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师学生教研意识培养与教学能力培养整合的策略是顺应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学、教研双强的综合型师资的需求而制定。通过课堂模拟教学、见习实习等教学能力的训练带动学生教研意识养成;依托学科教学论课程建立师生教研共同体,设置充分的教研训练环节是以教研意识提升促进教学能力提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的过程是由教学意识到课程意识转变的过程。落实到课堂层面,就是由课堂控制到课程理解的过程,即走向课例研究的过程。课程意识可以促进课例研究功能的发挥,课例研究反过来通过“澄清-引导-实践”的模式促进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  相似文献   

3.
大学课堂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阵地,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需要具有先进的教学意识。本文以"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为例,提出大学课堂教师应具备目标意识、资源意识、对话意识和反思意识。  相似文献   

4.
<正>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推进新一轮课改目标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切入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下面笔者结合自己长期的教学教研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谈几点看法,旨在引发更多、更广泛的思考。一、追求和谐课堂,开启学生心扉和谐课堂是课堂教学状态的价值追求,也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促进课堂有效和高效的前提保  相似文献   

5.
评课,就是评某节课的效用,以评课为资源营造教研文化、深化课改、提升能力。如何评?课堂具有整体性,是一个从出发点通向目标的过程,需要回答两个问题:教学目标是否适切和目标是否达成。通常认为评课有“目标-条件-过程-结果”四个方面,但这四个方面并不在一个层面上,最高层面是授课者有无目标意识。目标适当,“三维”就有达成的可能。目标达成就要挖掘教学过程与方法的亮点,目标未达成就要找到其缺陷。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要求我们中学教师必须角色转变,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具有较强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教师。为达此目标,校本教研是有效的途径之一。但现实是,一些学校的校本教研华而不实,难以长久有效地开展下去。究其原因,除中学教学负担重、升学压力大、学校“虚假”教研外,教师自身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3年秋季开始,我区作为省级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在起始年级将实施新标准实验教材。面对新课程、新理念,教研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教研工作应当有新思路、新举措,努力开创新局面。为此,笔者以《从“教学意识”到“课程意识”》为题,谈几点看法,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试论课程意识缺失的课堂表现及其培植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意识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课程意识缺失的课堂表现主要有:漠视教学目标,弱化课程资源,轻视教学过程,偏重量化评价。培植教师课程意识的四个基本策略为:从思想上重视课程意识;以崭新的课程观替代狭隘的课程观;注重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拓展;自觉站在课程的角度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9.
所谓课程意识,就是教什么意识。长期以来由于从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学会考资料等,每周开几节课,每节内容上几课时都是由国家高度统一制定和统一要求的,使得教师只有教学意识,而无课程意识。学校教研活动更多讨论怎样把规定的内容按照规定时间,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如何有效地教给学生。对于教材内容有没有服务专业课的需求,有没有符合学生认知实际、学习兴趣,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教学知识有多大作用,教师从未作研讨,从而造成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家长失望,进一步导致学生学业不良。因此,中等职业数学教学如何更切合学生实际需求,教材就不能千人一面,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关心课程和课程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从忽视教学目标、窄化课程资源、淡化教学过程和轻视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分析了地方高校教师课程意识缺失的课堂表现,在此基础上从狭隘的课程观很难获得更新、重学术研究而轻课程教学两个维度做了归因分析。  相似文献   

11.
杨承杰 《考试》2009,(3):100-100
中学化学课,不仅仅是一门单纯的技能课。新课程所强调的课堂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课程变成了一种动态的、生长的环境,是四个因素相互之间持续互动的动态过程。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结合化学课的特征,我认为,中学化学课应当担负起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探究创新意识和实验意识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园本教研作为幼儿园推进课改进程的首选策略,其重要性正随着二期课改的逐步深入而日显突出。园本教研是以幼儿园为研究基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师在幼儿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它既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研究方式,以“着力改变教师日常教学生活”为宗旨。推行园本教研的初衷,在于让教师通过积极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切实提高课程实施和教学实践的质量,并在这个过程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进行课程建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将围棋中的复盘用于评课,通过“复盘”、研讨及评与教之间的对话,反思、研讨教学过程,改进教学行为。认为“复盘式”评课,可以提高听课效率,增强教师的反思意识,打造精品课堂,强化教师的目标意识和学生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14.
课改的主阵地是课堂,因此,探索既易于操作和推广,又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区域教研方式创新和学校校本教研水平提升的重要载体。“中学历史‘三史法’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作为江苏省省级教研课题成功立项,充分体现了我们对历史课堂研究的认识以及理性认识问题的思考,课题组成员在各级各类课程培训和研讨活...  相似文献   

15.
课程意识与教学觉醒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新课程对学生和谐发展目标及自主建构学习方式的诉求,蕴含着传统的学科中心课程向体验课程的转型,与之相适应,需要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意识。基于课程意识的教学从“主体失落”走向自身觉醒,促使教师从“代理人”回归自主,促使学生从“边缘”进入中心。以构建新型教学行为、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方式为核心的课堂重建,则是教学觉醒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李金波 《考试周刊》2014,(89):167-167
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的探究性教学真正体现了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有助于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探究性教学以问题为中心,要求学生始终围绕问题进行探究。在实施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受传统理念的束缚,问题意识淡薄,缺乏应有的课堂意识,使学生主体性不突出、主动性不强,教学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在探究性教学中多方面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使探究性教学更科学、民主。  相似文献   

17.
法治意识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案例教学是培养高中生法治意识的重要课堂教育实践形式。通过精选案例内容、创新呈现方式、精心设计问题、优化评价机制等途径,能够丰富学生法律知识、提升学生法治素养、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校本教研是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实际教育教学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方式或制度。切实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性.除了要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外.我们认为更要强化以下五个意识.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1,(90):16-18
当前,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主要以班级为单位,通常情况下,体育教师会引导学生参与合作类型的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强化合作与竞争意识的培养效果,活跃课堂氛围,在设计体育课程时,教师首先应明确教育目标为强身健体、品格培养,要分阶段增强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公平竞争精神。文章简要分析了小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研究合作与竞争意识培养对小学体育教学的积极意义,探究了在小学阶段体育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所倡导的校本教研制度,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种种问题.作为校本教研一部分的区域教研,以解决教学实践问题为出发点,具有跨地域、跨校际、形式多样灵活的特点,使其具有了唤醒教师课程意识,开发课程资源的课程论意义;具有了研讨教学设计、促进课堂生成、改进教学评价的教学论意义;具有了使教师观摩他人、反思打磨自己教学行为的教学行为优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