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谈顺荣 《甘肃教育》2005,(11):48-48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事人手,采用猜谜、讲故事、辩论、竞赛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的欲望。如在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时,通过刨设故事动画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开课时,先使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乌鸦喝水》,生动逼真的情节画面,  相似文献   

2.
“情境教育”之“情境”实质上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学生能动于其中的环境。即这种根据教学目标优化的环境与学生的情感发生共鸣。具体地讲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把学生置于研究现实、未知问题的气氛中,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同时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问题实质的学习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潜能,培养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  相似文献   

3.
4.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学实践发现,情境教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思维,数学教师如何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创设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本文从创设生活情境、操作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教学中如果能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巧妙创设冲突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情境将会成为一种“催化剂”,去促进学生主动将数学问题融入生活情境中去思考,从而能自觉借助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主动发现问题、自发探究新问题.  相似文献   

6.
邵银芬 《考试周刊》2010,(21):132-133
英语情境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最感到缺乏的就是语言环境.所以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构建真实的场景,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实践证明:在情境中讲解语言知识,可以使知识化难为易、生动形象且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潜能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优化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7.
怎样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好学、乐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探讨的问题。课堂教学当中,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就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善于学习,乐于学习。  相似文献   

8.
《考试》2008,(4)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具体做法有:一、创设问题性的教学情境;二、创设操作性的教学情境;三、创设游戏性的教学情境;四、创设探索性的教学情境;五、创设竞争性的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9.
晋迎翠 《云南教育》2003,(34):41-4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对于保证学习顺利进行,是很重要的。而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好自然课,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起着很大的作用。我认为低年级自然教学需要创设多种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创设图画情境图画形象直观,儿童最喜欢,也容易引起注意。如在上“叶画”时,我用一些植物叶子撕剪拼贴成萝卜、鱼、蝴蝶等有趣的叶画,加上金属亮边装饰,贴在白纸上,学生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产生了自己迫切要求制作的愿望。低年级自然教材中有许多色彩艳丽、活泼的图…  相似文献   

10.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方法,实施情境教学理念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可以通过创设互动型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创设生活化情境、创设艺术情境来实施情境教学法。  相似文献   

11.
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我的一些做法是: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知识有需求感;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实践情境,加深理解概念。  相似文献   

12.
李吉林情境教学实验中的核心概念——情境概念是指一种人为优化的典型环境,是虚拟情境。这种认定存在着种种失误,有必要将其完善为“人活动其中的并能对人引起情感变化的具体的自然环境或具体的社会环境”,在语文教学中,客观情境应取其“语境”义。  相似文献   

13.
创设生动形象又符合科学实际的教学活动情境,特别是活动情境、问题情境、竞争情境、趣味情境,能够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状态,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14.
情境与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当事人"情境与"旁观者"情境的交叉与混淆给道德教育带来很多困惑,明确它们不同的特点以及它们与教育情境和生活情境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有效开展道德教育的前提。虚拟情境中的"不在场"与"不真实"向道德教育发出了警示,虚拟情境下的道德教育只是一种假设,它对个体道德发展的影响只是一种可能;虚拟情境与生活情境的关联是有效道德教育的前提。旁观者情境是个体道德学习和道德意识对象化的主要情境,对个体道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网络学习情境创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网络学习者来说,网络学习环境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而情境是网络学习环境中的重要元素之一。网络学习环境中蕴含了哪些学习情境,又如何创设这些学习情境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于网络学习者来说,网络学习环境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而情境是网络学习环境中的重要元素之一.网络学习环境中蕴含了哪些学习情境,又如何创设这些学习情境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课堂交往是多维互动的,师生活动中认知、交往、审美等各个侧面相互依存共同统摄于教学情境中。教学情境变换的价值目标是突出学生主体性发展。主体参与的情境创设主要有民主情境、乐学情境、悬念情境与空白情境。探讨情境变化必须与课堂的交往互动结合起来。情境变化引起了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的此涨彼消,造成了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涨落。情境变化要在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中维持一种平衡。情境的有效变化促使启发诱导与主动参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陈再仁 《考试周刊》2011,(22):76-77
情境教学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作者就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薛晓 《考试周刊》2011,(86):88-89
作者认为,在新课程中的实施中.教师应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趣味性的情境、启发性情境、探究性的情境、开放性的情境,让课堂更有实效。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能够迅速吸引学生关注,使学生能够快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对知识的了解也更加深刻。因此,教师应借助角色表演的方式、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情境,并积极为学生营造抒情语言情境和带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旨在通过创设情境,来达到优化语文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