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4 毫秒
1.
自班级授课制以来,“因材施教”这一古老的教育思想一直面临着“面向全体”的挑战,现行的大班级授课、按分数编班的所谓“分层教学”似乎与孔子的“因材施教”渐行渐远,这也是令广大教育工作者颇为困扰的两难问题。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今天的“因材施教”已不是孔子提倡并实施的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而是根据今天的教育现实,  相似文献   

2.
"因材施教"是最先由孔子对学生实施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难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可以降低难度,缩小范围,在"练习"方面尝试"因材施教",即"因材施练"。"因材施练"的可行性步骤:一是创建试题库;二是学情分析;三是推荐名师视频给学生观看;四是有对性地布置相关练习;五是跟踪反馈,了解成效,再次分发练习,补缺补漏。  相似文献   

3.
“因材施教”出自《二程遗书.卷十九》:“孔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因材施教”的名言,其中“因”是根据的意思,“材”指的是人,“施”是实施、根据,“教”是教育、教诲。《现代汉语词典》中“因材施教”被解释为: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因材施教,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如何有效地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笔者主要从教学主体的角度对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4.
这几天读了《孔子传》,感觉收获很大,不仅有感于孔子的高洁与执著,更对他的教学方法感触颇深,下面就“因材施教”一法谈些感受。因材施教是在分析每个个体的不同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教育的一种教学方法。孔子发现在教学中,学生在性格、能力、智力、道德、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他采用了富于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因材施教法,明儒王阳明说,孔子教学就像医生治病“摸脉抓药”。  相似文献   

5.
丁一枫 《教师》2022,(20):78-80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文章基于“适性教育”理念对小学低年级英语的“培优补差”策略进行了探究。分析学情可知,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存在个体差异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确定合适的“培优补差”策略尤为重要。结合学生年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文章从课前分层辅导、课中因材施教和课后弹性拓展这三个层面提出了教学策略,旨在帮助教师探索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做好“培优补差”,将整体教学和深度教学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有机结合,挖掘学生潜能,实现班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因材施教”是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虽然我们现在面临着新课程改革,但我认为,“因材施教”这种教学方法,对我们现在的教学仍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贵英  姚丹 《陕西教育》2009,(2):72-72,74
晏子和孔子都对“和”与“同”进行过论述,孔子承袭了晏子的“和同之辩”的观点,并将其发展为“和而不同”的处世主张。晏子是用以讲君臣之道,而孔子则是确立了一种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原则。其实晏子的“和同之辩”已经包括了“和而不同”的主张,孔子只是采取运用了晏子的观点,将其发扬光大之,并在目的和侧重点上与之有一定区别。  相似文献   

8.
何艳 《今日教育》2007,(4S):18-19
因材施教.可谓是现代教学的“金科玉律”。翻开教学论的著作。大体都能找到它的踪迹.或作为一个明确的原则提出.或隐含在其他教学原则的叙述之中。一般认为.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实践先师”.朱熹则是将这一实践概括成理的第一人。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因材施教堪称是我国教育实践的一个“国粹”.这一原则的合理性在理论上自不待言.但在现实中却面临着一些认识上的偏差。本文拟就这些偏差做一些必要的澄清。  相似文献   

9.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认识到这一点,实践出“因材施教”的原则。的确,只有对学生的性格、才能、志趣和特长,都深入了解了,下一步才能有的放矢地工作。  相似文献   

10.
“因材施教”原则之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对“因材施教”原则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并分析其与现代教学过程相冲突的具体原因,力求达到对其客观、科学的认识和理解。一、“因材施教”主要是与个别教学相适应的原则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便是“因材施教”一语之由来。虽然孔子并没有在理论上明确提出“因材施教”,但却是很好地实践了这一原则并对后世教学产生深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孔子采用“因材施教”原则,有其合理  相似文献   

11.
陈军 《上海教育》2013,(31):66-68
从知识论上看,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伟大贡献就是他的“述”与“作”。他对“六经”的整理,首先表现了他对中国先贤思想的敬重,以先人之“知”为“知”,这是了不起的。墨家教弟子只习墨经,只注重自家一家之言,养成自家的学者。而孔子教弟子遍学六经,以天下“知”为“知”,所以其弟子各有成就,绝不一律。其次,表现了他对中国先贤思想的应用。孔子的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12.
孔子“因材施教”及其现代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是我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位主张并实行“因材施教”的大教育家 ,时至今日仍具有伟大的指导意义。文章重点分析了孔子“因材施教”的依据、基础和具体实施方法及其现代应用价值和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3.
高诗令 《文教资料》2010,(10):45-47
《论语》中孔子的话语中用来表示第二人称的代词有“女”、“尔”两个字。但“女ru”只表作第二人称单数代词,而“尔”既可作单数,又可以作第二人称复数代词。从孔子话语中表示第二人称单数代词的不同用字.我们可以看出《论语》并非一人理事编撰而成。  相似文献   

14.
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他们各自的专长。宋代朱熹把孔子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的来源。现代教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就是对孔子“因材施教”的继承和发展,它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5.
“仁”作为孔子的核心思想,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所追求的文化理想,也是孔子对“三代”的一种历史的反思。这当中既承载着孔子对孜孜以求的“黄金时代”的理想诉求,也体现着儒家创始人对“三代”精神的历史的自觉。特别在对“三代”的反思、回归和超越中,体现了孔子深刻的历史感和儒家人世的厚重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不掌握学情,教师根据推测想当然地上课,容易产生“教”与“学”的错位.预习、收集整理预习疑问、根据学情进行教学设计是实施以学定教的三个基本步骤或策略.落实以学定教是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的体现,学情不同则教法多变,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呈现出“教”与“学”的灵性.  相似文献   

17.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学说在我国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庸之道”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历经几千年,在今天仍然闪烁着时代光辉,体现着时代价值。本文着重分析“中庸之道”的“无过无不及”、“道之以德”、“执两用中”、“和而不同”等原则对当今我国人际关系的协调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指导或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金 《高教论坛》2012,(9):50-53
“因材施教”是课程教学具备“有效性”的前提。“90后”大一新生具有自己鲜明的时代特点,而当前“基础课”教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要提高“90后”新生“基础课”教学有效性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增强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意识、全面提高教师个人素质。  相似文献   

19.
王熙 《广西教育》2007,(4A):18-19
一、“因师施教”命题的提出 谈到“因师施教”这一命题,许多教育工作者首先想到的是“因材施教”这个孔子在二千五百年前就提出的教学命题。朱熹说:孔子施教,各因其材。“施教”的前提是因材。就是说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进行施教。然而根据我国中小学学校音乐教育现状,一位音乐教师一学期要面对几百个学生,用一星期一两节音乐课的时间来做到“因材施材”,实际是很难做到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李学人 《教育》2008,(2):51-51
2007年12月20日在《工人日报》上撰文:两千多年前,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时至今日,因材施教仍然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一致遵循的教育原则。可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有些学校却置教育公平于不顾,巧立名目,大行因“财”施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