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健 《上海集邮》2003,(6):46-47
重庆汪子涛问 请问,集邮展品中的"前言"起什么作用?我正在组编一部传统集邮类展品,请介绍一下怎样写好"前言"。 答"前言"是指写在展品标题下的一段话,各类别展品有不同的写法和要求。根据所问,以下简单说明一下前言的作用,主要介绍传统集邮类展品中"前言"的写法。  相似文献   

3.
曹风增 《上海集邮》2005,(10):30-31
本是笔学习2004年新加坡邮展期间修订的《FIP极限集邮展品评审专用规则》(参见050535,此修订本已经FIP事会批准,正待FIP大会通过后实施——编)后,对其中几个规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文献忠 《上海集邮》2000,(10):44-44
以专题类集邮展品与传统类相比,专题类“好看”得多,它们就像以图画为主的书籍,往往还有引人人胜的情节,但将邮政史类展品与传统类相比,邮政史类似乎更加“难看”,因为其中大多是用过的信封,少有专门印刷的装饰性图案,贴的又多是普通邮票,而且基本上都不成套,再就是主要由黑墨盖印的邮戳。  相似文献   

5.
咨询窗口     
立健 《上海集邮》2002,(10):45-46
  相似文献   

6.
7.
8.
在2001年全国邮展上,我的专题类展品“蒸汽机车自述”获得了大银奖,这对首次参加全国邮展的我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和惊喜了。  相似文献   

9.
《上海集邮》去年第10期《世展琐记》(下面简称《琐记》)中的“试验类的评审”(19页)一节,虽然文字不多,却值得一读,因为它所讲内容不但是“中国’99”上观看者最多,也是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而且更是从评审角度具体地介绍了“内幕”以《琐记》来回顾“中国’99”的试验类展品,小仪了解到这次给奖的缘由,还能从中揣摩开放类展品的内涵,对今后开展开放类集邮活动会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0.
尤佳 《上海集邮》2000,(1):16-17
去年11月26-28日FIP专题集邮委员会在瑞士洛桑举行了一次工作委员会(Bureau)会议。会上完成了对现行专题集邮展品评审专用规则和指导要点的修订。此新版本的规则和指导要点不但将综合各方面的观点和看法,而且还制定有新的评分标准,更细化了各项打分内容。其中,在“处理”一项中增加了“创新(Innovation)”内容,即要求专题展品要有新颖性,或者是新的选题,或者是对已有专题或热门专题的  相似文献   

11.
朱文龙 《上海集邮》2002,(10):30-32
在去年南京全国邮展上,我的《国庆》邮集获得试验类二等奖,本是自己组编这部开放类展品的随记。  相似文献   

12.
13.
在北京参观中国1999世界邮展时,我仔细观赏了试验类展区的开放类邮集。当时倍感新鲜,觉得这是一个突破,一个创新,一种对于FIP邮展种类的开拓。其中特别是在展品中对于实物的应用,更是前所未见。  相似文献   

14.
黄山 《上海集邮》2006,(8):27-29
荣誉类展品与珍稀邮品邀请展框 荣誉类展品,以及珍稀邮品邀请展框位于展厅中央用板壁围起来的小间内,门口有警卫,限制参观人数,人多时要排队才能进入(图10,图1~9的说明见上期)。  相似文献   

15.
集邮者从收集第一枚邮票开始到成功地制作一部邮集直至获奖,除了花掉数量可观的金钱之外,还要付出巨大的心血,有可能是用尽毕生的精力。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将面临展品归宿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澳门邮票始发于1884年3月1日,而100多年的澳门邮票不乏浓厚的殖民色彩,直到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后,澳门邮票和集邮的面貌才焕然一新。在世纪之交举行的“上海·澳门集邮展览”上,澳门集邮家的展品,有助于上海邮迷进一步了解澳门的邮票与集邮。  相似文献   

17.
咨询窗口     
立健 《上海集邮》2002,(9):45-46
  相似文献   

18.
由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组委会主办的这次邮展,是一次以残疾人为主体,与残疾人活动相关的特色邮展,它展示了我国残疾人的文化艺术素养和高尚情操,扩大了残运会的社会影响。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展品,表达了残疾人及其家属、残疾人事业专业工作者和关爱残疾人事业的各界人士对集邮文化活动的关心和支持。在专题、传统、邮政史、邮政用品、航天、税票、青少年、极限、集邮文献和试验类等10个类别,105部342框展品中,试记其要。  相似文献   

19.
在FIP规则的(上述)条文中,虽然指出了对图画明信片的研究主要是它和邮票两者在画面题材上的和谐一致程度,以及其本身的质量和版别的珍罕性,但是具体研究什么呢?条文中没有明写,我对此的理解是要研究它与邮票的和谐程度,诸如它本身的图文不符、图文错漏、图文变异等质量内容,或它的版别及其珍罕  相似文献   

20.
《上海集邮》2002,(3):46-47
有人说,在组编展品参加竞赛性邮展时,主要须迎合评审员的口味,以利获得佳绩,是否果真如此?邮展评审员又是如何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