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伍尔是意识流小说的奠基人之一。她的创作经历了由传统小说向意识流小说的转换过程,本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转换的历程,即:由前期作品中传统小说心理描写的逻辑性转换到后期小说意识流技巧的跳跃性;由前期作品使读间接进入人物心理,转换为后期作品使读直接进入人物心理;由前期人物心理描写的客观性,转换到后期人物心理描写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2.
《意大利遗事》是司汤达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司汤达采用了无意识和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展示了人的行为动机和人格结构,在心理描写和分析上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本试图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阐释其心理描写和分析的现代性,并指出欲望和本能才是所谓“意大利激情”和“力量”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张起 《都江学刊》2002,14(2):40-42
本从心理描写的角度解读莫泊桑的名篇《项链》,指出莫泊桑不仅是情节大师,更是心理描写高手,总结了莫泊桑小说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每一个民族都有其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的审美意识,有打着本民族审美意识印记的文艺作品。鲁迅先生说过:"法国人善于机锋,俄国人善于讽刺,英美人善于幽默。"中国的古典小说,像中国画、中国戏剧一样,表现着独特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受重写意、重表现、重抒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小说不仅在长篇历史演义,世清小说中存在着大量谋略描写,而且在言短篇小说中也有着精彩纷呈的谋略描写,《聊斋志异》中的谋略描写既秉承传统,又有独到之处,不仅对于作品思想内容的深化,而且对于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悬念效果的产生等,都具有独特而重要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的《呐喊》、《彷徨》的心理描写,艺术地与其它诸种描写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其形式多样,可谓匠心独特。这一艺术形式起着塑造典型形象、表现作者观点、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红与黑》中,司汤达的创造和贡献,就在于创造性的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艺术地真实地再现1830年法国波旁王趄复辟时期的社会生活。在创作中,他着笔于心理内容,丰满人物的性格;强化心理描写的社会性,含义深远;巧妙地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显示娴熟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8.
方红 《培训与研究》2001,18(6):15-22
清代女作家陈端生的长篇弹词名《再生缘》在当时曾引起强烈轰动,但学术界却一贯以冷淡的态度对待它,尽管它曾得到过陈寅烙和郭沫若先生的极高评价。本是以女性意识来阐释《再生缘》作品的。从作品入手,分析作品本身在内容、形式和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女性特色、探求其拥有广大女性读群的实质原因。笔对《再生缘》与女性学关注的目的在于引起学术界对《再生缘》的重视,从而丰富我国古代女性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金瓶梅>的作者开始摆脱前代章回小说家忽视人物内心世界发掘的缺陷,在塑造不同人物形象、刻画不同人物心理时,适当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以求获得最佳效果,显示了超越前代艺术家的艺术才华.作者通过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受,这一手法在章回小说的创作中并不多见.从这一点看来,<金瓶梅>已经具有现代小说的艺术特征了.  相似文献   

10.
《再生缘》与女性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作家陈端生的长篇弹词名著《再生缘》在当时曾引起强烈轰动,但学术界却一直以冷淡的态度对待它,尽管它曾得到过陈寅恪和郭沫若先生的极高评价。笔者希望通过自己力薄手低的研究,引起学术界对《再生缘》女性魅力的关注,从而丰富我国古代女性文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人们在接触中外文学作品时会频频看到意识流这个名词,但对它的起源和应用却不甚了解。在了解相关资料和书籍后,你会发现其存在由来已久,是各国作家们宣泄自身情感的必然出路。本文旨在简要评析和比较中外意识流小说的演变和特点。  相似文献   

12.
西方意识流小说及其在中国的流传和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识流小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摈弃传统小说的形式与结构、转向表现人物的精神生活和深埋于内心的意识活动。它自产生以来,就对中国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中国的意识流小说在借鉴西方意识流创作特色的基础上,也进行了推陈出新,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风格。  相似文献   

13.
"叙述干预"与"自然真实"本是互相矛盾的,但意识流作家借助自由间接引语,在"叙述干预"与"自然真实"之间求得秩序和平衡,让两者完美地融为一体.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叙述的似真化和叙述主体的隐蔽化等叙事美学思想,对当代文学创作和美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自由间接引语是这场轰轰烈烈的叙事形式改革获得成功的重要物质手段,它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年的国民思潮是清末中国思想史上一个显著的特征。思想文化界开始运用各种文艺形式来塑造国民意识 ,使中国社会朝着独立、富强与民主的方向进化。虽然国民意识的发展作为一种文化变革要经历艰难与曲折的道路 ,但它是封建专制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演进的一个重要标识。  相似文献   

15.
史诗意识与20世纪中国长篇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中国长篇小说的发展过程中,从西方学遗产里“拿来”的史诗意识贯穿始终。它幻化为多种形态的艺术本,发挥着长篇小说的体优势,并推动着长篇小说的发展和提高;当然在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过犹不及的问题,留下了某些缺憾和训练,认真梳理这一切,足以为新世纪长篇小说的繁荣和进步,提供有益的借鉴,参照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17~ 18世纪的欧洲正值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 ,学者们把研究中国文化同抗拒宗教愚昧、怀疑皇权神圣统一起来 ,从而形成了一股“中国文化热” ,产生了具有代表性的三种中国文化观 :以培尔、莱布尼茨、伏尔泰为代表的由比较而认同赞赏中国文化 ;以马勒伯朗士、维柯、休谟、孟德斯鸠为代表的由比较而批评中国文化 ;以狄德罗、魁奈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和“重农学派”则整合上述两说而对中国文化作出了理性的批判与评估。这种由赞赏到指斥最后臻于理性评估的正、反、合过程表明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7.
明代马欢的《瀛涯胜览》、费信的《星槎胜览》和巩珍的《西洋番国志》被称之为"西洋三书",是作者跟随郑和下西洋亲身经历的记述。《镜花缘》作为一部涉海小说其部分内容与"西洋三书"有些相似。通过对"西洋三书"中暹罗妇女执事与《镜花缘》中女儿国"女尊男卑";"西洋三书"中天方等国"风俗好善"与《镜花缘》中君子国"惟善为宝";以及两者海盗现象,商品贸易的对比印证,可见"西洋三书"虽然记载了异国一些良好社会风俗,但仍将之归为"夫圣化所及,非前代之可比"是天朝教化所及而然,而《镜花缘》作者则将自己对天朝现实的失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理想,投射到海外超现实的殊方异域中。《镜花缘》对社会风俗的思考显然比"西洋三书"更为深刻和厚重。  相似文献   

18.
由于受到中国古代小说社会学传统以及20世纪初期“小说界革命”运动功利性小说观的影响,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现代小说在社会学的发展方面显示了极大的热情并取得了相应的成就,其间教训与不足在所难免,但总体来看这种社会学发展与小说艺术的审美要求和创作规律是合拍的。  相似文献   

19.
我们对于新文学传统主要强调了五四文学在与世界文学联系中所产生的现代性思想,而相对忽略了在与“民间”联系中所产生的新的审美倾向,实际上中国的“民间”与“世界文学”共同构成了20世纪中国作家的精神资源。20世纪知识分子与民间之间的关系有以下四种富有代表性的模式:1.世纪之初,启蒙与被启蒙者是两者关系的第一种模式;2.30年代,知识分子与民间的关系产生微妙的转移;3.40年代以后,知识分子的启蒙者身份丧失殆尽,这种关系模式持续到70年代末期;4.90年代,作家亲历民间。民间理念渗透在文学的发展进程中,构成了20世纪中国作家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重要的时代价值,但当前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存在着严重的对马克思主义不自觉和不自信问题,文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内生性“失位”、“缺位”、“错位”的把脉和外生性“移位”、“抢位”的诊断,认为要通过“稳位”、“归位”、“定位”“三位一体”共同作用使马克思主义转化成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为,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