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维龙 《吉林教育》2008,(18):17-18
一、师生冲突的含义及引发因素分析教师和学生之间并不全是和谐融洽、互促互进的关系,正如社会现实中人与人之间关系一样,也有不协调、矛盾对立甚至冲突对抗的一面。有些学科理论中的核心概念难以形成精确、统一的定义,社会学中的冲突概念即如此。我们倾向于使  相似文献   

2.
教师关心爱护学生是高度政治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的表现,是一种博大而深厚的爱。所以教育中的爱必须包括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耐心教导。严格与热爱不是矛盾的对立,而是辩证的统一。严格以爱为基础,是爱的不同表现形式,同时对爱有所约束规范,即要求教师对学生不放纵、不溺爱。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教育价值进行科学认识,追究它“是什么”的问题。这一研究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承认许多教育价值事实及所处的位置,也决定了认识的成果即教育价值的辩证概念是建构起来(不是抽象出来)的。本文由哲学概念“价值”推演出教育价值概念的结构,以各种教育价值观为概念的内容,用结构来组织内容,形成综合统一的概念。将它概括为:教育价值是指以教育的属性满足人的需要的不同种类与不同层次的总和。并予以图示  相似文献   

4.
辩证性实施小学数学教材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全文首先对其概念界定作了介绍,其后重点从实践层面对如何把握浅与深、薄与厚、显与隐、静与动这四对矛盾双方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行了论述,对一线教师辩证性实施小学数学教材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兴国战略”与“治国方略”具有辩证的统一性,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二者的辩证统一,并使这种统一体现在时时、处处、人人、事事的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伴随教师专业化思潮,对教师精神的研究多窄化到教师专业精神这一概念,往往忽视教师精神的原初意涵。通过对“教师”一词的汉英词源学分析和对“精神”与“道德”“职业素养”概念的辨析,研究认为教师精神与教师专业精神二者的内涵多有重合却并不全然相同,探讨教师精神需要突破现代专业及其以理性视野建构的边界。一方面,教师精神相较于教师专业精神具有更悠久的历史向度,它滥觞于人类文明诞生之初,有超越世俗生活的一面;另一方面,教师专业精神中理性与道德的浓厚色彩遮蔽了“精神”原初的生命冲动与意志。在当下中国,对教师精神的理解应重视“天职”维度,即教师以理性、道德、审美与生命激情熔铸自身人格,贯通于整全个体的日常生活世界,通过“教-学”关系的实践活动承担个体解放与文明延续的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7.
以工匠精神、职业精神与劳模精神三个概念为研究对象,运用哲学辩证思维与逻辑学关于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理论,全面而深刻地分析其外延间的逻辑关系。研究发现:工匠精神、职业精神与劳模精神在外延上是属于全异关系的三个概念,因为决定其存在的概念的本原内涵是不同的,而非本原内涵的相同、相似或交叉并不影响由本原内涵所决定的概念的外延互不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辩证思维概念与普通思维概念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概念。辨证思维概念具有矛盾性、具体性、系统性、全面性与整体性等基本征征;其种类分为“具体概念”,“矛盾概念”,“对偶概念”、“辩证比喻概念”,“辩证模糊概念”等几种类型,其划分的方法有辩证的二分法、三分法和多分法,其定义的方法有矛盾定义法、发生定义法、关系定义法和具体定义法。  相似文献   

9.
辩证与斗争的问题是事物发展的客观性质,是不容回避的。对于辩证与斗争问题的探讨,有利于指导我们今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辩证”与“斗争”中发展的,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必须用辩证斗争的方法去分析社会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才能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勰、苏珊·朗格分别在中西方文论史上首次从美学的角度提出了"意象"和"幻象"的概念,其概念交汇之处在于以具象可感性与理性抽象性的统一为根本特性;"意象"和"幻象"都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幻象具有明显的虚幻性,其生成必须借助于"神思"和"想象力"。不同点在于刘勰重意轻象,朗格二者并重;刘勰依赖经验归纳法,目的在于指导创作;苏珊朗格则以纯粹的思辨去解决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数学学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的生命力正是 在于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所教的知识尽可能地从整体上把握,而从知识要素(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定理、数学方法等)之间的联系上着力。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有意识地运用辩证思想。辩证思想主要体现为辩证规律,即对立统一、矛盾运动、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等规律。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背景下,有必要对“教研员”的概念进行重新审视,我们不能总是固执地把教研员解释为教学研究人员,我们必须赋予教研员新的内涵。顾名思义,“教”即教学,“研”即研究,“员”即人员,所以新形势下可以而且应该把“教研员”的内涵解释为“把教学和研究融为一体的人员”。能够真正把教学和研究融为一体的人员是淮?当然只有教师。也就是说,只有教师才是本质意义上的教研员,才配称作教研员。  相似文献   

13.
摘要:“现代性”是与社会科学范畴的“现代化”对举的人文科学范畴,它不是指客观外界事物的性质,而是指人的心性气质以及外界对象在主体对象化意义上的性质。“现代性”不是单一的性质,而是流变性所构成的矛盾性。这一特性排除将现代性视为任何具体的单一价值的立场。“现代性”运用于艺术史等人文学科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中国近现代艺术史研究运用“现代性”观念时,忽略了“现代性”首先应该作为一个中性描述性概念运用于对象。必须重视“现代性”与“现代化”的冲突,这尤其是艺术的特性所在。抗衡现代化一全球化的本土或传统取向。属于现代性的表现。晚清以来所有中西之争其实都以古今亦即现代性为生活世界前提。  相似文献   

14.
学校发展不只意味着作为一个组织的学校的发展,学校发展必须以学校这一类组织的性质与目标的实现为前提与旨趣。目前学校发展中出现了发展与目的的分离、好学校与好教育的分离。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专业精神与教育精神的重建,如此,教师才能不仅成为学校发展与变革的代理人,更是学校变革的自觉发起者。  相似文献   

15.
辩证的原始意义即对话。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与实际生活间存在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讲授-辩证(对话)”、学生与生活之间的“实践-辩证(对话)”、教师讲授的内容与生活之间的理论-实践-辩证(对话)这三种辩证即对话关系。此外,真正的“对话”还必须使基于倾听的对话双方处于一种对等的地位。在不断地“放出——收回”中,辩证法始终与现实生活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教案王庆福,马宾广【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让学生识记矛盾、对立、统一概念并理解其含义。2.能力方面;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着重提高辩证思维能力。3.思想教育方面: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矛盾,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双向细目表】【教...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中师培养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统一要求,明确规格;遵循教育客观规律必然要求打破平衡,因材施教,鼓励冒尖.此二者似乎矛盾,其实是相容不悖的.正是这种"面"与"点","一般要求"与"特殊要求"的辩证发展,相互促进,推动着中师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为实现中师培养目标,造就高质量的人才提供了可靠保证.毫无疑问,中师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这是由中师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具体地说,中师培养的合格小学教师必须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规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小学教育的良好素质,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在不"误人子弟"这一点上,中师是不容许出废品的.应该说,面向全体学  相似文献   

18.
“简单语文”与“深度语文”并没有矛盾冲突.是从不同角度对语文性质所作的独特解读,可视为语文教学的不同风格。因此,“简单”与“深度”应是和谐统一的。  相似文献   

19.
企业家精神没有被引入教育领域的原因,首先在于人们对于学校与企业的性质问题认识不统一,其次在于行政权威和资本权威在来源和动机方面的冲突。但校长作为一个创新者要在促进学校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具备企业家精神,这是将企业家精神引入教育领域的现实意义所在。本文还以公共部门企业家理论为理论基础,研究了校长实施创新的行为模式特征。  相似文献   

20.
正社会学认为,所谓冲突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发生的矛盾,这也是人类社会长久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强烈的叛逆心理,使得高中学校的内部冲突数量急剧增加,内部冲突从性质上进行区分有恶性冲突与良性冲突两种。其中,目的不同、方法不同的冲突为恶性冲突,目的相同、方法不同的冲突为良性冲突。因此,平衡学生与学校、教师的关系,已成为当前高中学校管理者的工作重点。加强高中学校内部冲突的分析与管理有利于高中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