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1年,缔造经济奇迹的台湾,正站在经济起飞的转折点,当时台湾却极缺乏完整的政经资讯。《天下杂志》创刊的理念与精神,就是要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客观、详实地报道、分析人人都应了解的政经问题,加速带领台湾跨越发展的门槛。《天下杂志》一创刊,就被国际人士视为台湾第一本以严谨专业精神制作的杂志。她的影响来自于对掌握议题、报道品质、深度  相似文献   

2.
香港有关媒体报道,日本右翼漫画家小林吉则前不久根据与台湾李登辉的对谈,编绘而成的漫画书《台湾论》,竭力鼓吹“台独”,流毒颇广。 报道说,该书依据李登辉发泄地口述,由作者挖空心思地刻画,内容包括台湾“政府”性质、台湾的血统、台湾的认同及民族主义精神等,称台湾现在正是  相似文献   

3.
曾爱友 《中国广播》2010,(12):59-61
唤醒和强化台湾民众的中国意识,是对台广播永恒的主题之一。本届上海世博会是台湾睽违40年后再次参加,台湾各界普遍关注的一届。中央电台对台湾广播,在传播世博会盛况和世博理念精神的同时,针对台湾民众的特殊心理意识,以中华文化为切入口,以展现中国包容、开放的国际形象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为报道基调,努力增强台湾听众的中国意识,引导台湾听众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同祖国。  相似文献   

4.
《视听界》1991,(2)
《空中立交桥》节目是海峡之声广播电台针对台湾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从台湾实际出发,在改革精神指引下创办的主持人板块型节目。这个节目于1989年7月1日开始试办,1990年元旦正式播出,节目时间为一小时。开办以来,在海峡两岸引起了强烈反响。听众几乎遍及各个阶层,同时,也引起台湾岛内新闻  相似文献   

5.
周浒 《东南传播》2018,(1):35-37
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解严之后,坚持现实主义的影像记录活动重新回归到纪录片实践的舞台,社会题材纪录片为台湾民众重新打开了认识社会现实的窗口。本文从行动主义风格的角度切入,对台湾社会题材纪录片进行研讨。通过研究发现,基于行动主义的立场,台湾社会纪录片有着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对社会公共议题有着深度思考与介入。此类纪录片的出现与传播有效维系了台湾社会空间的公共性,为其它华语地区的纪录片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据中国台湾有关媒体报道,台湾“陆委会”曾经承诺实施“低度管制大陆地区学术性出版品”的政策,经过一年仍无进展,台“新闻局”仍秉承原则禁止的精神,继续对祖国大陆出版物进行内容检查和数量管制。对台湾“陆委会”此种承诺不践诺言而无信的情况,台湾有关知名人士进行了抨击,文化界也积极响应并发出怒吼、主张全面开放祖国大陆出版物,否则将号召读书人走上街头,抗议“当局”的不当管制。 报道说,台湾有关知人士强调,自2002年2月份曝出台湾“海关”查扣来台的祖国大陆出版物,由于其查扣不合理。  相似文献   

7.
去年12月,台湾《新书月刊》主持选出了1984年台湾“出版界十大新闻”。参加这次评选的有台湾文化、出版、学术界知名人士共七十多人。评选的出版界十大新闻是: 1.通过著作权法修正草案。台湾“立法院”终于在去年11月5日,通过了著作权法修正草案,从而结束了漫长的拟草过程,进入审议阶段。这项著作权法使文化界人士瞩目的是,采取创作保护主义的著作权精神,著作物一经完成,即  相似文献   

8.
媒介景观:台湾电影中的台北城市意象研究(2000-2017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界》2017,(11):2-9
凯文林区提出城市的意象观点,城市具有"可辨读性",在城市里,我们几乎所有感官同时运作,这些感知综合起来便成为城市的意象。李清志曾对1950-1990年代台湾电影中台北的城市意象进行专门研究,但21世纪以来台湾电影中的台北城市意象却未有专门研究。2000年以来,台湾电影在全球化浪潮、电影票房全面复兴、政党轮替引发本土精神回归、电影与城市营销和观光密切结合等背景下,形成了台北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城市意象。藉由2000年至今台湾电影中台北的城市意象,可研究分析21世纪以来的台湾电影记录了台北城市由西向东轴线翻转的城市记忆,建构了不同时间、空间的台北地景,将台北打造为具有人情味、温情和在地精神的特色城市,描绘了台北的都会环境,展现了台北的人文地图,构筑了关于台北城市的集体记忆与空间想象。  相似文献   

9.
台湾电影大师侯孝贤的"悲情三部曲"--<悲情城市>、<戏梦人生>和<好男好女>--充分贯彻台湾新电影所追求的写实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美学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两岸融合的历史期待,它的成功也昭示着两岸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台湾电影折射出的"台湾精神"已然发生了微妙但明显的变化,不再强调大陆作为自我镜像,体现出自由与放松的气质。这一方面说明了两岸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对抗式冷战思维的弱化与消失,但另一方面,也或多或少地显示了大陆在塑造台湾形象与身份方面失去了重要功能。台湾通过发掘自身的地域/自然、本土历史/黑帮以及现代性/摇滚音乐等等文化资源,用以凝聚自我意识及其身份认同。台湾电影在塑造自身形象时的蛛丝马迹,都程度不同地具有某种微观政治学的意义,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1.
这篇访台报道是《文汇报》文艺部副主任谢海阳应本刊之约撰写的。作者较为详细地反映了台湾书业界的现状及其困境,值得一读。比如说,台湾书业界努力做读者的工作,尽管出于商业动机,而且有时还包含某些粗鄙的做法,但其服务读者的精神及其效果,还是值得我们吸取的。报道反映台湾文学的商业化现象日趋严重以及台湾一般人士对之持否定态度的情况也是可资我们借鉴的。由于文字较多,本刊分两期刊载。  相似文献   

12.
观察2016年的台湾书市畅销书,可解读大多数人藉由阅读释放情绪的趋势,如精神疗愈方面的《被讨厌的勇气》《如果简单,谁想要复杂》,以及心灵能量的《静坐》,不安烦躁的社会氛围用阅读来滋养精神;另一方面,台湾书市正式进入出版冰河期,由400亿市场销售额的高峰表退二成,至今不足200亿市值,百家出版社消失,文化地标的台北重庆南路书街,也正式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13.
以1925年《台湾民报》转载《鸭的喜剧》为起点,鲁迅作品开始了它的台湾之旅。之后大致历经日本殖民者禁绝汉文期跨越国界的“左翼”传播路径,战后初期的鲁迅小说出版风潮。“戒严”期地下传阅与翻印,及1987年“解严”以来新一轮的鲁迅出版热潮。这一过程曲折、坎坷却始终未曾中断,呈现出台湾知识分子的文化生存环境、内在精神世界与鲁迅著作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4.
《今传媒》2005,(9S):23-23
有头发没有人想做癞痢。台湾传媒甘愿放弃新闻操守和专业精神。为钱折腰,皆因他们正面临极大的困境,几乎已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地步。以下几个数字就可以说明问题:1999年以前,台湾整体的广告量大约是221亿港台币,如今已跌至128亿台币,其中报纸只占35亿台币而已;而台湾目前主要的报约有二三十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台湾大众银行广告三部曲说起,得出系统化的品牌管理与维护,需要精神层面的诉求的结语;从我们生产什么,到我们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的理念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记者缪立平)由台湾数位出版联盟在第三届数字出版博览会上主办分论坛,从电子纸如何让阅读变得更加轻松简单?数字出版让阅读本质改变了吗?数字出版的精神和内涵是什么?三个方面分享了他们的数字出版经验。来自台湾元太科技工业股份公司的张智雄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何让阅  相似文献   

17.
在参观台湾大然文化事业公司时,看到一本漫画杂志《热门少年TOP》。版权页印有一行字:“如有破损请至全省便利屋兑换”。(便利屋是出售漫画杂志和漫画单行本的专卖店)简简单单一行字,表达了出版社对读者的负责精神和服务精神。  相似文献   

18.
台湾《出版人》杂志1992年秋季号以“引爆新著作权法”为题,报道了“新著作权法对图书出版的影响”座谈会的情况。座谈会于1992年6月29日在台湾中山堂召开。主持人是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理事长黄肇珩女士,会上内政部著作权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全禄、北辰律师事务所律师萧雄淋就新著作权法的修改原则、立法精神及出版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回答了出版业者的提问。座谈会部分发言涉及新旧著作权法的区别,颇值一读,兹介绍于下,以供大陆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经他的手创造出来的电视节目已破百,其中最具时代意义和独创精神的代表作,应属《2100全民乱讲》等”全民系列”,它开创了台湾独步一时的“政治模仿秀”狂热。  相似文献   

20.
博物馆作为城市的文化名片,以其特定的物质载体构建了城市的文化精神空间。台湾地区的博物馆因其注重将在地的历史、人文古迹等打造成有机整体,根据建筑展开自身的叙事,博物馆本身也成为一种城市景观符号,参与城市空间的再造。台湾的博物馆,在突显在地特色上已有较为成功的经验,本文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台湾在地博物馆进行案例研究,从台湾的在地原乡迷思、集体记忆认同及博物馆虚实空间的建构三个方面入手,看台湾博物馆何以借助地方文脉实现对城市形象的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