changes in some gross motor coordination skills outcomes, coordination skills outcomes and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Th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show that exercise- and games-based PE represents a useful strategy for improving health- and skill-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in Albania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In addition, the study shows that exercise-based PE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games-based PE in improving gross motor function and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相似文献   

16.
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了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在体育工作和体育活动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将学校的体育工作同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郭静  吴玉华 《福建体育科技》2012,31(1):23-24,32
近年我国对体适能的研究成为热潮,其中以健康体适能测试作为评价身体健康标准与以体质测试作为评价标准成为当前我国对国民健康评定的两股主流势力。通过对体质测试指标与健康体适能的测试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体质的测试指标与健康体适能的测试指标都不能体现"完全健康"的范畴;在身体健康测试指标中,健康体适能相对于体质更能准确、有效的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但也必须加入心理健康、社会健康、情绪健康、精神健康的测试指标,健康体适能才能更好的体现人体的"完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体质与体力活动的相关分析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力活动概念研究大学生体质、体力活动现状及相互关系。从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11所院校共抽取研究对象2 614人,其中男生1 313人,女生1 301人。体质测试采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力活动调查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质总体良好,男生体质综合得分、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均优于女生;男生超重或肥胖发生率为9.5%,女生低体重发生率为24.5%,身体成分不合理对体质健康构成负面影响;大学生大中强度体力活动主要来源于体育课,课余时间体力活动偏少,女生活动比男生少,大学生每天静坐时间较长;每周有规律地参加大中强度体力活动,尤其是大强度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运动处方对高中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健身运动处方在课外锻炼中对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根据中学生体育教材,从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建立以健美操、跳跃、武术、力量、排球、篮球、走跑和身体全面发展为基础的运动处方,并在中果外活动中进行实施,每周3次,共进行实验8周。研究证明运动处言对高中学生身体素质有较大的提高,其主要集中在力量、速度、柔韧、灵敏和耐力等素质上,为今后利用运动处方来科学地对中学生进行强身健体和为国家体季推  相似文献   

20.
1999年浙江省机关干部和知识分子体质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浙江省13892例机关干部和知识分子的体质检测,依据97《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显示:1999年浙江省机关干部知识分子体质检测合格率为90.49%。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质呈下降的趋势。其中女性的合格率高于男性。全省各市的体质状况也有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